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TP的应用与发展

来源 :中兴通讯技术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majian198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业务传送平台(M STP)和数据设备的关系是联合组网、长期并存的关系,运营商的运维体制必须改革,不能仍将传输设备和数据设备截然分开进行建设;互连互通涉及到业务层、封装层、数据处理层、SD H承载层、SDH线路侧,运营商应重点关注;M STP的进一步发展是加载自动交换光网络(ASO N)控制平面,但要注意在支持数据业务的情况下,传送平面和控制平面在带宽调整方面的协调性;M STP将来可能有两种转向逐步退出传送网络的核心层或演化成为事实上的以分组交换为核心的承载网设备。
其他文献
中国电信企业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逐渐步入成熟期,增长率下降、利润降低将是必然趋势,因此目前亟需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向综合型全业务电信运营商的方向发展。法国电信集团历史悠久,市场转型起步早,其发展经验有许多地方值得借鉴,包括法国电信集团具有特色的品牌战略、灵活的经营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经营手段。中国电信企业应积极开展全业务经营,加快发展企业网市场,完善合作运营模式,争取早日走向世界。
智能网组网方式通常有叠加网方式和目标网方式,目标网方式根据智能网的用户签约信息(CSI)触发智能业务,能够为更广泛的移动用户服务。现网升级为目标网需要很多的准备和测试,地市与全省通过不同的步骤完成在业务控制点(SCP)、归属位置寄存器(HLP)、移动交换中心(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GMSC)和签约消息等方面的升级。升级后为了真正实现目标网,需要进行两方面的改造:对营帐系统特别是话单采集进行改
文章提醒读者对NGN未来发展的两大走向:网络融合和机对机应用加以注意。对于网络融合,文章认为:融合不仅仅体现于技术方面,还涉及业务的融合、管理的融合、运营的融合和管制的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设备供应商和业务提供商可先把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市场的特定融合需求上,在战术上采用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技术,从战略上则需要有一个高度灵活的通用平台以适应新出现的各种要求。对于机对机应用,文章认为:随着射频标识(R
智能光网络以及自动交换光网络/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ASON/GMPLS)的快速发展为现有网络带来了许多新的增值业务,其中包括新的层一的虚拟专用网(L1VPN)业务。L1VPN应用模式有多种,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门(ITU-T)的标准中定义了4种应用场景,分别是多业务骨干网、运营商的运营商(Carrier’scarrier)、层一的资源交易以及跨服务提供商(SP)的L1VPN。L1VPN的业务模型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和朝核问题上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造成当前国际形势起伏跌宕的主要根源.美国执意发动伊战,引发了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较最,增加对朝施压,造成总体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