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废水主要成分厌氧生物降解途径研究

来源 :环境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gver454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小试研究,利用气-质联机(GC-MS)对黄芩甙的厌氧生物降解曲线和途径进行了探讨,对黄芩甙的降解数据进行趋势化模拟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相应的降解动力学方程.黄芩甙可能的降解途径为"脱糖→脱苯→开环→饱和化→拆链",降解时间需47 h以上,厌氧分解的主要产物是小分子氧化物,如醇、醛、酸、酯、烯烃以及还原态饱和烷烃.结果表明,黄芩甙降解的限速步骤在水解酸化阶段,适宜采用两相厌氧消化技术和较长的停留时间进行处理.
其他文献
采用热分解法和电沉积法2种工艺制得4个二氧化铅电极,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电极表面形貌.以水杨酸(2-HBA)为捕获剂,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羟基自由基与水杨酸的羟基化产物2,5-二羟基
利用Fe3O4吸附-明胶包埋-交联法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去除水中的五氯酚(PCP),探讨了催化反应时间、不同缓冲体系及pH值、不同PCP初始浓度和HRP使用量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
根据2002-06~2002-09之间4个航次的调查资料,阐述了辽东湾海域氮磷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氨氮NH4^+-N、硝酸态氮NO3^-N和亚硝酸态氮NO2N、磷酸盐PO4^3-P和pH及盐度进行了相关
通过对酸性水溶液、含Fe^3+水溶液、含Fe^2+水溶液、细菌菌液和细菌培养基水溶液脱除二氧化硫的实验,探讨了微生物液相氧化二氧化硫的途径以液相中SO4^2-浓度考察了Fe^3+浓度、Fe
2006年5月采集了大辽河河段3个忙状沉积物,测定了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常规离心方法和DGT方法测定了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研究发现沉积物
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时无排泥运行下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不同浓度氨氮无机废水的运行性能及微生物特性.结果表明,在处理NN4^+-N≤500mg/L的废水时,氨氮转化率可达99%且反应
小试研究了溶液中溴酸根在颗粒活性炭上还原与溴离子生成的过程,考察pH、离子强度、温度和初始浓度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溴酸根的去除性能与表面碱性官能团有一
以亚热带2个国家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样为对象,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BN)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氯仿熏蒸-KSO4提取法和酸水解一蒸馏法分别对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