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对称世界

来源 :发明与创新·少儿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4516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是极其美妙的,它爱自己,也爱对称。
  追求对称,只为美?
  世界上的一切生物几乎都是对称的。
  昆虫是对称的,它们都有三对足、两对翅,从中间将昆虫一分为二,左右的模样一样;鸟类是对称的,你见过一只翅膀大一只翅膀小的鸟吗?
  一个雪花晶体是对称的,一朵梅花的花瓣是对称的,一个酒瓶是对称的,蝴蝶翩翩扇动的双翼也是对称的。
  一棵树整体看上去不对称,如果你折下一根树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它的叶序是对称的——左边长了一片树叶,右边向上一定距离,又长了一片……
  我们做一只乒乓球和圆柱形的易拉罐,是为了制造和使用的方便。如果人类愿意,我们尽管可以将汽水灌入一个古怪的多面的不对称的罐子,但是那样制作起来一定要麻烦得多。
  人类因为美,也因为制造与使用的方便而偏爱对称,可为什么自然界会使足了劲去追求对称?又是谁设计了这么多高度完美的对称?
  这一自然之谜,科学家们提供的简单答案是:也许它们是由大量同一的“零件”构成的。大自然本身是在宇宙“生产线”上“大批量”生产出来的,为了“制造”的简捷和方便,也许宇宙也遵循某种“最优化的原则”。
  为什么会如此?这本身是个更大的谜。
  一些科学家认为,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宇宙有深层的数字结构,遵循着某种我们还难以理解的对称的原则。
  古希腊哲人柏拉图说:“上帝是一个几何学家。”量子力学的先驱之一保尔·狄拉克也说:“上帝自然是一个高明的数学家,它运用高深的数学原则来建造宇宙,而且比我们人类造得更好。”
  而对于这一切,我们的了解又是那么有限。
  对称的美妙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自然界中的不对称似乎不服气了,他们也要出来露露脸——尽管宇宙充满了对称,但同时也充满了不对称或被打破了的对称。
  液态水分子有一种球性的对称,这是水之所以能流动的奥秘所在,但当水受冷结冰时,这种完美的对称就被破坏,而转变成低层次的如雪花晶体般的六边形的新的对称。
  同样,大自然中的对称也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打破。如豹、狗、猫身上的斑点与花纹并不严格对称,我们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边,也将外部形体的对称打破。
  除了这种形体的位置不对称外,还有一种有趣的时间上的不对称,如大多数鸟飞行时都是同时拍打双翅的,但奇怪的是,燕子和蝙蝠却是交替着拍打双翅。
  这种对称与不对称的奇妙变换,如同宇宙本身的神秘性,人们对此有了无限的遐思。
其他文献
她习惯于把版画与其他物件的特质结合,创作出具双重意义的“物体空间”。    在这些像平常家具一样的艺术品前,参观者往往忽略了那个黑色的小孔——设置在每个作品不显眼处的一个“猫眼”,透过“猫眼”,里面有另外一番景象。她默默站立在美术馆的一角,看着参观者从她的作品前走过,只在观者偶然发现这个小巧的机关并凑上去认真观看时,才会露出会心的一笑。  她就是韩国最受欢迎的当代画家车旻映(Cha Min You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智力竞赛  热捧的电视节目像流行时装一样,压箱底的款式过几年翻出来,又是最in的风格。智力竞赛节目就是这样。  最近《最强大脑》、《一站到底》等节目称冠收视排行,街谈巷议的话题不外乎都教授上了哪一期,现场飙泪的是谁家孩子。往前推个十几二十年,早有一波又一波的智力竞赛wave席卷了几代观众。  《智力大冲浪》是“80后”上海人记忆中最早的智力竞赛节目。最初开播时笔者在念小学,记得那
