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健康为突破口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离发布“向B2B2C全面转型”的战略仅两周之后,东软就开始了实质性动作。
  12月12日,东软集团对外宣布,为旗下的沈阳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熙康)共引入约37亿元投资。此举表明,东软将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商业模式的转型,与投资者共同为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业务搭建更加开放、创新的平台,加速医疗健康板块业务发展。
  据东软方面称,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将分别刷新国内医疗器械领域和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的纪录,而东软熙康本轮融资也是全球互联网医疗与健康管理领域最大单笔融资之一。
  换个活法
  俗话说,猫有九命。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就曾表示,东软成立这23年来,已经活过不止一次了。言外之意,今天的东软,早已不是23年前的东软。软件外包、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从以人力规模为基础的增长转向知识资本驱动增长……随着市场的变化,东软一直在变革自己,不断地转换定位、升级业务和商业模式。
  “为啥要转型?转型就是为了创造企业持续的生命力。生命力持续,才能使企业活得比原来更好。而且,一定不要等到生命快要衰竭时,企业还在那里挺着。企业的生命既有它相应的长度,还应该有质量。在一个大机会面前,我们要敢于放弃原来的经验、主意和原则,能够做出新的定位和调整,这是企业生命延续的基础。”刘积仁表示。
  如今,似乎又到了东软需要再次转型、“换个活法”的时候了。
  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将成为市场的主旋律,原有的投资和低成本人力资源驱动的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另外,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也将持续推动传统行业企业转变现有的业务模式甚至组织结构,企业的信息系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
  客户的需求变了,市场环境变了,东软势必随之而变。在新常态经济形势和企业互联网化技术趋势的双重推动下,东软如何再次化蛹为蝶,换个活法?
  瞄准大健康
  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对于这次转型,东软其实从很早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2011年成立东软熙康就是一个例子。
  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东软熙康董事长兼CEO卢朝霞认为,东软正是看到了中国健康领域存在的巨大市场。一方面,中国的医疗资源分布并不平均,看病难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彻底解决。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对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网上挂号、手机挂号等诸多措施,确实减少了患者的等候时间。但是,医生每天的接诊量毕竟是有限的。比如一个医生每天可以看20个病人,通过这些方式,无法让这个医生每天看200个病人。”卢朝霞说。
  在卢朝霞看来,互联网的特性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互联网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解决了传统医疗机构难以跨越地域的局限性。通过互联网的桥梁作用,可以让优秀的医疗健康资源与有需求的人更加有效的对接。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也让远程问诊、健康预警等设想成为可能。
  于是,熙康网应运而生。它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健康云、移动应用、健康智能设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以运动、饮食教育、用药指导、娱乐的干预和远程医疗服务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更为重要的是,东软熙康不仅提供线上服务,它还是一个线上与线下结合的O2O平台。这似乎是东软熙康相对于互联网公司的健康云产品的一个天然优势。目前,东软熙康已经在北京、沈阳等地与多个三甲医院合作设立健康管理中心,这些中心既是熙康网在线下的“实体店”,也成为这些三甲医院为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慢病预防治疗的诊疗中心。一方面有效缓解了三甲医院的就诊压力,另一方面又让更多患者通过东软熙康的平台,接触到三甲医院优秀的医疗资源。
  底气十足
  东软为什么要涉足大健康领域,除了市场机会之外,东软自身在这个领域的积累不可或缺。东软多年在医疗、社保等行业信息化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积累了大量资源和经验。东软方面称,东软为全球5000多家用户提供数字医学影像设备等10大系列50余种医疗产品,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面数字化医院解决方案,包括众多远程会诊服务等。同时,它从1996年就成立东软医疗进入医疗设备行业,并拥有16年社会保险方面的经验,全国有4亿人在使用东软开发的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
  “你选择的方向要有可持续性,同时还要在这个领域有所积累,而不是贸然进入完全陌生的领域,这样才能保证成功的概率。”刘积仁说。
  显然,东软熙康是东软集团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向B2B2C转型的试验田。如今,这片田地中的作物不仅开了花,还结了果。而东软能够坚定进军大健康领域的底气,也正是众多投资机构青睐它并纷纷注资的理由。
  作为此次融资领投机构弘毅投资的代表,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第一次把这么多钱投给了一位老师。”从东北大学的教授成为东软集团的董事长兼CEO,刘积仁是业内著名的儒商。赵令欢对刘积仁的敬仰溢于言表。当然,敬仰不能完全当做商业投资的理由。赵令欢表示,医疗健康产业是弘毅最重要的专注行业之一。弘毅非常看好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在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市场的前景,这与弘毅已经布局的医药、医院等结合,会大大扩充医疗服务的产业链条。“我相信,在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变革中,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成为领军者。弘毅希望携手东软这样已有深厚根基的企业,共同打造在医疗设备、健康管理领域全球领先的产品创新者、服务提供者。”赵令欢说。
