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勇士

来源 :上海故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ry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勇士的装备
  距今三千多年前,洞庭湖畔的澧阳平原上有个原始部落叫花田部落。部落里有个孩子叫小潘,很小就进了陶窑,跟着几个陶匠一起和泥烧火,学习制陶,马马虎虎可以混碗饭吃。其中有个老陶匠叫萧朝,他对小潘最好,所以小潘跟萧朝的感情也最深。
  一年夏天,萧朝同陶窑里的其他几个匠人商量后,决定离开花田部落,到外面去谋生。树挪死,人挪活,那时候的花田部落制陶业已经高度发达,陶匠众多,竞争异常激烈。但如果到外面就不一样了,外面的部落陶匠匮缺,也缺乏制陶的尖端技术,那将是一片无比广阔的新天地。曾经有个黑海部落的首领到花田部落来,看到萧朝他们制作的陶器,大为赞赏,并邀请他们去帮黑海部落制陶,还许诺了丰厚的酬劳。
  当时的花田部落已经筑起了高高的土城,周围还挖好了宽阔的护城河。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这几个陶匠集中到了东门,准备出发了,不用说,小潘是队伍里最小的一个。萧朝走到小潘的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后,伸手拍了拍小潘的肩膀,说:“小潘,这次我们要到遥远的黑海部落去,每一个出征的人都是了不起的勇士,你做好准备了没有?”
  小潘胸膛一挺,大声回答说:“做好准备了,不信你检查!”
  确实,小潘跟其他陶匠的装备一样,扛着根长矛,这是路上防御野兽用的武器;带着个陶罐,陶罐里装满碾好的稻米,这是预备在路上食用的粮食;腰间束着条麻布做的腰带,看起来英姿飒爽。尽管矮了两个头,但已经跟其他的花田部落勇士一个模样了。
  萧朝满意地点了点头,背着手绕着小潘走了两圈,问道:“每一个外出的花田部落勇士都会带上一件终极装备的,你带了没有?”
  小潘一下愣怔住了,什么终极装备?萧朝嘿嘿笑了笑,伸手解开自己的腰带,从腰带里掏出个圆溜溜的东西来,托在手掌上。小潘定睛一看,顿时哈哈笑了起来,他还以为萧朝说的终极装备是什么厉害武器呢,原来只是一颗黑乎乎的带壳莲子。
  在花田部落,人们种了很多的莲藕,莲田一块接着一块,护城河里也是莲荷成片,盛开的荷花又大又漂亮,在荷花之间还有一个个莲蓬,把莲蓬剥开了,就可以吃到里面的莲子,又香又绵,可好吃了。可是就这么一颗小小的莲子,算是哪门子的终极装备?
  “每一个离开花田部落外出的勇士,都会带上一颗莲子预备紧要关头用的。这颗莲子就是我们的终极装备,不信你问问他们。”
  看着小潘探询的目光,每一个陶匠都点了点头,解开腰带,取出一颗黑乎乎的莲子来。小潘在心里一想,顿时明白了。此番他们要去的,是遥远的黑海部落。从花田部落到黑海部落,要穿过重重密林,起码得走上一个月的时间,光靠他们身上所带的这点稻米,是支撑不了几天的。稻米吃完后,他们就得靠在丛林里找吃的,万一哪天找不到吃的了,这颗莲子虽然小,但吃进肚里起码可以多支撑点时间,让他们多走上一段路,直到找到新的食物。
  小潘正要跑去莲田摘莲子,萧朝却一把拉住了他,原来他已经多预备了一颗莲子。不过这颗莲子他并没有交给小潘,而是替小潘保管了起来,和自己的莲子一起牢牢包进腰带里,再紧紧扎在腰间。小潘知道,萧朝怕自己还是孩子管不住嘴,没到紧要关头就因为嘴馋把莲子给偷吃了。扎好腰带后,几个陶匠出了东门,齐齐回头望了眼高大雄伟的花田部落城墙一眼,然后迈开大步,义无反顾上了路……
  “莲藕,我们有吃的了!”小潘把长矛一扔,就要跳下水洼挖莲藕。   “别动!”身后有人一声大喝,然后伸过只大手,一把抓住小潘的胳膊。小潘回头一看,居然是萧朝。他不由得愣住了,眼前就是可口的莲藕,大家都饿了几天了,挖上来煮熟了就可以饱餐一顿,萧朝为什么不准自己下去挖莲藕?
