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绝世佳人石后的偶得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ar_c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连海滨体验潜泳项目时,脚下踩到一石,出水方见一柱雪浪石。撩海水冲濯,乍现山峰图案,黑色的底子白色的纹理。石上岩层保留原始褶皱构造,披麻之皴,错落交搭,清荣峻茂,惟妙惟肖。那连山平远幽深,涧中似有疏林野树。主峰奇崛,有挂川、落瀑、幽潭,潭右往下可见一隐隐的缓坡,溪流淙淙。
  不怕其重,像偶得宝贝似的急忙装进了旅行背包。我就一直背着这十来斤的沉物,走完了当天的行程。怕别人笑话,一路不敢示人。
  回到宾馆,悄悄装进塑料袋,放进旅行箱。躺在床上歇息,心静后遐想不已:常言说得好:“室无石不雅。”置一好座儿,放“书趣室”大飘窗的榕树盆景旁,正是应景。我决定,不再买其他旅游产品,不惧千里辗转之苦,请石回家。
  回到家里,我对石头进行了精细刷洗,把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盆做了底座,白水泥灌注加固,留俩窠臼用来栽种小花小草。从此,小书房便有了大山可赏。写作累心之时,赏石数其纹理得以静心;乱事扰心之时,赏石猜想石意得以怡情。有时,观其峰顿觉心胸豁达,万事均可小觑而对。有时,写文不出活儿时,便辍笔浇石。石遇水流,入境入心,还能激发出许多奇思妙想来。
  一个双休日的早晨,绵绵细雨不期而来。宅家无事,便用小茶壶以水浇石赏玩,又觉其石雄奇沉稳,线条简练而具写意味,色差明晰而有峰峦叠翠之感。便想着要把她打磨上蜡。于是,放在一水盆里,启动打磨机,小心谨慎地轻轻打磨。渐渐地,其巅峰处,显出一头形来。急忙托出水,用抹布擦净,细细观看,越看越觉此石侧身成人形,随着湿气散去,更是清晰可辨。正面看,很像一贵妇,发髻高绾,慈眉善目,低首含羞。脖颈深埋在高高的衣领里,原来的峰峦叠皱,便成了一袭蜡染百褶裙,纹路明晰,裙裾匝地。
  越看越像唐朝的李夫人,随即命名为“绝世佳人石”。缘分啊!此绝世佳人石真乃非有奇缘不可得的孤品。绝世佳人乃李夫人,中山(河北定州)人,汉武帝刘彻的宠妃。西汉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妹妹。喜欢研究地方文化的我,多次查找过这个同乡人的史料。有诗载“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绝世佳人”“倾国倾城”“姗姗来迟”等成语,都来自有关李夫人的典故。认真擦拭着李夫人头上形似玉簪的饰纹,忽想起一个关于李夫人的传说:一天,汉武帝到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就随手摘下李夫人头上的玉簪搔头,顿觉神清目明,周身舒爽,满心欢喜。此事传到后宫,宫女们都学着李夫人的样子,在头上插了一把玉簪。以至一时长安城内玉价倍增。想到了这个故事,越观察越觉得这“绝世佳人石”头上的玉簪别得恰到好处。再用白棉巾反复擦拭,束起的盈盈发髻,似摇摇欲坠,含蓄而随意。再擦拭,脸部呈现出玉质,色调素雅、白皙干净,双眼迷离,似乎在俯视远方虚蒙的天空,天空辽阔旷远、疏星点点。她又好似在侧耳细听,莫非听到了家乡大沙河潺潺水流的节奏与韵律了吗,为何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是思乡之余,想求皇上为家乡桑农减免赋税吗,为何又有凝眉沉思状?
  面对“绝世佳人石”,我想,这大自然的幻化真神奇啊!难道每一个世事轮回,都是用石头来记载过往的吗?每一块儿奇石,在千万年的地质形成和自然力的创造过程中,或高温、高压,或沉积、埋藏,或风砺、水冲、日光曝晒等等,就有了千奇百怪的形态,而人们又根据其形态,臆断出其意蕴。
  偶得奇石也许是一种缘分,而那奇石从山野来到居室,再产生石趣和石意可就是与鉴石人的文化素养有关了。更进一步来说,“绝世佳人石”这个人形石的奇处仅凭眼观是不能悟其妙的,需要在通曉人物背景,了解人物那时那情的同时,联想开来,才能读出大美,读出真情。因此,文人雅士,好石之人,更应提高审美力,修养自身文化底蕴,方能得石之神韵,享石之雅兴。否则,不同的人在欣赏同一枚奇石时,得到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啊!
