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区小游戏一组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198207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游戏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是材料要安全,二是材料要容易获取,三是材料要易操作,四是游戏要有明晰的科学原理。教师可以在幼儿多次反复操作后,引导幼儿共同进行讨论,探究科学现象之后的科学原理。
  一、旋转陀螺
  准备材料:
  白色卡纸、圆规、火柴、剪刀、彩色水笔。
  制作步骤:
  1.在卡纸上用圆规画一个直径为6~8厘米的圆,并顺着轮廓线仔细地剪下来。
  2.在剪下的圆上用水彩笔进行装饰。
  3.在圆心部位戳一个小小的洞,将火柴头朝下插入三分之一,尽量卡紧。
  游戏玩法:
  1.用手捻转,让陀螺转动起来,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陀螺的图案、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着以圆心为中心,将陀螺等分成七份,按顺序分别涂成赤、橙、黄、绿、青、蓝、紫,做成一个七色陀螺,看看当陀螺转动时,它的七彩颜色是不是“消失”了?
  原理:
  1.当陀螺转速飞快的时候,旋转可以调节它的平衡。
  2.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如果按七种光的色彩和比例涂在纸片上,当陀螺旋转起来时,由于人眼有视觉暂留现象,在视网膜上七种颜色的光反复叠加就引起白色的视觉。使快速旋转的陀螺看起来呈白色。如果看到的颜色是灰白色,是因为我们使用的颜料颜色不纯所致。
  二、不倒的小猴
  材料准备:
  圆罐子、铁丝、卡纸、螺帽、橡皮泥、胶棒、剪刀、斜坡。
  制作步骤:
  1.找出罐子上下的圆心,用剪刀钻出和铁丝粗细相当的孔。
  2.将铁丝穿过易拉罐的上顶盖和底中间的小孔,一边留得稍长些。另一边留得稍短些。
  3.把长的一端弯出一个直角。
  4.在纸上画两个小猴的图像(也可以换成其他小动物),并剪下。
  5.把两只小猴背对背粘在铁丝上。,
  6.把铁丝的另一端向反方向弯成摇把形。并把螺帽拴在铁丝上(或用橡皮泥粘在摇把上配重)。
  游戏玩法:
  1.用手把罐子轻轻往前推,罐子滚动时。小猴始终保持站立的姿势。
  2.也可以把易拉罐放在稍有坡度的斜坡上,让易拉罐沿着坡度向下滚。易拉罐滚动的时候,小猴始终不会倾倒。
  3.如果小猴倾倒,那就是小猴一端重了,失去了平衡,只要在另一端用重物加以调整。
  原理:
  铁丝通过罐体的轴是支点,小动物这一端和另一头的重物是两端的平衡点,它们在一定重力下取得了平衡,所以在罐子滚动时,小动物可以始终保持站立。
  三、小球落杯
  材料准备:
  玻璃杯、沙子、大号纸盘(或锡纸盘、泥工板)、长短不同的卷纸筒、小球。
  制作步骤:
  1.在玻璃杯里装满沙子。
  2.把纸盘放在玻璃杯顶端。
  3.把卷纸筒放在纸盘中央,
  4.把球放在纸筒顶端。
  游戏玩法:
  1.用手对准纸盘处快速挥出,纸盘与卷纸筒飞出去了,小球却没有跟着它们飞走,直接掉进杯中。
  2.尝试用长短不同的卷纸筒放在纸盘上,小球会同样掉进去吗?
