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燥温度对北细辛主要成分的影响

来源 :时珍国医国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不同干燥温度(阴干、30℃、40℃、50℃、60℃、70℃、50℃/70℃)下北细辛中有效成分、有毒成分含量的差异,为细辛产地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冷凝回流法测定挥发油含量,采用HPLC法和GC-MS法测定药材中细辛脂素、马兜铃酸Ⅰ含量、挥发油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阴干及50℃、60℃烘干条件下药材挥发油含量较高;不同干燥条件下药材的总挥发油均鉴定出58种成分,阴干、40℃、50℃、60℃烘干条件下药材各组分相对含量的总和较高,阴干及40℃、50℃、70℃烘干条件下药材甲基丁香酚的相对含量较高,60℃、50℃/70℃、40℃烘干条件下药材黄樟醚的相对含量较高;70℃和50℃、50℃/70℃烘干条件下药材细辛脂素含量较高;50℃、40℃和60℃烘干条件下药材中有毒成分马兜铃酸Ⅰ含量较低.结论 细辛适宜的烘干温度在40 ~ 60℃,50℃烘干效果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 采用血清代谢组学的方法探究茵陈蒿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寻找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内源性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此探寻其相关代谢通路.方法 采用高脂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