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沿海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环境特征及农作物光合特性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vme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增强沿海防护林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乌桕-高粱和榉树-高梁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其环境特征和农作物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树木的树高、胸径生长率和林木成活率均大于榉树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2)乌桕-高粱复合经营系统较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更利于降低林地光照度;前者调节空气湿度功能强,空气湿度为58.13%,高于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3)高粱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迅速升高,在乌桕林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3.15umol/(m·s),比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高22.64%;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高梁叶片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近,差异不显著;乌桕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中高梁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比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低3.10%;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日均蒸腾速率较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低3.44%。(4)影响高粱叶片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其次是以空气温度为主的环境因子。在苏北沿海盐渍土上,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较榉树-高梁复合经营系统更适合高粱生长,且改善环境功能更强。
  关键词:苏北沿海;林农复合经营;高粱;光合特性
  中图分类号:$3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40(2019)01-0096-07
  中国苏北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资源丰富,但土壤盐分含量高,立地条件差,迫切需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高粱(Jsorghum bicolor)作为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具有很强的耐瘠、耐盐碱特性,适宜在盐碱干旱等边际土地上大规模种植…。研究结果表明,林农复合經营系统可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能,因此研究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林木与高粱复合经营对高粱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比较少。乌桕(Sapium sebiferum)是中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在中国分布广泛,生态、经济价值都较高,并且乌桕林下套种作物试验已逐步开展。榉树(Zelkovaschneideriana)是优良的用材、景观树种,适应性和抗风力强,并且耐烟尘,适用于防风林营造。因此,本研究选取乌桕一高粱和榉树一高粱2种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研究其环境特征、高梁光合作用及其他生理生态特性的变化趋势,探讨高梁在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条件下光合作用规律,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与材料
  试验地位于盐城市大丰沿海林场,地理位置33°26”-33°36"N,120°31"~120°52"E,地处滨海平原区,为亚热带与暖湿带的过渡地带,由于东临黄海,属于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09 d,常年降水量1068 mm。土壤多为滨海潮土,表土含盐量0.20%~0.25%,pH值为8.0-9.5。
  试验林为乌桕一高粱和榉树一高粱2种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地形地貌、潜水埋深、土壤条件和人为经营措施等一致。林木平均树高分别为3.10m和2.87 m,平均地径分别为36.03 mm和38.39mm,均为3年生幼林,株行距5mx3 m。试验林于2016年3月中旬种植,栽植时浇透定根水。2017年春季播种高粱于试验林内,播种前进行整地除草,耕犁深度12~15 cm,除去杂草,并耙平土面。采用挖穴种植,距林木水平带边缘50-80 cm进行挖穴,穴间距30~40 cm,穴深4~6 cm,把种子均匀播于穴内然后覆土约3 cm。2017年9月至10月,测定乌桕和榉树生长状况,高粱的光合作用及其环境因子。
  1.2测定方法
  1.2.1林木生长指标的测定采用精度1 cm的卷尺测定树高,精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定胸径,各测30株,计算树高和胸径增长率,增长率=(测定值一初始值)/初始值,初始值为林木栽植时的树高或胸径。
  1.2.2光合特性和环境因子测定2017年9月-10月,每周测定1次,选择晴朗无云天气,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H-COR,USA),在测定日的8:00至18:00,每隔2 h测定1次,每次选取3株健康生长的高梁,每株选取相同部位且没有病斑的3组叶片进行测定,每组叶片重复测定3次,取平均值进行分析。环境因子参数包括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大气CO,浓度,生理生态指标主要包括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5)、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1)。
  1.2.3数据统计和分析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表格制作等,使用Sigmaplotl2.0制图,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等。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林木生长状况
  经过1年多的生长,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林木生长状况如表1所示。乌桕树高、生长率和胸径生长率明显高于榉树,说明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乌桕长势好于榉树。另外乌桕的平均成活率为75%,榉树平均成活率为60%,表明乌桕较榉树更适应沿海土壤条件。
  林分郁闭度是反映林分结构与密度的重要指标。由表1可以看出,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乌桕的林分郁闭度高于榉树,这表明乌桕的枝叶更加茂密,遮荫能力更强。
  2.2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的环境特征
  2.2.1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光合有效辐射的影响2个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光合有效辐射总体上呈单峰变化趋势(图1)。由图1可以看出,两者均在12:00达到峰值。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光合有效辐射普遍低于榉树一高粱,12:00时前者比后者低12.76%,两者数值差达到一天中最大值,这是因为乌桕的遮荫效果比榉树好,正午更为明显。   2.2.2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林地内的空气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先增加后降低(图2)。由图2可以看出,清晨初始空气温度相近,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间空气温度没有明显差异,两者均在在12:00-14:00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降低。12:00-18:00,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林地的空气温度日平均值为27.56℃,比榉树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林地低4.52%。这是因为乌桕叶面积较大,遮荫效果更好,蒸腾作用较强,能更好地调节空气温度。
  2.2.3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大气CO2浓度的影响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林地内大气CO2浓度相差不大(图3)。由图3可以看出,两者变化规律均为6:00-10:00数值较高,10:00-14:00大气cO2浓度偏低,之后略微升高,这是因为晚上叶片释放的cO2多,白天光合作用消耗,但随着下午阳光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减弱,CO2消耗量随之降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内大气cO2浓度日平均值没有明显差异。
  2.2.4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规律为清晨和傍晚相对较高(图4)。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湿度逐渐降低,在14:00左右达到最低值,随后又随着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开始上升。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空气相对湿度比榉树一高梁高9.55%,这与乌桕叶面积较大、遮荫效果好有关。变化趋势与空气温度相反,但是具体时间不一致。
