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内容入手,分析并论述了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对更好地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提论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 成本控制 基本原则 产生原因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1 动态控制的原则
任何系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建设工程师把设计蓝图变成实际建筑物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由于受到天气、物价以及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初制定的成本控制计划通常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建筑设计师就要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适时调整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和各个阶段的目标,以做好成本控制各项工作。
1.2 目标导向的原则
成本控制各个时期都有目标,目标导向的原则就是指成本控制要紧跟目标,而不仅仅是出现了偏差的时候才控制。因为项目控制的滞后性问题,控制系统不能简单的从信息反馈出发,而必须以前馈控制作为基础,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而通过目标制定、分解、执行、检查、修正等不同时期完成目标控制。
1.3 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在项目控制中,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原则。将被动要求管理变为主动要求去管理,有主人翁意识。要实现这一原则,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和应该实现的目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负责人要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尽量配备好的管理人员和领导班子。避免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和员工不协调而影响到项目进程。
1.4 系统控制的原则
系统控制就是指成本控制过程中进行全过程、全员、全系统控制。项目的完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必须将项目的各要素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因素影响。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全程控制就是要求树立成本意识,熟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而确保在各自分管的工作上不出现目标偏差。
1.5 实时控制的原则
对于一个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的越短越好,应该达到实时控制。当某一部分项目工程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避免偏差扩大造成不必要的后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实时控制,在偏差尚未产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出现大的偏差。
1.6 例外的原则
例外原则是指管理者应该关注到计划实施中出现的例外偏差,也就是超出正常情况下的好或坏,而对于控制范围之内的问题则不必要全部都进行控制。对于同成本控制差异较大或可能引发严重问题的因素,要重点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1]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2.1 成本控制计划
成本计划是指按照计划或预算方案提出的项目成本报告。将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控制计划进行分解,进而制定出采购、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各方面费用限制,以此成为成本控制的基本准则。
2.2 成本过程监督
成本监督是指对各项费用进行审核,进而决定是否支付项目款,同时监督已经支付的项的完成情况,最后制定实际成本报告。
2.3 成本进展跟踪
成本跟踪是指对项目作完整的成本分析报告,并提供不同规格和不同要求的报告,以保证实际项目变动有据可查。进而避免不正确的项目变化所产生的费用被纳入项目成本预算。
2.4 成本结果诊断
成本诊断包含剩余工作所需的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的趋势分析等多方面内容。项目预算反映在经批准的费用基准之中,而实际过程中的开销会因项目内外的各种原因而改变。[2]
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控制方法有待完善
在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成本和进度以及质量是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的。项目成本应该用成本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把项目完成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实际值和预计值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可以说明成本控制最终费用是超支还是节约,运用在项目终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项目控制是对整个项目进展过程的控制,短则要数月,长则达数年,这一过程的各种条件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掌握正确的控制方法对于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极为重要。
3.2 成本意识较弱
现阶段,很多施工项目在开工前并没有预先编制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即使有,也并没有重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降低施工成本。大多数项目经理只关心利润,对成本状况很少过问;也有项目经理管理全凭个人经验,没有一定的制度和规章。这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失控的现象,出现诸如成本不计量、用工不计量的状况,进而严重影响项目的效益。
3.3 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目前很多项目部的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和管理,只是在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或者项目结束或的时候才会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但那时候已经晚了,即使有损失也已经无力回天。[3]
四、我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尚未形成有效成本管理体系
所有管理活动都缺不了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权、责、利三方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样才有成效。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力,在项目效益和成本管理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负责,其它各部门主管都应该有相应的责任以及和利益分配相符合的管理体制进行约束或者激励。现行的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权、责、利结合,现行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4.2 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实现是对项目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对成本预算同实际成本产生的偏差施加影响,确保成本控制向有利方向发展。对于成本预算正在发生偏差的和已经发生偏差的各项成本控制实行管理,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4]