  得雅石藏雅居,置雅座颂雅石。偶得的这尊绝世佳人石可贵,概因自然天成,巧夺天工,是独一无二的孤品,其形象又是绝世佳人,当赏之颂之。藏石爱石之人研究佳石的形成,探究佳人所处年代的经典史籍,动手抒写由此而生的偶得,也许还会有更多真情实感的佳作示人。
  脚力所在,目之所及,走进自然,皆是真生活,文人雅士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
其他文献
去京郊密云的穆家峪镇游玩,无论带着怎样的心情与情绪而来,都会萌生一种超然的轻松、清闲、不急不躁的感觉,穆家峪,给人们的是快乐休闲,是纯粹的“慢”旅游。街道宽阔而安静,树木与花草把这里的空气过滤得清新甜爽,偶尔还可以感受到来自不远处密云水库吹过来的阵阵沁心润肺的习习轻风,随心地享受这里的慢生活,完整地摆脱在城市中的紧张与忙碌,远离“风风火火”,让自己回归生活原始的样子。  穆家峪镇地处密云区城东,距
邛海,灿烂每一季    在四川西部的莽莽高原上,有一处令人特别心驰神往的地方——邛海。它宛若一块被高原热心的阳光暖暖融化的巨大的剔透的翡翠,足足地荡漾在群山之间,碧波万顷。  邛海特殊的地理纬度造就了这方碧水的旅游价值,那就是冬暖夏凉。刚入春天,湖边就多了无数着裙短衣的姑娘,爱美的她们是最先能创造春天的气息的。这时的邛海水波不兴,一任清风徐徐吹开湖畔的鲜花;入夏,雨水与凉风拨开肆虐的暑热,给人们一
胶州湾是一个半封闭的海湾,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的境内。青岛人对海鲜的酷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馈赠。而在胶州湾众多的海鲜当中,最为当地人喜爱的,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玩意儿——蛤蜊。它养殖方式独特,吃法也多种多样。除此之外,青岛崂山海域,还有一种海洋里的蔬菜——条斑紫菜,也很有特点。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去了解一下青岛人平常最爱吃的海鲜小玩意——蛤蜊和条斑紫菜的生产过程。
站牌旁  公交车孤独地等待着乘客  沙漠里  一眼泉水渴盼着濒死的旅人  办公室内  叉腰嗔目的他与和善的老师  深夜里  或许你也在思念我  人世間  最大的事莫过生与死  (编辑 思智)
盘点新世纪的中国人阅读史,一个强烈的感觉是:好书太少!  从被无数中国人动来动去的“奶酪”,到穷爸爸、富爸爸,从张悟本的绿豆,到决定成败的细节……回头看看才恍然大悟: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人皆知却根本不值得读的书啊!  有人曾貌似赌气地说:看,那些无耻的书在畅销!但在阅读日趋碎片化、鸡汤化、趋同化的时代,看榜读书依然是大众最省心的做法。于是出现了越来越惹火的书名,越来越市侩的腰封…… 有业内人士
追捕
期刊
寻常的日子里,或者是在静谧的黄昏,或者是在悄然的雨夜,窗前独坐,我喜欢展开一卷书,默默地读着,此时,我是想让一颗心有所寄托。翻开的书页上,美丽的文字仿佛在纸上荡漾起了醉人的芬芳,让我流连不已。清朝大才子纪晓岚曾经感慨道“纸上云烟过眼多,半生心力坐销磨”,足见书的魅力之大,而纸上漫卷起的云烟,犹如盛开的花朵,着实让人喜爱。  在很多古人写的书中看到,古代不少的读书人在深夜读书,心中总是会有无限的绮思
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体系中配合理论教学而设置的,为学员提供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员实践技能的场所。栾城区农广校按照“有阵地、有规模、有科技、有设施、有效益、有思路”原则,好中选优,将栾城区生旺源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神农福地农业园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两个基地在种植经营上的引领作用。  发挥实训基地的经营模式示范作用。生旺源生态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占地100余亩,现有大棚20个。该社
沈力是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又是第一位電视主持人,曾主持《为您服务》《夕阳红》等经典节目,被誉为“中国荧屏第一人”。2020年7月28日,沈力因病去世,享年87岁。倪萍、敬一丹等诸多后辈称赞她为“好老师、好大姐、好朋友”,是“永远的楷模与标杆”。  为人搭桥铺路  主持人张泽群的成长与沈力有着不解之缘,当年23岁的他参加央视首届主持人大赛,担任评委的沈力给他打了一个高分,从此让张泽群对沈力难以忘怀
刚当兵时,一次去天津市,见街边一小饭馆门口黑板上写有“炒面”,很觉奇怪:俺山里人吃炒面,敢情你们天津人也吃炒面?回来一说,引得老兵们哄堂大笑:新兵蛋子,山筋了不是?人家那是什么炒面,那是炒面条!你们山里的炒面跟人家那炒面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  早先,山里的人家,是家家都吃炒面的。尤其是冬天,早饭常常就是拌一碗炒面,再灌下两碗稀粥,就齐了。拌炒面,最好用熟透了的柿子(我们那里叫烘柿),把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