Mg-MOF-74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无机盐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溶剂热条件下,使用四水合乙酸镁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合成Mg-MOF-74,通过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衍射衍射光谱(XRD)、红外光谱(FT-IR)和热重(TG)表征方法,分析和确定其结构和性质.碱土金属中心和酚酸氧配体的结合,极大地增强了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材料的碱性.为了探索Mg-MOF-74的催化活性,将其用于催化苯甲醛与氰基乙酸乙酯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E)-α-氰基肉桂酸乙酯.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溶剂类型、底物浓度、催化剂的量、搅拌速率和反应温度等条件来提高转化率.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反应的转化率达到94.5%,选择性大于99.5%.催化剂易于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表现出良好非均相性.在5次循环实验之后,催化效果没有明显的降低.
其他文献
采用异丙醇铝水解制备拟薄水铝石,考察用水量[n(水):n(异丙醇)为2:1~4.5:1]、水解时间(0~3 h)、干燥温度(75~120℃)、干燥时间(2~10 h)对拟薄水铝石碳含量、晶相、胶溶指数和水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条件的改变都会影响产物的碳含量,其中用水量影响最为明显.用水量不断增大,产物的结晶度提高,胶溶指数由2.3%增大到95%以上;延长水解时间有利于产物晶粒的生长和胶溶指数的提高(由35.4%增大到65%以上);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对产物的晶型和胶溶指数影响较小.此外,产物水化后胶溶
废磷酸盐(PW)是一种主要成分为Na3PO4的固体废物;蒸氨废液(DW)是一种主要成分为CaCl2的高pH(一般高于11)的废液.两种废物均产生量大且处理处置难度大,目前关于两者资源化的研究均较少.研究基于PW高磷含量和DW高钙含量、高pH的特点,提出一种废物共处理工艺,通过沉淀法同步回收磷和钙资源.PW经预处理制得磷储备液与DW共处理,探究了n(Ca)/n(P)、加药顺序、DW的浓度、pH及陈化时间对Ca、P回收率和产物的影响,并研究了产物的应用可能性.结果表明,n(Ca)/n(P)=1.67、蒸氨废液
为提升硫化钼全解水的催化能力,采用一步电沉积的方法在镍钴氧化物(NCO)基底上成功制备了钼钴二元硫化物复合电极,研究了添加剂、钼钴物质的量比和沉积时间对电极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氟化铵作为添加剂、钼钴物质的量比为5:7且沉积时间为750 s时,制备的Mo5Co7Sx@NCO-750电极具有最佳电催化活性,其析氢反应(HER)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115 mV和67 mV/dec,析氧反应(OER)过电位和Tafel斜率分别为259 mV和42 mV/dec,全解水时槽压为1.61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