  萧朝一挥手,带着其他几个陶匠分散开来,一脸凝重地开始寻找着什么。不多会儿,一个陶匠突然大叫一声,匍匐着趴在地上跪拜起来。其他的陶匠马上围拢上去,人人神情悲伤。
  小潘走了过去,挤进人群,一看,原来陶匠们发现的是一具白骨。小潘问萧朝他是谁,萧朝神情肃然,说:“这是个花田部落的勇士,他就是那丛莲藕的主人。”
  小潘糊涂了,萧朝怎么光凭一副白骨,就断定他是花田部落的勇士呢?萧朝幽幽一声叹息,说:“因为那丛莲藕,就是我们所带的终极装备长出来的。”
  萧朝告诉小潘,每一个远行的花田部落勇士离开故土的时候都要带上一颗家乡的莲子,因为莲子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就像花田部落的人一样坚忍不拔。一个花田部落的勇士如果死在外面,那么临死前他就会抽开腰带,这样莲子就会滚落在地,静静地等候天上的雨水。丛林里水洼遍地,下雨了,雨水会把莲子冲到不远的水洼里,这样莲子就会安静地生根发芽,直到一天天长大,开花结果。后来的花田部落勇士如果见到莲荷,就知道这里曾经倒下一位花田部落的勇士,然后寻找到他的尸骸,进行安葬,而每一丛莲荷,又可以给他们提供莲藕,让他们吃饱了继续远行。
  莲子的用途不止这个。一个花田部落人如果今生都不能回到家乡,那么在老后就会把从家乡带来的莲子种下去,死后让人葬在莲荷旁,让故乡的莲香陪伴在其左右。
  听了萧朝的叙述,小潘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莲子的真正用途。带一颗家乡的莲子上路,不管走多远,家乡也依然在身边,一颗小小的莲子,就是一个花田部落勇士的根呀,种下了,死在异乡的勇士也就可以魂归故里了。
  安葬好白骨后,萧朝小心翼翼把莲藕挖了出来,煮熟了,让大伙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吃完饭后,萧朝解开腰带,取出一颗莲子,神情庄严地交给小潘说:“你已经知道终极装备的真正用途了,这颗莲子也该让你亲自保管了。希望你能够做一个真正的花田部落勇士!”
  小潘神情庄严地接过莲子,放进腰带里包好,再牢牢扎紧。
  勇者的丹心
  陶匠们继续前行,他们离黑海部落也越来越近了。一连下了几天的大雨,丛林里湿滑难走,到了第四天,天空总算放晴了,陶匠们也加快脚步赶路。
  中午时分,勇士们走进了一个峡谷,小潘正走着路,突然听见远方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小潘一时间愣住了,这是什么野兽的叫声呢?他忙伸手一扯萧朝的衣袖,让他停下脚步静听。
  萧朝竖起耳朵一听,脸色一下变了:“这不是野兽的叫声,这是洪水泛滥的声音呀!来不及往山里跑了,我们赶紧上树!”
  澧阳平原东南是800里浩瀚洞庭,北面有万里长江,既属于洞庭湖纯湖区,也是长江洪水季节的泄水之地,极其容易遭遇洪水,像花田部落每一年也会发上几次洪水。不过花田部落已经建起高高的城墙了,可以挡住洪水。每一年洪水泛滥的时候,小潘总爱爬上高高的城墙,看着浩浩荡荡的洪水从城墙下呼啸而过,席卷一切,现在回想起来都心有余悸。但谁想得到,今天他们居然会在无遮无挡的丛林里遭遇洪水呢?