  3.还可以将小球换成煮熟的鸡蛋,将杯中的沙子换成水,试试看是否能让鸡蛋“跳水”。
  原理:
  这是惯性在帮忙呢!每一个物体都有保持其原有静止或运动状态的倾向。当纸盘被快速抽离时,卷纸筒和小球都会受到惯性的作用保持原有状态。但卷纸筒受到纸盘飞离时的摩擦力会往旁边倒,而上面的小球则掉进杯中。
  四、会玩平衡的小丑
  材料准备:
  卡纸、水彩笔、剪刀、硬币两枚。
  制作步骤:
  1.画一个两手朝下、左右对称、倒立的小丑,彩笔装饰好,并剪下两份。
  2.将装饰好的两个小丑背对背贴在一起,同时将两枚硬币分别贴在小丑两只手的里面。
  游戏玩法:
  1.将小丑的鼻子处放在手指上,他就会为我们做倒立表演了。
  2.小丑还可以在桌角、铅笔尖上、杯子边上,或者在一根线上表演精彩的平衡呢。
  原理:
  贴在小丑手里的硬币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手上硬币的重量,小丑的重心转移到了小丑的鼻子上,于是,他就能保持平衡了。
  五、听话的罐子
  材料准备:
  奶粉罐、牛皮筋、铁块、细铅丝。
  制作步骤:
  1.把铁块用细铅丝拴牢。
  2.将两根牛皮筋打结连接起来。
  3.打开奶粉罐,在罐底钻两个小眼,用细铅丝将皮筋的一端固定在罐底。
  4.同样的方法将皮筋的另一端固定在盖子内侧并盖上盖子。
  游戏玩法:
  1.将奶粉罐向前一推,让它向前滚动。
  2.当罐子不再往前滚时,向罐子招招手,轻轻喊一声:“罐子罐子快回来!”神奇的事情发生了,罐子真的听话地往回滚了。
  原理:
  由于铁块比较重,随着罐子的滚动,皮筋会一圈一圈缠绕,并越来越绷紧,当罐子不再向前滚动时。皮筋不受力,就会往反方向一圈一圈打开。从而带动罐子往回滚,看起来像是罐子自动回来一样。
其他文献
案例  一场大雨过后,许多小蜗牛都爬出来了。原本观察蚕豆和豌豆的孩子们,被这些不速之客给吸引了。“老师,快来看!有小蜗牛。”“哇!我这里也有一只小蜗牛。”在孩子们对蜗牛的持续兴趣与话题讨论下,我觉得这是进入蜗牛主题很好的契机。  实录一:用生活材料当蜗牛壳  第二天,孩子们又到小平台去学蜗牛爬,与昨天不同的是,我在平台的四周放置了一些类似蜗牛壳的材料。孩子们在学蜗牛爬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在意周围的材
设计思路  我班进行了一次“漫画欣赏”的美术活动,幼儿对滑稽形象和夸张的表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欣赏活动的延伸,我们为幼儿设计并制作了“百变脸谱”的玩教具,来满足幼儿对卡通形象的兴趣和幽默诙谐的心理需要。  教具制作  制作材料:  剪刀、彩色卡纸、废旧食品盒(月饼盒)。  制作方法:  1.用接近肤色的黄色卡纸剪出各种不规则的、滑稽有趣的脸型。如菱形、葫芦形、椭圆形、方形等。  2.分别用黑、
活动意图  椅子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在平时,孩子们喜欢用椅子做玩具,从椅子上跳下来或是把椅子当马骑。我尝试利用身边的椅子,结合本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引导幼儿开展玩椅子的游戏。这既是顺应孩子的需要,又让孩子在开心的探索活动中获得身体与脑力的发展,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1.利用椅子练习跑、钻、跨等基本动作,乐意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  2.能进行自我调节,学会躲避危险保护自己,并能与同伴协商解决游
电磁层析成像技术(EMT)是一种新型的电学层析成像技术.它可实现被测物场电导率和磁导率截面的分布成像,相敏解调是其硬件系统的关键环节.研究了一种基于半周期采样的正交序列解调方法,从频域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并给出了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和基于实际硬件系统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基于半周期采样的正交序列解调方法明显提高了信号解调速度,改进了图像采集的实时性.
针对电梯交通流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季节自回归单整移动平均(SARIMA)模型的递归预测方法.通过离线分析,对电梯交通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得到初始的SARIMA模型,引入异常值检测对训练数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的一股中坚力量,对于拉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市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其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着哪些问题、遇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