  事实上,除了弘毅投资,高盛、通和资本、加拿大养老基金投资公司(CPPIB)、协同创新等跟投机构也都非常专业,或者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在这个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它们能够投资东软,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东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实力。
  “东软熙康目前仍然处在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能够获得众多投资机构的认可,也说明东软熙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刘积仁说。
  更为重要的是,在融资之后,东软集团仍然是东软医疗和东软熙康的第一大股东,分别持有两个公司33.35%和32.81%的股权,为东软贯彻转型战略甚至东软的又一次重生提供了保障。
其他文献
社会瞬息万变,科学技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更替。新的技术代替旧技术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简称英威腾)推出的绿色模块化UPS电源是一款高端、高频化、模块化、绿色低碳的不间断电源系统。它结合了传统塔式机型的技术特点与现代机房模块化的需求,在实现模块化设计的同时,保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在性能上不但能替代工频机UPS,还具有许多工频机UPS没有的特点。  英威腾
人类未来的城市将会是什么样?近几十年,各国的幻想家、科学家们不止一次地著书立说,把他们畅想的“未来城市”蓝图展示出来。人们之所以这么热衷于畅想“未来城市”的蓝图,根本原因是他们希望“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当然,这也正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  我国政府也为建设未来城市而大范围确定“智慧城市”试点城市。2013年8月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外公布了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佳能博览会在走过了北京、上海之后来到了成都。之前,提到成都,人们总是想到美食、美景和美女。其实,作为西南重镇,成都自古以来就是华西的经济和文化中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总部和分部落户成都,佳能也在2012年4月在成都设立了华西总部,这是其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在华设立的第四个地区总部。  “佳能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佳能博览会2013的主办城市,正是源于佳能深耕中国市场,深入拓展华西市场的考
数据中心与SD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近几年来,为了实现高性能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技术人员开始使用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和SDN,而这两者的关系也成为业界热议的话题。所谓数据中心网络架构(Data Center Network Fabric),是指针对横向信息流优化过的网络,相对于传统网络来说,结构更扁平,部署管理更简单。  目前,
据2011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国家财政科技资金投入到企业的比例不到20%。因此,陈志列在“两会”中的提案是把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钱花在刀刃上。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案。  第一,在国家和各部委、省市级专家评审队伍中,大量增加既有成功的产业化经验、又有丰富的市场和技术背景的专家,调整各部门专家评审团成员的结构,明确上述专家的比例要超过50%。  第二,出台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国家财政鼓励科技创
2013年3月20日,VMware公司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掌云势 蕴未来”的2013年VMware合作伙伴大会。在此次大会上,VMware与国内知名电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阳信通)举行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宣布双方正式建立云计算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向国内用户推出云计算解决方案,共同推动云计算服务在中国市场的成长壮大。  VMware三大使命  在此次大会上,VMware公司
政务微博方兴未艾,政务微信已崭露头角。根据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官方微信“政务微信观察”最新公布的统计,截至5月2日的不完全数据,全国已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突破1000个。
如果在半年前讨论P2P网贷平台如何应用大数据,或许还没有一个真正可以参考的模式和案例。在那时,以阿里为典型代表的平台型大数据模式和以京东等为代表的供应链大数据模式,都因为能够基于企业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特点,构建符合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的应用、服务、产品。而那时的P2P网贷平台因为不具备阿里那样级别的数据储备量,又未在产业链上形成足够高的控制力权重,所以对“大数据蛋糕”只能艳羡。  但现在,一批P2P
英特尔推出“超极本”已近两年。当初,英特尔曾这样形容“超极本”将带来的市场效应——它是一种可以重新定义PC产业的创新产品。此话一出,便遭到各方质疑。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英特尔的这句话不过是一个希望续写辉煌的企业的美好愿望。  在个人计算市场,英特尔的角色还是计算技术的提供者。它推出了“超极本”,却没做苹果,也没做谷歌、微软。很多人都曾质疑,如果没有产品,英特尔凭什么去改变PC的形态、带来不同的用户体
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部总裁马吕斯·哈斯(Marius Haas)表示,戴尔“激发无限(The power to do more)”企业战略的实施已经进展到第二阶段。戴尔将在各条企业级产品线上同时发力,目标是增强自身提供端到端企业级解决方案的能力。  打造端到端的能力  在过去几年中,戴尔在收购方面投入了160多亿美元,收购的厂商遍布存储、网络、安全、软件等领域。如今戴尔对于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