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象征幸福的青鸟”,原为比利时戏剧家梅特林克创作的一出戏名,讲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历尽艰辛寻求象征幸福的青色鸟的故事。而著名英国作家劳伦斯却在他的鲜为人知的短篇小说《两只青乌》里为人们讲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两个女人为一个男人相争,而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故事的主人公原型就是劳伦斯和他的妻子佛瑞达以及被劳伦斯当作他和佛瑞达之间缓冲器的女人多萝西布莱特。
在现实生活中,劳伦斯的成功离不开女人,例如:对他生命历程影响最深的母亲莉迪亚,为了他抛夫弃子与他私奔并陪他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妻子佛瑞达,与他有着永恒的忠诚和友谊的杰西,慷慨无私地把牧场奉送给他的梅布尔,甘心为他和妻子之间起缓冲器作用的女人布莱特等等,不一而足,而劳伦斯的小说也几乎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而创作的。可以说,没有女人,便不会有劳伦斯的巨大成功。这些女性中有许多成为他生活和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而劳伦斯就是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将生活在他身边的、成为他生活中一分子的那些经历,通过他的作品一一展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物,都成为他文学作品中不朽的形象。了解现实生活中劳伦斯与他身边女人的故事对于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内涵大有裨益。
年长劳伦斯六岁并为了爱情抛夫弃子与他私奔的佛瑞达的故事已众人皆知,然而对于存在于他们夫妻之间的多萝西·布莱特,人们却知之甚少。布莱特是埃塞尔子爵的女儿,也是一个贵族的叛逆者。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有一个为了面子才结婚的同性恋父亲,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就去世了,她得不到父爱,又遭到弟兄们的恫吓,是在对男人的恐惧中长大的,她一直拒绝出嫁。后来她在莱斯顿美术学校学画画,成了一名画家。由于她听力有障碍,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戴着助听器,劳伦斯“一直以来总是带着布莱特,是把她当作他与佛瑞达之间的缓冲器”。她曾跟随劳伦斯夫妇从欧洲到美国新墨西哥的陶斯,然后又随他们去了墨西哥。“他们在多数时间里是三人群体,而在布莱特和劳伦斯把佛瑞达留下,一起去哈瓦哈卡拜访英国朋友时,去绘画或讨论他的作品打印时,他们二人则成了一对。”这使得佛瑞达非常气愤。劳伦斯对布莱特的描述是:“有时像鸟,有时像松鼠,有时像兔子,但永远不像女人。”尽管布莱特有这么多弱点。却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她落入情网。她疯狂地爱上了劳伦斯,尽管她自己认为她对劳伦斯的倾心没有任何情欲成分,而是归因于对劳伦斯理想人生的憧憬。虽然布莱特喜欢劳伦斯,忠心耿耿地帮他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却不喜欢劳伦斯的妻子佛瑞达。因此,这两个女人经常互相指责,以至于佛瑞达最后要求劳伦斯把布莱特赶走。这些生活经历都被劳伦斯艺术地投射到《两只青鸟》里的人物身上。小说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有个女人很爱她的丈夫,却不能与他共处一室;丈夫也情真意切地喜欢他的妻子,也不能与她共居一室。他俩年龄都还不到四十,而且都长得一表人才。他们真诚相爱,莫名其妙地觉得将白头偕老。他们彼此了如指掌,胜于了解他人:他们两人心心相印,知己知彼胜于知人,然而,他们却不能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总是远隔千里。当他坐在英格兰的阴霾下,出于一种不懈的忠诚,在他的心灵深处总是念念不忘他的妻子:她对忠贞有难以名状的渴求,她在南方的阳光下寻欢作乐。而她呢,当她坐在海边平台上喝着鸡尾酒,一双灰眼睛向她那位颇受青睐的崇拜者的黝黑的脸上投以嘲讽的目光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她那年轻英俊的丈夫的眉清目秀的脸庞,想着他正如何以一种深知别人对自己的吩咐是求之不得、乐于从命的人所特有的温文尔雅,以自信不疑的口气吩咐着他的秘书。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吉先生是一位作家,夜以继日地在书房里写作。他妻子却整日花天酒地,度假旅游,享受生活。“虽然她有很多风流韵事,丈夫却毫不在意。”他无法依靠他的妻子,却完全依靠他的秘书雷克索尔小姐。雷克索尔小姐虽然生得瘦小却非常能干,并且对他是顶礼膜拜,“她不仅要记录下他所讲的一切,还要在他酣睡时把它打成一式三份。”吉太太不理解的是“这两个人_天在一起相处十个小时,他们之间仅仅只有一支笔和一大串没完没了的话”,他们怎么受得了?其实,在许多年以前吉先生与妻子之间也有过良辰美景,不过现在都已化为乌有。“她不再对丈夫感兴趣了。她甚至从不感到与他在一起有何乐趣。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声的、持续的紧张关系。即使他们相隔千里之遥,这种紧张也没有中断。”
