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要求战斗在一线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处理好课程、教材与教学活动的关系。教学改革最关键的是考试与评价制度及其方法的改变。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教学评价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事实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倡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物理课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要让学生针对所学内容,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制度,参与设计学习评价。我们要让学生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在动力的支持(即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评价学生学习时,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只有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真正“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性和学习积极性。
  二、更注重过程,而不是注重学习成绩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一直在进行传统的考试,以分数评价过多地关注结果评价。但这只能判断出学生在某一时间上取得的成就或表现,我们只关心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知道学生哪些题会做哪些题不会做,而对于不同学生个体如何取得现有的学习成绩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则缺乏足够的关心。我们的考试成绩只关注共性发展(即目标中心),而忽略个体的独特性,注重“秋后算总账”、“一分定乾坤”,这种评价方式显然不符合课改的要求。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在每一章节或单元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性评价时,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我们要针对课程实施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经常采用形成性测试和诊断性测试的评价方法,这样才能改变初中化学教学现状,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双向发展,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把考试分析深入每位学生的考试答卷上。
  三、更重视学科能力和个性发展的评价
  “所谓学科能力”,通常有三个含义:一是学生掌握某学科的特殊性,二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智力与能力的成分,三是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物理观察能力、物理实验能力、物理思维能力、物理自学能力和物理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
  学生的个性发展固然有遗传的因素,但主要还是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活动和努力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每个学生的智力、个性和品德都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只关心他们个性和品德发展的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学习智力的发展情况、个性的发展方向及其道德品质的表现。
  四、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评价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很大的变化。而教师在这一方面在某个程度上和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不能只站在教师的立场上评价学生的学习,而应该换位思考,给学生比较合理的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学生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自主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对他人的学习进行评价,这些评价应该以一定的份额记入学生的评价成绩中。
  五、更加注重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物理教学的评价是根据物理教学的目的和标准,通过系统的调查、比较和收集材料,对学生学习物理这一活动的结果、过程和有关因素进行描述或价值判断,并且通过协调达成学生及其家长对学习的共识,这样才能提高学习物理的质量。教学评价必须正确有效,否则就会变成“无用功”,于事无补,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要做到评价的准确、有效,教师必须“公正”,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说:“所谓公正,就是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即对智力、相貌、性格、性别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普施爱心,有教无类。要做到公正,教师必须实事求是,不能以势压人,强词夺理,而应平等对待学生,以免在学生中失去威信。
  总之,初中物理的教学评价,形式要多元化、多层次,性质要公平、有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门理性思维很强的学科,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物理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和定律,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还要把基本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所以要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一些物理教学难点上进行有效的突破,这些物理教学难点问题解决得好对提高学生物理成绩至关重要。作者针对初中物理教学难点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摘 要: 高中地理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相衔接,是学生了解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等问题的重要学科。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常常采取的是灌输式学习模式,导致大部分学生都在被动地学习,根本不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构建真正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而为学生综合地理素养的全面提升做出相应的贡献。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2004年好莱坞电影《机器公敌》曾经描绘过一个科幻故事:一名警察通过调查一起谋杀案发现,高智能的机器人已经摆脱人类控制,对人类构成了威胁。目前,一切正走向现实。一些国家正在组建机器人部队,一些军队的机器人已开始执行侦察和监视任务,替代士兵站岗放哨、排雷除爆。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夏基认为,机器人的成本仅是士兵的1/10,它替人类厮杀疆场的情景,可能在10年内变成现实。    美军18种机器人
摘 要: 本文从一道高中物理学习中常见的习题入手,通过不断改变题设,利用整体法和隔离法对不同问法进行逐一解决,展现“举一反三”学习法的学习思路与优势,并对该学习法的习惯养成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中物理 举一反三学习法 整体法 隔离法 习惯养成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如果他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摘 要: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教育教学的创新是由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推动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既让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又让学生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情境教学是近几年新课程改革中运用最广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主要通过教师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模式,带领学生走进课堂,让学生对化学学科产生了兴趣,对学生的想象力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的概念及重要意义,并深入分析当下初中化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尝试从小组的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内容、时间、评价等方面解决问题。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合作学习 实践探究  一、小组合作学习概述  1.小组合作学习概念。  合作学习理论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初,它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合作互助活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
中职《企业管理》课程具有内容多、课时少、实用性强等特点。针对其课程教学特点,本文提出了正确理解学科特点、选择合适教材、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改进授课方法、积极实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