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美好的人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早以前在网上看过一条微博,“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十多年前辞去高薪,告别家里4层别墅。这位喜欢艺术的优雅女性,来到四川僻壤山坳,献身麻风村教育!朋友们不能理解:这个疯子为何要吃这样的苦。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孩子,无法掉头离去……我做不到这么伟大,唯有发帖致敬,这才是感动中国!”当时心里一动,但也没有动念去找书,你知道我从小就不是个好学生,而且我几乎从不相信好人好事。因为自己当记者的缘故,我见过太多电视里的好人的另一面,我总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完人,只有凡人,许多好人之所以当好人是因为命运的选择,善念一时起,于是骑虎难下,索性就一路狂奔。这还是最好的一种,另外一些就更不堪了,有的人有认知障碍,有的更是一种自大狂妄想狂——太想成为好人太想引人注目,于是最后终于自己把自己推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善人,比如陈光标。
  当然,自我批评一下,像我这样的人,大约就是鲁迅说的那种中国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摩别人的中国人。我们这种人的存在几乎就是暗黑系存在的明证,为了不让自己见到太多光明之后的黑暗,所以我尽量不去看好人好事,万一看穿了他(她)怎么办?你是难受还是不难受呢?真的勇士敢于直面人世的黑暗,只可惜大部分的人不是真的勇士,所以拿起《触——台湾娘子上凉山》时心里还是挺抵触的,尤其一翻里面,发现是个美女,就更不以为然了。做媒体的人都知道要有戏剧性,如果她不是台湾人,不是这么美的美女,会有这么多奖颁给她么?
  过了几个星期一个无聊的晚上,才拿起书,拿起书之后,倒是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首先我觉得女主角最大的好处是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伟人在描写,她也写自己缺点,写自己的小心眼,写自己爱漂亮,而且最重要的是她没有血泪控诉。许多大善人爱把周围描述成恐怖地狱,把别人描写成可怖的恶魔,以突显自己的伟大与崇高,而张平宜反倒没有,她十分客观平实地写出了她到凉山的原因。
  1999年夏天,刚刚生下孩子,原本想辞职当个全职妈妈的张平宜做最后一个大专题:国际救援组织“偷渡”她进入与世隔绝的四川麻风村落。海拔二千多公尺以上的高地得麻风病的人已病得不成样子,而他们生下的健康的孩子因为隔绝,也是全身光溜溜,而且“每个人的脸都很脏,脏到只看得到两颗眼珠子。”这群人没有身份证,被自觉不自觉地隔绝在山林之上,成为真正的“社会隐形人”。看过如此人间景像,离开时发誓不要再来的女人却在写完报道之后,“不知怎么,那个坐在雷波山上,白着一张脸,用系在裤子上的草绳自杀过好几次的老人,像幽灵般三不五时漂浮在我面前。”
  当张平宜写到此时,我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因为有很多次,我心里也有这种感受。差别在于,当这些绝望无助的面孔出现在我脑海中时,我只是难过地甩甩头把它们忘记,而张平宜就真的又因为这些面孔而十年内十二次跑回凉山,开始了与麻风病彝族孩子们的交往,苦心经营她的大营盘小学,到处求捐,与当地政府打交道,在种种麻烦与纠结里进行她的行善之旅行。她并不完美,用宗教的说法那可能是上帝的召唤,用哲学家的说法那是命运选择了她,而用张平宜的说法,“从最初的一个感动,到坚持走了十年,与其说是爱心奉献,不如说那是我人生要学习的另一门功课,因为任何一种行善,绝不是一厢情愿,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挑战与行动,更是一种承诺与永续。”
  除了这个领悟,张平宜还给了我另一种领悟,在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凉山的过程里,张平宜曾把这些孩子都送到弟弟在青岛开的工厂里培训,但这些没有受过现代教育的孩子受不了都市里一板一眼的职业培训,纷纷离开。开始这让捐助人感到失望与沮丧,但我觉得张平宜让人感动的是,她没有发展恩人的居高临下的愤怒与不平,反而在这个事端里检查了自己的问题:“过去我的爱总是无怨无悔地给予,但随着岁月增长,我给的最少的反而是自由,而这却是他们长大后最热切的盼望。爱是一把双面刃,接受要学习,给予更是一种教育,此刻我要学的应该是放手的智慧,因这是最大、最难也是最后的给予。”看到这一句,我深深感受到做为一个平凡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心灵的美好,与心灵的高贵。
  “In our life,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make the world more beautiful.”这句话看起来很高贵也很虚无缥缈,但足以成为人生目标。我们当然不知道命运会选择我们做什么事,或许是画画,或许是扫街,或许是基金,或者是卡车司机,但无论你被选中干什么,它都将是一种试炼,美好的人会借此“倾听自己进而发现自己”,在最后“知道在某处等待我的是更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都要争取做一个美好的人,力量微小就独善其身,让身边的小世界美好一点,力量足够时就帮助他人,让更大的世界更美好一点。无论如何,做一个美好的人就是相信惨烈的同时也相信美好,并且在惨烈里不放弃让自己奔向美好——这就是张平宜给我最大的“触”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12月门诊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
该文从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和演变、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与发展、中国证券市场上有外资背景企业的分析等方面论述了引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试图从引进外
说起作者和编者,此间总有点酸溜溜。  有个作家说:作者和编者的关系大多是“一夜情”,书出版了,版税或者稿费拿到了,从此两厢再无瓜葛。那么,有没有作者让编者“包养”呢?有,那些版税拿到10%以上的据说都是,他们不是名家便是畅销书写手。  然而,不管“包养”时间多长,进洞房的几乎没有。  1992年我写了一本2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原来我给书起的名字叫《无魂航线》,正式出版时编者帮我改了,叫《一个吧女和
对牛有份特殊的感情,只因我是农民的孩子,曾亲身体验过中国农民对于耕牛的钟爱和膜拜,也曾亲眼看到过老牛连续三日硕大的离世泪滴。尤为难忘幼时刻骨铭心的一次经历:首次骑牛不慎从牛背跌入牛腿之间,几近吓傻不能动弹只会嚎哭的我,如果不是老牛足下留情久久伫立不动,早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  “牛”本是名词,在动物或者家禽里因体积、力量较大,脾气较倔,几能和山林猛兽抗衡,一直是人们心目中一个较有权威、令人敬畏的牲
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中国上市公司舞弊的情况以及这篇论文写作的背景及其现实意义.第二章主要就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说明,财务报表失真有会计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也有财务舞弊
14年前,台湾女记者张平宜,放弃优渥的生活,上四川大凉山麻风村办学,一直陪伴并帮助那些被社会隔离与遗忘的麻风病人的孩子,读书,学文化,培养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以融入现实社会。如今她将这些经历写成了25万字的纪实文学《触》。 ——摘自老叶的微信  感谢朋友的微信,让我在第一时间读到了张平宜的《触》。如果在书店,孤孤单单的一个“触”字,多少有点寡淡,很难触发我买书的欲望。而一旦知晓这是一个台湾女子与麻风病
现实世界75%-80%的数据是空间数据.作为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军事和国民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国家宏观决策、国家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老龄化情况日益加重,认知障碍已经成为千万个家庭所面临的难题.认知障碍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为之付出了多年的努力,至今依然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治疗与护理方法.集多
期刊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世界步入了后工业化与信息化时代。全球分工的深入和产品内分工的广泛拓展,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专业化的中小企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