不难看出,《两只青鸟》的主题仍然是劳伦斯一直探索的男女关系,他认为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关系永远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调整两性关系使之和谐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就成为首要的内容。小说中的人物也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劳伦斯本人和妻子佛瑞达以及布莱特生活的影像。小说中的吉先生同劳伦斯一样是位作家。吉先生之所以放任自己妻子的风花雪月生活,与秘书保持着那种“纯精神关系”很可能是由于他自己的“性无能”。这与劳伦斯患病后的生活经历有关。步入中年后,劳伦斯患了阳痿,与他们相处多年的老朋友奥尔丁顿就听到佛瑞达抱怨过劳伦斯的阳痿,后来,布莱特也披露:劳伦斯在带着她去拜访意大利的朋友时,两人曾在帕罗博旅馆租了一个套间,患阳痿的劳伦斯两次试图和她同房,她是愿意的,但他却失败了。阳痿使劳伦斯觉得很沮丧。但是由于佛瑞达的情欲极其旺盛,对于她与劳伦斯的朋友默里和意大利军官拉瓦格里(劳伦斯死后,佛瑞达与他结婚)的私情,劳伦斯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他曾写信告诉厄尔布鲁斯特:虽然他们结了婚,但是多年来他们的关系一直不好。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性生活的挫折、郁闷委婉地地投射到作品中的吉先生身上。此外,他还把自己阳痿的痛苦通过诗歌宣泄出来。在《终日愤怒》中他写道:“情欲已经消失,我们身体里面所有的一切都已死亡。”还有《男人到了某个时候》描述了一个男人的孤独,因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能吸引他人肉欲的东西。劳伦斯之所以在小说中辛辣地讽刺吉先生对妻子的风流韵事的漠然处之和对女秘书的异常关系,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精神与肉体不能谐和,如果他们没有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的相互的尊敬,生命是难堪的。”男女之间要建立纯粹的友谊是不可能的。任何违背他那“精神与肉体两元的统一”的哲学观的做法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在他写给布莱特的信中他清楚地表达了这一观点:“我们是两元体统一的造物,一元是精神的,一元是肉体的,两元都同样重要。任何建立在一元基础上的关系——比方说建立在敏感微妙的精神基础上的关系——势必会带来感情突变,继而便是背叛……现在你离开我了,我也获得了解脱……你要时时处处深思反省,努力去得到真正的爱情和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他喜欢在作品中对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描绘,而其中属于理性层面的东西都是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或他内心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他尽可能地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心灵剖析来揭示其主观意图,通过读者的心领神会来实现他的“布道”。
劳伦斯不仅是小说家,也是位哲人。他喜欢对社会、 家庭、人类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两只青乌》就透露出他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如果我们问:究竟是他的艺术还是他的哲学理念使他持续具有生命力和意义?答案当然是他的艺术。尽管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般小说中常见的爱情与婚姻题材,但他的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比如,两只青乌,这一视觉形象的加入就赋予了故事新的象征意味,使人不得不去思索它那具体意象后面隐藏着的意义。一天,吉先生和秘书在户外的花园里工作,突然飞来一只青鸟,“在那专心致志地速记的小秘书脚边伶俐地飞来飞去”,正当吉太太感到惊讶的时候,又飞来一只青乌,“两只鸟扭在一起,比起力气来。一对象征幸福的青鸟,正在为幸福而战”。可吉先生“却被这两只打架的鸟弄得心烦起来”。更巧合的是喝下午茶时,吉太太和女秘书都不约而同地穿着蓝色连衣裙出现在草坪上。显然,这里的“两只青乌”意指吉太太和女秘书,青乌之间的扭打则暗示着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他们喝着茶,两个女人互相打量着对方的蓝色连衣裙”,像两只青乌打架一样,吉太太先挑起了事端;
“我亲爱的,可你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和他一起工作我感到幸福,为他工作我感到幸福,我感到幸福!”雷克索尔小姐大声说道,眼里涌出了委屈、愤懑的泪水。
“我的宝贝,”妻子装出一副激动的样子,“那你就继续幸福地为他工作吧!只要你能够,你就幸福下去吧如果你感觉到幸福,岂有不享受之理?”