五、结语
综述,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原则、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在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为工程项目更有效的实施和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提论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 成本控制 基本原则 产生原因
一、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1.1 动态控制的原则
任何系统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建设工程师把设计蓝图变成实际建筑物不是马上就可以实现的。由于受到天气、物价以及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初制定的成本控制计划通常要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建筑设计师就要随着项目的推进不断适时调整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和各个阶段的目标,以做好成本控制各项工作。
1.2 目标导向的原则
成本控制各个时期都有目标,目标导向的原则就是指成本控制要紧跟目标,而不仅仅是出现了偏差的时候才控制。因为项目控制的滞后性问题,控制系统不能简单的从信息反馈出发,而必须以前馈控制作为基础,这样管理人员才能及时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可能产生的偏差。进而通过目标制定、分解、执行、检查、修正等不同时期完成目标控制。
1.3 主观能动性的原则
在项目控制中,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原则。将被动要求管理变为主动要求去管理,有主人翁意识。要实现这一原则,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他们牢记自己的职责和应该实现的目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负责人要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尽量配备好的管理人员和领导班子。避免因为项目管理人员和员工不协调而影响到项目进程。
1.4 系统控制的原则
系统控制就是指成本控制过程中进行全过程、全员、全系统控制。项目的完成是一个系统工程,因而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必须将项目的各要素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因素影响。对于项目管理者来说,全程控制就是要求树立成本意识,熟知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进而确保在各自分管的工作上不出现目标偏差。
1.5 实时控制的原则
对于一个项目,成本过程控制的越短越好,应该达到实时控制。当某一部分项目工程完成之后,应该及时进行项目核算。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一定的偏差,必须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以避免偏差扩大造成不必要的后果。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好实时控制,在偏差尚未产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出现大的偏差。
1.6 例外的原则
例外原则是指管理者应该关注到计划实施中出现的例外偏差,也就是超出正常情况下的好或坏,而对于控制范围之内的问题则不必要全部都进行控制。对于同成本控制差异较大或可能引发严重问题的因素,要重点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纠正。[1]
二、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2.1 成本控制计划
成本计划是指按照计划或预算方案提出的项目成本报告。将成本控制目标和成本控制计划进行分解,进而制定出采购、设计以及施工方案等各方面费用限制,以此成为成本控制的基本准则。
2.2 成本过程监督
成本监督是指对各项费用进行审核,进而决定是否支付项目款,同时监督已经支付的项的完成情况,最后制定实际成本报告。
2.3 成本进展跟踪
成本跟踪是指对项目作完整的成本分析报告,并提供不同规格和不同要求的报告,以保证实际项目变动有据可查。进而避免不正确的项目变化所产生的费用被纳入项目成本预算。
2.4 成本结果诊断
成本诊断包含剩余工作所需的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的趋势分析等多方面内容。项目预算反映在经批准的费用基准之中,而实际过程中的开销会因项目内外的各种原因而改变。[2]
三、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存在的问题
3.1 控制方法有待完善
在传统的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成本和进度以及质量是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管理的。项目成本应该用成本会计的方法进行分析,把项目完成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实际值和预计值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可以说明成本控制最终费用是超支还是节约,运用在项目终点无疑是正确的。但是项目控制是对整个项目进展过程的控制,短则要数月,长则达数年,这一过程的各种条件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因而掌握正确的控制方法对于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极为重要。
3.2 成本意识较弱
现阶段,很多施工项目在开工前并没有预先编制项目成本控制计划,即使有,也并没有重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降低施工成本。大多数项目经理只关心利润,对成本状况很少过问;也有项目经理管理全凭个人经验,没有一定的制度和规章。这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管理失控的现象,出现诸如成本不计量、用工不计量的状况,进而严重影响项目的效益。
3.3 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
目前很多项目部的成本控制缺乏事前和事中控制和管理,只是在项目进行到一定阶段或者项目结束或的时候才会对已经发生的成本进行核算,但那时候已经晚了,即使有损失也已经无力回天。[3]
四、我国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尚未形成有效成本管理体系
所有管理活动都缺不了一个有效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权、责、利三方面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样才有成效。项目经理在成本管理体系中具有最高权力,在项目效益和成本管理方面对施工企业的负责人负责,其它各部门主管都应该有相应的责任以及和利益分配相符合的管理体制进行约束或者激励。现行的成本管理体制没有很好地将权、责、利结合,现行的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4.2 缺乏全过程的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的实现是对项目成本进行管理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对成本预算同实际成本产生的偏差施加影响,确保成本控制向有利方向发展。对于成本预算正在发生偏差的和已经发生偏差的各项成本控制实行管理,以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进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4]
五、结语
综述,本文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原则、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在成本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论述,为工程项目更有效的实施和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提供了有效的提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