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来源 :当代教研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进生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一部分学生,如何管理教育他们是所有教育者都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后进生的形成、以及如何教育这方面入手。教师要转变思想,改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对学生要有爱心,并充分运用化学实验的奇妙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后进生之间展开竞争,给他们布置作业时要考虑到他们的知识水平层次。
  【关键词】
  后进生素质教育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4)02-0020-02
  
  一、后进生的形成
  初中学生大多都在11~15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正是活泼好动的时期,自控能力差,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父母或老师推一推,他们动一动。上课时很难长期保持集中精力,经常开小差,老师讲的内容其多半没有听进去。下课时又爱玩,不爱动脑,不能认真及时复习课上所讲的内容,所以课程落下的越来越多,以后上课时老师讲的内容也越来越听不懂,也就越来越不愿学习,把学习当成是一种负担、一种累赘,一种痛苦。
  初中化学由于特殊原因,直到初三才开始开课。对于有些同学来说,经过初一、初二的学习,在课程上已经落下很多,所以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对任何科目都没有兴趣,当然也包括化学。虽然有些同学有想学好的意识,但一想到只学好化学,总成绩仍然不好,仍然考不上高中,心里就打退堂鼓了。以至于干脆破罐子破摔,说什么也不学了。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使其能迷途知返。
  现在有很多的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采取“精英”式的教育模式,一到初三时就对所有的学生采取分班措施,按成绩分为尖子生班和差生班,对尖子生班配备最好的教师,日夜加班加点,进行题海战术,超强度训练。而让老弱病残的教师来教差生班,管理差生班。对差生班的学生不管不问,只要不出大乱子就可以,这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一部分学生,这也是造成差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后进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差,而是在不断的考试升学等方面屡次失败之后,自尊心受到挫伤,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信心,有的甚至完全没有了学习的欲望,并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再加上知识缺漏、性格懦弱、气质抑郁、自学能力底等等原因,形成了一条恶性循环链条,导致后进学生心灵中的希望之火渐渐熄灭。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对后进生落井下石,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应对他们献出爱心,伸出友爱之手,帮他们一把,让他们树立信心,重新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来。
  二、教师要改变思想,建立师生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拼命给优生“锦上添花”来追求“成绩”,而对后进生却不愿“雪中送炭”,认为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事。还有些教师老是对后进生抱有成见,一看见后进生就讨厌,认为后进生是“朽木不可雕”,是“烂泥糊不上墙”,对他们所做的任何事都看不惯,认为他们不会有所做为,不会有进步。如果不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和错误的态度,教师就不会做到开启后进生被压抑的智慧和能力之门,也不能点燃后进生的欲望之火。所以教师要改变思想,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师只有改变对后进生的错误观点,才能够在后进生身上发现优点,发现他们的潜能。
  首先,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来同学生交谈,以真诚和爱心打动他、感化他,使他能对你敞开心扉,把心中的一些想法等等向你倾诉
  教师要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明白自己不是站在学生对面发命令的长官,而是学生的服务员。要求教师要有公仆心,时刻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是为学生服务。在教学中应充分相信学生的发展水平,并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作为教师要学会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信任的眼光,支持学生的发展、学生的观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大胆的创新、实践,积极的动脑思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对后进生要多看到他的长处,其一有进步的方面,就要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表扬。
  其次,教师上课应有亲切的教态和给学生融洽的学习环境
  学生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所以,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想提高教学成绩,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核心作用。
  对于成绩较差、自制力较差的后进生,教师可有意识的通过眼神提问等无声语言加以提醒,让他们感到老师并没有忽略和嫌弃他们,从而帮助他们及时纠正行为上的不足之处,树立良好的信心。也可以在他们的作业本上写上一些激发性、鼓励性的语言。时刻让其感到老师在关注着他。
  再次,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后进生,多看他们的长处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说一个师大毕业的学生刚进入学校就当了班主任,他的班上有几个十分调皮的学生经常惹事,他为此找到校长,要求把班里的“害群之马”弄走。校长说:“不见得吧,调皮的学生也有他们的优点吗。”随后校长让他看他养的花,在花丛中有几株野草,他想把野草把掉。校长制止他并说:“这片花里必须的留着几株草,要不这种花就不会开得这么好了,因为这种花特别贪长,若没有几株草跟它们争养料,它们会疯长的很高,却开不出花来,有了这几株草,它们却能恰到好处地生长,花开得多,开得艳。”由此这个老师认识到——“千万不要轻易地拔去花间的草”后进生也有优点。
  三、充分运用化学实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老师提着实验用品进入教室上课,学生必然会很兴奋,积极性也高,他们非常喜欢上有实验的课。对于演示实验,教师应尽可能的设计时使其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操作时可一改以往教师唱“独角戏”的形式,让一部分好胜心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轮流上讲台参与演示,这样可以使学生加深印象,并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也要尽可能的补充一些课外的趣味实验,增加实验量,尤其是要设计一些贴进生活、联系实际的实验,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如:演示蔗糖遇浓硫酸的炭化膨大;硝酸盐的“木炭跳舞”;无水乙醇是否含水;“空杯生烟”;“茶水变墨水”等等。以及课本后面的“晴雨伞”、“烧不坏的手帕”、“小猫捉迷藏”等等。总之,我们要通过化学实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优势,努力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乃至对整个科学的热爱。
  四、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多给后进生发言的机会,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信心,他们一旦取得成绩,应给予及时肯定的评价
  有些教师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思想,在基础内容的教学中对知识的掌握用升学考试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知识比较差,有严重知识缺陷的学生,教师要求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和优秀学生一样接受同样数量的知识,没能做到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致使很多后进生由于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听不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而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上课前应精心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安排学生回答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不同的知识层次水平提问不同的问题,切不可一刀切。
  五、尖子生与后进生组成互助组,让后进生之间也展开竞争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成绩差也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教师不要心急,不能要求后进生把成绩一下提高很多,让后进生也不要着急,要有耐心,有毅力,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由于后进生落下的内容很多,所以自己不可能弄懂所有的内容。老师又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教他们,这时可以在排位时让尖子生和后进生在一起,让他们组成互助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后进生能有很快的提高,尖子生也能锻炼自己的讲题能力。
  后进生之间也要让他们展开竞争,但不要给他们定的目标太高,如让他们进入班级的前几名,这对后进生来说简直是不可能的,这不仅不能使他们提高,反而会使他们丧失信心,失去学习的动力。反过来,把目标定的切合实际一些,让他们能“跳一跳”“够到桃”。如把目标定在自己的前一名或前两名,把自己要超过的学生的名字写在自己的桌面上,只要下一次超过自己前一名的学生就是进步,这样他们会很有信心,学习也很带劲,对后进生的促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书生说:“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外面观望,更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愤慨,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如果真能这样,那他将感到自己日夜生活在幸福之中。”所以,为了振兴祖国的化学教育事业,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献出爱心,多关心一下后进生,洒出一腔热血,铺就通往更加辉煌灿烂明天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龚春燕,郎天燕.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2007.
  
其他文献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实现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以情境为引领,将学生带入到特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感悟。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生的学习差错是难免的。如何活用学生学习中的差错资源,以提高教学实效?本文从实物演示、题组辨析、自查搜错、合作互助、生活感悟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差错 差错资源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517(2014)09-0021-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
分析翼课网智能化教学平台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介绍翼课网智能化教学平台中的同步作业板块及其功能。分析传统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借助翼课网智能化教学平台,
目的了解东台市居民循环系统疾病死因及其寿命损失情况,为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导出2009-2011年东台市居民死因数据,应用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