然后她又转向丈夫:“你在她身上获取的那么多,却让她白干?”
“但是他给了我一切,一切!”雷克索扣上姐喊了起来
“你这‘一切’指的什么?”
雷克索尔小姐霎时被问得哑口无言,寒流骤起,风云突变。
“我指的绝不会惹你嫉妒,”小秘书说,态度有点傲慢,“我从没有自轻自贱过”
“上帝啊,”妻子说,“你说那不是白贱?我说你从他身上一无所获,你只是给予,难道这还不是自轻自贱?!——天哪!”
从以上情景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是以物喻人,用青乌这种大自然的物象来指代他的非理性感受,使之更为贴近自然,又通过两个女人的争斗传达出他自己对建立在乌托邦之中的虚伪关系和缺乏真情实感生活的嘲讽和厌倦。吉先生不仅对空中青鸟的叽叽喳喳显得不耐烦:“去,去!请到别处打你们的架”,而且面对生活在身边的妻子和秘书这“两只青乌”之间的争斗,他也无可奈何,只有沉默。劳伦斯在这篇小说里描写的更多的是家庭、个人心理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悲凉。他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既不是崇敬也不是宠爱,它是更深刻的东西。这是一种活生生的接触、奉献和接受,是男女之间伟大而微妙的关系,因为它的深刻与微妙,更因为它是大自然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用柏拉图的精神之爱也压抑不了的正常的人类本能”。由此看出,劳伦斯非常注重身体的感受,他认为认识是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要以此来抨击那些只是纯粹将人类生活抽象化和精神化的现代人。
在现实生活中,劳伦斯的成功离不开女人,例如:对他生命历程影响最深的母亲莉迪亚,为了他抛夫弃子与他私奔并陪他到生命最后时刻的妻子佛瑞达,与他有着永恒的忠诚和友谊的杰西,慷慨无私地把牧场奉送给他的梅布尔,甘心为他和妻子之间起缓冲器作用的女人布莱特等等,不一而足,而劳伦斯的小说也几乎都是以女性为主人公而创作的。可以说,没有女人,便不会有劳伦斯的巨大成功。这些女性中有许多成为他生活和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而劳伦斯就是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将生活在他身边的、成为他生活中一分子的那些经历,通过他的作品一一展现出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人物,都成为他文学作品中不朽的形象。了解现实生活中劳伦斯与他身边女人的故事对于更好地理解他的创作思想和作品内涵大有裨益。
年长劳伦斯六岁并为了爱情抛夫弃子与他私奔的佛瑞达的故事已众人皆知,然而对于存在于他们夫妻之间的多萝西·布莱特,人们却知之甚少。布莱特是埃塞尔子爵的女儿,也是一个贵族的叛逆者。她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有一个为了面子才结婚的同性恋父亲,她的母亲在她年幼时就去世了,她得不到父爱,又遭到弟兄们的恫吓,是在对男人的恐惧中长大的,她一直拒绝出嫁。后来她在莱斯顿美术学校学画画,成了一名画家。由于她听力有障碍,所以无论走到哪里都戴着助听器,劳伦斯“一直以来总是带着布莱特,是把她当作他与佛瑞达之间的缓冲器”。她曾跟随劳伦斯夫妇从欧洲到美国新墨西哥的陶斯,然后又随他们去了墨西哥。“他们在多数时间里是三人群体,而在布莱特和劳伦斯把佛瑞达留下,一起去哈瓦哈卡拜访英国朋友时,去绘画或讨论他的作品打印时,他们二人则成了一对。”这使得佛瑞达非常气愤。劳伦斯对布莱特的描述是:“有时像鸟,有时像松鼠,有时像兔子,但永远不像女人。”尽管布莱特有这么多弱点。却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止她落入情网。她疯狂地爱上了劳伦斯,尽管她自己认为她对劳伦斯的倾心没有任何情欲成分,而是归因于对劳伦斯理想人生的憧憬。虽然布莱特喜欢劳伦斯,忠心耿耿地帮他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却不喜欢劳伦斯的妻子佛瑞达。因此,这两个女人经常互相指责,以至于佛瑞达最后要求劳伦斯把布莱特赶走。这些生活经历都被劳伦斯艺术地投射到《两只青鸟》里的人物身上。小说一开始是这样写的:
有个女人很爱她的丈夫,却不能与他共处一室;丈夫也情真意切地喜欢他的妻子,也不能与她共居一室。他俩年龄都还不到四十,而且都长得一表人才。他们真诚相爱,莫名其妙地觉得将白头偕老。他们彼此了如指掌,胜于了解他人:他们两人心心相印,知己知彼胜于知人,然而,他们却不能朝夕相处,他们之间总是远隔千里。当他坐在英格兰的阴霾下,出于一种不懈的忠诚,在他的心灵深处总是念念不忘他的妻子:她对忠贞有难以名状的渴求,她在南方的阳光下寻欢作乐。而她呢,当她坐在海边平台上喝着鸡尾酒,一双灰眼睛向她那位颇受青睐的崇拜者的黝黑的脸上投以嘲讽的目光时,脑海中浮现的却是她那年轻英俊的丈夫的眉清目秀的脸庞,想着他正如何以一种深知别人对自己的吩咐是求之不得、乐于从命的人所特有的温文尔雅,以自信不疑的口气吩咐着他的秘书。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吉先生是一位作家,夜以继日地在书房里写作。他妻子却整日花天酒地,度假旅游,享受生活。“虽然她有很多风流韵事,丈夫却毫不在意。”他无法依靠他的妻子,却完全依靠他的秘书雷克索尔小姐。雷克索尔小姐虽然生得瘦小却非常能干,并且对他是顶礼膜拜,“她不仅要记录下他所讲的一切,还要在他酣睡时把它打成一式三份。”吉太太不理解的是“这两个人_天在一起相处十个小时,他们之间仅仅只有一支笔和一大串没完没了的话”,他们怎么受得了?其实,在许多年以前吉先生与妻子之间也有过良辰美景,不过现在都已化为乌有。“她不再对丈夫感兴趣了。她甚至从不感到与他在一起有何乐趣。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声的、持续的紧张关系。即使他们相隔千里之遥,这种紧张也没有中断。”
不难看出,《两只青鸟》的主题仍然是劳伦斯一直探索的男女关系,他认为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关系永远是男女之间的关系。所以调整两性关系使之和谐在他的人生哲学中就成为首要的内容。小说中的人物也都不同程度地折射出劳伦斯本人和妻子佛瑞达以及布莱特生活的影像。小说中的吉先生同劳伦斯一样是位作家。吉先生之所以放任自己妻子的风花雪月生活,与秘书保持着那种“纯精神关系”很可能是由于他自己的“性无能”。这与劳伦斯患病后的生活经历有关。步入中年后,劳伦斯患了阳痿,与他们相处多年的老朋友奥尔丁顿就听到佛瑞达抱怨过劳伦斯的阳痿,后来,布莱特也披露:劳伦斯在带着她去拜访意大利的朋友时,两人曾在帕罗博旅馆租了一个套间,患阳痿的劳伦斯两次试图和她同房,她是愿意的,但他却失败了。阳痿使劳伦斯觉得很沮丧。但是由于佛瑞达的情欲极其旺盛,对于她与劳伦斯的朋友默里和意大利军官拉瓦格里(劳伦斯死后,佛瑞达与他结婚)的私情,劳伦斯只好无奈地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他曾写信告诉厄尔布鲁斯特:虽然他们结了婚,但是多年来他们的关系一直不好。他发挥自己的特长,把自己性生活的挫折、郁闷委婉地地投射到作品中的吉先生身上。此外,他还把自己阳痿的痛苦通过诗歌宣泄出来。在《终日愤怒》中他写道:“情欲已经消失,我们身体里面所有的一切都已死亡。”还有《男人到了某个时候》描述了一个男人的孤独,因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能吸引他人肉欲的东西。劳伦斯之所以在小说中辛辣地讽刺吉先生对妻子的风流韵事的漠然处之和对女秘书的异常关系,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精神与肉体不能谐和,如果他们没有自然的平衡和自然的相互的尊敬,生命是难堪的。”男女之间要建立纯粹的友谊是不可能的。任何违背他那“精神与肉体两元的统一”的哲学观的做法都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在他写给布莱特的信中他清楚地表达了这一观点:“我们是两元体统一的造物,一元是精神的,一元是肉体的,两元都同样重要。