  洪水来得好快,一开始声音还是细不可闻,但没过多久,这响声就震耳欲聋了,大地都颤抖了起来。萧朝一声喊,众人找到棵高大的树木,飞快地爬了上去。小潘又慌又怕,忙找到棵高大的槐树,手忙脚乱往上爬。
  上面就是个树枝丫,听着震耳欲聋的洪水声,正要攀上树枝丫的小潘一时慌乱,踩错了脚,顿时一个倒栽葱从树上掉了下来。小潘不顾身上的疼痛,忙不迭起身。他正要继续往树上爬,一抬头,顿时魂飞魄散:狂龙一般的洪水已经以摧枯拉朽之势奔涌而来,就在眼前了!
  小潘绝望地闭上了眼睛。就在这时候,一双有力的大手一把抓住小潘的胳膊,把他举了起来,然后一个低沉的声音说:“快,爬到枝丫上去,抱紧树干!”
  小潘睁开眼一看,是萧朝!在这紧要关头,萧朝从树上跳了下来,把小潘举了起来,并把他放到枝丫上。小潘坐在枝丫上,两只手死死抱住树干,脚下的大地颤抖着,回头一看,洪水已经来了!萧朝努力向小潘挥了挥手,大喊道:“抱住树干,别松手……”
  “萧朝,你快上来!”小潘弯下腰,伸手去拉萧朝的手。就在小潘的手指快要勾到萧朝手指的瞬间,一个浪头打了过来,萧朝顿时被洪水席卷而去,随着洪水一浮一沉,很快就不见了踪影。看着滔天的洪水,小潘放声大哭了起来。
  洪水肆虐了两天两夜,终于退了。小潘肿着眼从树上爬了下来,四处寻找萧朝的踪影。找了许久,终于在一片灌木丛里找到了萧朝的尸体。萧朝满头满脸都是泥土,小潘边哭边用陶罐端来清水,给他洗净泥土。其他的陶匠也都来了,他们默默地选了个向阳的地方,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小潘突然想起了什么,伸手解开萧朝的腰带。可是萧朝的腰带里,居然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小潘愣住了:萧朝的莲子呢?那可是一个花田部落勇士的根呀,他一定得把莲子找回来,种在萧朝的坟旁。可是小潘找了半天,却什么也没有找到。小潘发疯般用手掏挖着丛林里的泥巴,一个陶匠拦住了他:“你没有必要再找了,萧朝的莲子已经吃掉了。”
  这怎么可能?每一颗莲子都是花田部落勇士的终极装备呀,萧朝一再告诫自己莲子是不能吃的,他自己怎么把莲子给吃了?
  “吃了萧朝莲子的,不是萧朝,而是你。不仅萧朝的莲子,我们的莲子也都一样,都让你吃了。”
  小潘惊呆了,这怎么可能?自己什么时候吃了他们的莲子了?几个陶匠齐刷刷解开腰带,果然无一例外,里面都没有了莲子。一个陶匠告诉小潘,那晚他饿昏了过去,陶匠们四处都找不到吃的,无奈,萧朝让大家把莲子都拿了出来,就留下属于小潘的那颗莲子,其余的都用陶罐煮烂了,喂给了小潘吃,就这样救了他的性命。
  小潘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晚他不是做梦,而是真真实实吃了莲子。为了救小潘的性命,全体陶匠不惜放弃了他们最珍贵的东西!可他不明白的是,萧朝为什么单单留下了他的莲子呢?
  “很简单。漂泊在外面的花田部落人要是没了莲子,在他的有生之年就一定得回到花田部落去,回归故里,或是带上莲子后再次上路。萧朝不愿你跟着我们吃苦,到了黑海部落安顿下来后,依然要跟着我们重走这段艰苦的旅途。”
  小潘神情庄严地掏出自己的莲子,种在萧朝坟边的一个水洼里,然后端端正正跪倒在地,叩起头来:“生生死死我们都在一起,重走这段旅途又算得了什么?萧朝,我把莲子给你种下了,它一定会开出最美丽的莲花来。你安息吧!”