可疑的花匠  夏天的中午,虽然天气很热,但广场上依然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突然,人群中传来女人的尖叫声,原来有人抢走了她的挎包,并飞快地逃走了。  附近的巡警闻讯赶来,可是广场上的人实在太多了,那个窃匪早已消失在人群中。  福尔摩伍正巧从广场经过,听到动静也赶了过来。他观察了一下周围的环境,指着正在花坛里浇花的花匠对警察说:“抓住他,他就是嫌疑犯。”  你知道福尔摩伍是怎么认出那个窃匪的吗?  解析
我们的好朋友——机器人来了。你们别看它们个头小,本领可大得很呢。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2中国(上海)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它们可是大显身手,展露了“十八般武艺”。它们当中有擅长家务活的烹饪达人,有专门看护病人的“小医生”,还有只负责陪人玩乐的娱乐高手,更有趣的是,它们可以跟人面对面地交流。  面对如此可爱的机器人,你们有没有想把它们抱回家的冲动?你们是不是会忍不住爱上它们?  让我们共同走进机器人
看完《伤城》,不,其实是看了才一半的时候,我不知怎么就想起了茨威格的小说《灼人的秘密》。那个故事很平常,讲的是两个大人闹婚外恋;不平常的是叙述视角,所有的外在世界都是映在一个十二岁男孩的眼里——在无休无止的猜疑和起伏之后,男孩埃德加学会了宽容和理解,也学会了保守秘密和编造谎言。  《伤城》的主题也一样平淡无奇:复仇。庄文强却能够编得引人入胜,因为他不肯老老实实地叙述,故意把两个男人的故事交织在一起
积木游戏,大家都知道吧?我们常常把许多积木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搭建出各式各样的积木结构:小洋楼、矮山、S形马路……  但是,对于自然界中的“积木游戏”,我们不一定很熟悉。建造蛋白质分子的“积木游戏”就是其中的一种。  不同数量、性质的氨基酸就是那一个个“积木”,它们可以“拼”成许许多多蛋白质。可当氨基酸不够用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斯唐来·米勒想到了在容器里人工合成氨基酸。年仅23岁的他在1953年
他们无论走到哪里逐利之外就是带着刺人的标尺去试探对方的尊严底线,对对方的态度由这杆标尺上的尊严刻度而定,而绝非出自情与义,那是只有中国人自己有的,而且自作多情想象别人也有的。    真假“红台阶”    5月16日下午4点半前在戛纳德彪西厅台阶下经历的一段场景,促成了这篇文章。  这天下午首映入选“一种注目”的中国电影《海上传奇》,我赶到入口处准备进场时,入场的人群突然被拦住,身穿制服的门卫大声吆
粗心的汤姆先生将5000元现金落在了客厅的桌上。等他想起来时,钱已经不见了。家里只有他的两个孩子:杰米和雷米。  杰米说:“我把它放在你房间的书桌上了,用一本黄皮书压着。”雷米说:“我把它夹在了黄皮书的第113页和114页之间。”  汤姆听完他们的说辞后立刻明白谁撒了谎。你知道是谁吗?
小纽扣能举起大石头吗?一起来感受惊奇吧!  实验工具  一根长绳子、一个放风筝用的线轴、一块小石头  实验过程  1.在线轴中穿上绳子,让2/3的绳子在线轴的上方,在绳子的一端系上小纽扣,另一端系上石头,纽扣在上方,石头在下方。  2.一只手握着线轴,另一只手拿着石头上方的线,高举过头。  3.开始旋转线轴,让纽扣和绳子快速旋转起来。  4.慢慢放开线轴下方的线,你会发现石头好像被小纽扣举起来了。
春夏季节里,我们常常会犯困,一不留神就睡着了。可爱的植物们,它们也跟我们一样会犯困吗?  每逢晴朗的夜晚,我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一些植物已经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比如常见的合欢树,它的叶子由许多小羽片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而一到夜幕降临时,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就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  花生也是一种爱“犯困”的植物,它的叶子从傍晚开始便慢慢地向上关闭。  这仅仅是最常见的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