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健脾膏促进大鼠回肠收缩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ong2866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儿健脾膏促进大鼠回肠收缩的作用机制与可能的物质基础.方法:以大鼠离体回肠肌为标本,运用生物肌能实验系统,分别以阿托品、西替利嗪及新斯的明为工具药,考察小儿健脾膏对各工具药组大鼠离体回肠收缩的影响.结果:浴槽中加入小儿健脾膏后,阿托品对大鼠离体回肠收缩的抑制作用显著减弱;西替利嗪对大鼠离体回肠收缩幅度影响不大,但浴槽中加入西替利嗪后,小儿健脾膏对离体大鼠回肠收缩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小儿健脾膏与新斯的明促进大鼠离体回肠收缩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小儿健脾膏促进大鼠回肠平滑肌收缩的作用机制与其具有M受体样和组胺样作用有关;并且其所含类M受体激动剂样物质和类组胺样物质是促进大鼠回肠收缩的重要物质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某省级中医院2020年使用气血双补中成药的门诊处方1340张,统计就诊科室与开方医师情况,并点评处方用药合理性.结果 处方总体不合理率为35.00%;分别以西医专业、主治医师开具的处方不合理率最高(42.04%,42.03%);不合理处方涉及10种药物(均为口服药物);11个临床科室中,肿瘤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处方不合理率较高,分别为41.90%,40.96%,40.20%;不合理类型按发生频次依次为适应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剂量不适宜
目的 为临床应用fostemsavir治疗1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归纳HIV-1附着抑制剂fostemsavir的作用机制、药物代谢动力学、临床试验及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结果 Fostemsavir可通过与糖蛋白120结合而阻止病毒附着;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对HIV-1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且发生率与类似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一致.结论 Fostemsavir作用靶点明确,临床研究数据充分,具有独特的抗耐药性,可与其他ARV药物联用,
目的:探讨基于内痈理论治疗活动期湿热毒证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活动期湿热毒证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并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4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痈论治,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肠镜表现及炎性因子(IL-2、IL-6、TNF-α)表达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镜下表现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脓血糜烂、黏膜溃疡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