  2.3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高梁的光合特性
  2.3.1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高粱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图5为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高梁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情况。由图5可知,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叶片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度的增加迅速升高,在一定的空气温度和二氧化碳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随着光照增强而增强,在12:00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这与前人的研究相一致。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梁叶片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23.15umol/(m2·s),比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22.64%,可能是因为乌桕改变了高粱生长的微环境,更有利于高梁的光合作用,导致净光合速率升高。
  2.3.2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高粱气孔导度的影响由图6可知,乌桕一高粱和榉树一高粱2种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叶片气孔导度变化趋势相近,差异不明显。乌桕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中气孔导度日均值为0.171 mmol/(m2·s),相对于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低6.98%。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高梁气孔导度呈双峰曲线,均在10:00达到最高的峰值,在14:00左右达第二峰值,前者大于后者。
  2.3.3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高粱胞间CO2浓度的影响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胞间C02浓度均在上午缓慢降低,在12:00左右达到最小值,随之快速上升(图7)。高粱叶片不会出现“午休”现象,气孔不会闭合,长时间的强光照射不会引起叶片光合强度的降低,所以上午趋势较为平缓。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梁胞间CO2浓度日均值为253.28mol/m2,比榉树-高梁复合经营系统中低3.10%。
  2.3.4不同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对高粱蒸腾速率的影响在乌桕一高粱和榉树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的蒸腾速率相差不大,变化趋势较一致,上午10:00和下午14:00均出现峰值(图8)。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高粱叶片的日均蒸腾速率为3.97 mm01/,(m2·s),较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中低3.44%。
  2.4影响高梁叶片光合作用的综合因子分析
  对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影响高粱光合作用的环境因子和生理因子进行相关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林地各環境因子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红菱路”是一个特定名称,基于宋剑湖小学“绿波红菱”文化标识,针对“乡村小学”这种学校“体质”,着眼“课外阅读”这一方向,进行的新探索、新实践。笔者从无法避免的困境:课外阅读的“裂缝”,无限可能的红菱路:课外阅读的“密缝”,无不心动的旅途:阅读策略的“裁缝”三个方面讲述了课程的缘起与实施策略,给乡村学校课外阅读的深入有效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课外阅读 红菱路  “阅读红
摘 要:基于原始问题的《超重与失重》的课堂设计与评价,让学生参与问题的提出、现象观察、科学实验、深入探究、探索,从而编成“习题”的全过程,让他们体验“习题”的来龙去脉;再经过习题解答、检验与评价、实践应用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样有助于学生构建完整性和融通性的知识结构,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的思维力。  关键词:原始问题;课堂设计;创造教育  原始问题是指对自然界及社会生活、生产中客观存在且
摘要:柯南.道尔的侦探小说系列作为世界侦探小说史上的经典,创作迄今仍风靡世界。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即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在文中刻画细致,描述精巧。本文将试图以福尔摩斯系列小说中的文本为例,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伦敦为代表,对当时的英国社会进行探究。以揭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社会背景,从而从另一个角度阅读并赏析这一侦探文学的价值。  关键词:侦探文学;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小说;柯南.道尔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本研究以南粳9108、金粳818和常软06-2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稻生育后期穗发芽条件,设置了破胸露白(处理一)和芽长3-5 cm(处理二)2个发芽水平,以3个粳稻品种未作处理的样品作为对照(CK),研究穗发芽对稻米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谷发芽显著影响稻米品质,特别是软米品种南粳9108,容易穗发芽且发芽后稻米品质劣变严重,其中,稻米加工品质随穗发芽程度加深显著下降。(2)
摘要:以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在目前没有大量资金持续投入到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下,探索如何开发利用校内外实训资源、完善实验实训管理制度和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使实训教学达到理想教学目标。  关键词:实践教学;实训资源;分析;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06-0032-03  作为职业教育类院校,培养和提高学生
摘 要:学生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差异、珍重独特。在物理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措施差异化,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分层设计,课堂教学分层评价。从学生出发,尊重个体差异,让物理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个体差异;物理教学;差异化;课堂教学;活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钢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一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形象地解说了新陈代谢的规律,激励人们身处逆境时,要向前看,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在物理教学中却要求学生要抓住眼前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我称之为“病树亦有无限春”。    一、利用解错的题目教育学生要耐心、细心、明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中学生正处在“四岁的娃娃管我叫阿姨,四
摘 要:本文总结了欧盟成员国中多种食源性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弯曲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情况,为评价动物源性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弯曲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李氏杆菌病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2-0045-04  欧盟各成员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音乐和艺术形象的分布,音乐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能够积极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获得快乐的体验是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目前,在小学目前音乐教学的大部分仍在使用灌输性质的教育,缺乏关注到学生的合理性和单调的教学风格,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歌唱课的推广和发展。为了有效地实施歌唱课,我们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由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互相关联的要素构成。本文以“工程思维”的培育为例,从实践活动的选择、推进、评价三个角度,探索学生技术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工程思维  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能动手、会设计、善于创造的未来公民,其主要特征是设计学习与操作学习,学生通过观察、调研、设计、制作、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