  (责编/范文轶 )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思维导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是一种放射性的学习思考方法,它简单高效,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加强人的记忆,启发人的联想。在实际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将思维导图引入教学中,结合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探索该方法的应用原则和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展开讨论研究,进一步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摘要】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探究,也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实践证明,阅读教学中,运用读者剧场,可以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文章结合教学实践,论述读者剧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同行共享。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教学;读者剧场;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王鑫,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柳堡中学。  【基金项目】本
老伴去世了,八十多岁的老郑头的精神一下子垮了。  星期天,小冰专门来看望爷爷,发现老郑头正对着窗口发愣。小冰把买来的水果放在桌子上,说:“爷爷,您不要整天闷在屋子里,我陪您到外面兜兜风。”  “不用了。”老郑头淡淡地说,“我没啥事的。你安心工作吧,不用惦记我!”  正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了画眉叫,叫声婉转、清脆。老郑头一下子来了精神,他一骨碌坐起来,说:“你听,画眉叫!”  “真是啊!”小冰惊喜地
1  青衣派乃江湖第一秘派,全派只有一人,名为青衣,武功深不可测,是拿钱办差的冷血杀手。武林中众多悬案,皆传是青衣所为。  曾有权贵给出万金,让青衣刺杀华阳派掌门。华阳派听得风声惊恐不已,在掌门房前布置精兵数百,寸步不离地把守。黑夜降临,房内一阵青光闪过,门外弟子开门,掌门已被长枪钉死在屏风上,双目圆瞪,血溅珠帘。  虽是个冷面杀手,可那青衣一袭青纱飘飘,腰缠白玉酒壶,头戴笠帽,白纱遮面,江湖都传
【摘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立旨在打造全球化背景下兼具扎实英语基础和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及作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商务英语听说课发展情况和线下教学模式,对比疫情期间中国大学MOOC平台线上商务英语听说课开放课程的建设情况,反思线上教学的经验与不足,有利于探索新冠疫情后课程线下教学的新模式,推动互联网时代商务英语听说课线下教学改革。  【关键词】商务英语听说;中国大学
赵硕是个势利眼,特别会见人下菜碟。这天清晨,赵硕在早点铺吃完了饭,准备上车离去的时候,身后响起了一个声音:“小伙子,去振津科学院,咋走啊?”  振津科学院?在里面上班的人,都不是一般的主儿!赵硕扭过头来一看,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他提着包,一副老教授的模样。  赵硕抬手一指,客气地说:“您往前走三十多米,有个公交站点,坐两站954路就行啦,没多远!”  大爷点了个头,道了一声谢。  “别客气!”赵
眼前一黑  同桌问:“你要诚实地告诉我,我一笑是不是眼睛都没了?”  还没等我开口,她又说:“唉,不难为你了。我自己也知道,每次笑的时候,我都觉得眼前一黑。”踩草坪  大学校园里有很多草坪,学生总为了抄近路而践踏草坪,后勤部门就在草坪边上立下写有“绿草茵茵,踏之何忍”“芳草青青,脚下留情”之类的警示牌,但是效果不明显。这几天要考试了,后勤部门想出了一句绝妙的警示语,从此再也没有人踩草坪了。  牌子
王双喜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从小到大,在他人生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因为幸运而柳暗花明,绝处逢生。  因为家里穷,父母身体不好,学习成绩优异的他没读完高中就辍学了,立下的雄心壮志只能埋在心底,跟远房二叔去遥远的城市学装修。不想做了两年,二叔去南方的闺女家养老,就把装修队交给了他。  他战战兢兢接了手,竟也做得顺风顺水,没用多长时间就把家里的外债还上了。等到要讨老婆的时候,冲着他“老板”身份来的人
【摘要】在小学教学阶段,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语言学科,也是小学生打下坚固英语基础的黄金时期。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该打开教学思路,革新教学模式,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小学英语快乐课堂,让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感受快乐,在快乐中获取知识,调动小学生对英语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英
【摘要】“爱种子”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环节是主题拓展,这环节是在前两个环节学习的基础上,依托单元主题创设任务式拓展活动,学生自我或合作进行阅读和作品创编活动,并在作品展演中开展互评互学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和文化涵养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主题拓展课堂中如何开展阅读与作品创编的有效实施策略,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爱种子”教学模式;主题拓展;阅读;创编;策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