任何建立在一元基础上的关系——比方说建立在敏感微妙的精神基础上的关系——势必会带来感情突变,继而便是背叛……现在你离开我了,我也获得了解脱……你要时时处处深思反省,努力去得到真正的爱情和肉体与精神的统一。”他喜欢在作品中对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行描绘,而其中属于理性层面的东西都是代表着他自己的思想或他内心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他尽可能地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心灵剖析来揭示其主观意图,通过读者的心领神会来实现他的“布道”。
劳伦斯不仅是小说家,也是位哲人。他喜欢对社会、 家庭、人类进行深刻的哲学思考。《两只青乌》就透露出他观察社会、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如果我们问:究竟是他的艺术还是他的哲学理念使他持续具有生命力和意义?答案当然是他的艺术。尽管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是一般小说中常见的爱情与婚姻题材,但他的表现手法却别具一格。比如,两只青乌,这一视觉形象的加入就赋予了故事新的象征意味,使人不得不去思索它那具体意象后面隐藏着的意义。一天,吉先生和秘书在户外的花园里工作,突然飞来一只青鸟,“在那专心致志地速记的小秘书脚边伶俐地飞来飞去”,正当吉太太感到惊讶的时候,又飞来一只青乌,“两只鸟扭在一起,比起力气来。一对象征幸福的青鸟,正在为幸福而战”。可吉先生“却被这两只打架的鸟弄得心烦起来”。更巧合的是喝下午茶时,吉太太和女秘书都不约而同地穿着蓝色连衣裙出现在草坪上。显然,这里的“两只青乌”意指吉太太和女秘书,青乌之间的扭打则暗示着两个女人之间的争斗。“他们喝着茶,两个女人互相打量着对方的蓝色连衣裙”,像两只青乌打架一样,吉太太先挑起了事端;
“我亲爱的,可你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和他一起工作我感到幸福,为他工作我感到幸福,我感到幸福!”雷克索尔小姐大声说道,眼里涌出了委屈、愤懑的泪水。
“我的宝贝,”妻子装出一副激动的样子,“那你就继续幸福地为他工作吧!只要你能够,你就幸福下去吧如果你感觉到幸福,岂有不享受之理?”
然后她又转向丈夫:“你在她身上获取的那么多,却让她白干?”
“但是他给了我一切,一切!”雷克索扣上姐喊了起来
“你这‘一切’指的什么?”
雷克索尔小姐霎时被问得哑口无言,寒流骤起,风云突变。
“我指的绝不会惹你嫉妒,”小秘书说,态度有点傲慢,“我从没有自轻自贱过”
“上帝啊,”妻子说,“你说那不是白贱?我说你从他身上一无所获,你只是给予,难道这还不是自轻自贱?!——天哪!”
从以上情景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劳伦斯是以物喻人,用青乌这种大自然的物象来指代他的非理性感受,使之更为贴近自然,又通过两个女人的争斗传达出他自己对建立在乌托邦之中的虚伪关系和缺乏真情实感生活的嘲讽和厌倦。吉先生不仅对空中青鸟的叽叽喳喳显得不耐烦:“去,去!请到别处打你们的架”,而且面对生活在身边的妻子和秘书这“两只青乌”之间的争斗,他也无可奈何,只有沉默。劳伦斯在这篇小说里描写的更多的是家庭、个人心理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悲凉。他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既不是崇敬也不是宠爱,它是更深刻的东西。这是一种活生生的接触、奉献和接受,是男女之间伟大而微妙的关系,因为它的深刻与微妙,更因为它是大自然无法分割的一部分,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用柏拉图的精神之爱也压抑不了的正常的人类本能”。由此看出,劳伦斯非常注重身体的感受,他认为认识是自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要以此来抨击那些只是纯粹将人类生活抽象化和精神化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