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h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语文中蕴藏着诸多中华文化,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其工具性,还因为其思想性。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对学生实施语文教学,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下文针对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
  关键词:文化自信视野;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充斥着学生的生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红色文化、想吐文化等内容,对于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该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对教学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把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作为重点内容,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可以学会对词语感情特色进行辨别,使学生可以形成国家归属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进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和能力的目的。下文针对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
  二、 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一个普遍现象:阅读内容缺乏营养,有漫画式的快餐读物,也有被恶搞的四大名著,这些读物的市场销量不错,学生认为这些读物非常有趣,但是其缺少一些阅读价值,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虽然,目前已经实施了新课改,但是仍然有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试分数,以至于这些教师没有全面考虑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但是由于部分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生严重缺乏文化自信,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和未来发展。
  三、 文化自信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一)营造良好情景,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针对初中学生来讲,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尤其是在阅读经典时,会觉得对成绩无用,进而导致懒惰,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情绪起伏相对较大,容易对语文学习产生抗拒和厌烦的心理。在多元文明背景下,教师想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教学有效性,需要具有足够的耐心。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情境创设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较为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在情境中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在该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挖掘和发现和教材内容相关的阅读实例,推荐给学生,进而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可以对更多的中国文化进行感受,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讲解“黄河颂”时,在课堂上教学中,教师可以把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介绍给学生,或者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播放“黄河诵”的春晚片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可以对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行感受。在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并未学生推荐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红色经典读物,如青年读物“长征”“飞夺泸定桥”等,进而有效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国家荣誉感。
  (二)利用多种手段,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步伐,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把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内容。在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作为教学主题,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源,指引学生在理解和分析课文过程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实施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文化自信。在讲解“出师表”时,该篇课文主要是以三国时期史实作为背景,生结合三分天下局势进行了分析,突出了诸葛亮对刘备的报答之意和对刘禅的忠心耿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对相关背景进行讲述。紧接着,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把相关短视频播放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可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和记忆,熟悉课文创作背景。在观看视频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诸葛亮的忠义,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三)结合实际生活,提升学生文化自信
  语文和实际生活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文化自信视野,把语文教学和实际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把文化和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针对学生很难理解的文化因素,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加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把文化改造成为易于学生接受的形式,进而使文化内在教育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生活情境和优秀文化进行融合,指引学生感受和体验,进而使学生可以受到正面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树立良好的文化自信。
  例如,在讲解“散步”时,课文中讲解家庭亲情,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源,指引学生讨论和说一说自己的感人故事,进而触动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对亲情和尊老爱幼美德进行感受,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教师更加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还可以和学生实现心和心的交流,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基于文化自信视野的初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文化自信,还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目前,由于受到應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从文化自信视野入手,以至于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想要有效改变这一教学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基于文化自信视野,坚持创新性原则,对学生实施语文教学,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扎实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可.多元文明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文化自信[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12):9-10.
  [2]赵晓寒.文化自信视角下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对策探讨[J].语文课内外,2019(9):252.
  [3]李发海.浅谈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4]杨万友,朱金秀.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9).
  作者简介:
  李辉,中小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徐州市,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中心中学。
其他文献
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1]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
《百合花》是作家茹志鹃于195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在文学界,《百合花》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茅盾先生曾在《百合花》发表之初有言:"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当中最使我满意,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材分析的主体,显然是教师。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去达成属于自己的理解,这是一个将教材(包括教材以及其他相关的教学资料)的内容与观点
1 PVC仍然具有市场潜力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PVC人均消耗量只占世界人均的1/2,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美国人均24kg/a,德国18kg/a,而预计2006年中国大陆人均最高只有10kg。工业发达国
对悬浮法聚氯乙烯树脂在加工中产生“鱼眼”的原因进行了较全面分析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 ,综合提出了聚氯乙烯生产中“鱼眼”的防范措施及对策。
进一步扩大中美经贸关系的主要障碍与对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中美贸易统计口径不同,是产生贸易摩擦的主要矛盾。中国历来对外贸易统计是按一次性结汇来统计的,即如产品出口
围绕课堂改革的新名词层出不穷,面对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堂呈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多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在纷繁的资源中使语文教学的目标更加明确,让课堂教学
臂架作为起重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其所能承受的载荷要求极为严格.因此,在起重机设计阶段,应对起重机臂架进行必要的受力分析.基于ANSYS针对起重机副臂最大仰角及最大起重
目的:观察养阴益气合剂对博来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养阴益气合剂低、中、高剂量组。采用
寓言是各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必定会收录的一种文体,寓言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故事传达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向善向美"的阅读感受。关于寓言教学的策略众说纷纭,有人主张发挥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