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英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媒体平台辅助英语教学的方法在广东省蕉岭县已普及了多年,但目前在许多学校,教师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教师在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实践上普遍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我谈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避免把上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利用多媒体平台辅助英语教学的关键在于课件。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课件中,既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如果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下载或拿来别人做好的课件直接使用,就会背离了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中“辅助”的本意,弱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课堂教学在效率上带来“几何级”的飞跃,这已为无数的实践所证明。但是,刻意地追求现代化,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上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放映员”,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境中富有情感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把“人灌”变成“机灌”,这将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以人为本”
  观摩一些英语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发现他们在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却在进行着传统教育模式的翻版,借助动听的音乐、美轮美奂的画面,教师“煽情”地滔滔不绝,课堂上看不到师生思维火花的碰撞。精彩是教师讲得精彩,深刻是教师分析得深刻,热闹是电脑荧屏上的热闹,教师像个导演,自编自演,忽视了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仍是教师“满堂灌”,多媒体只不过是陪衬,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课堂成了教师表现的舞台,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不是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因此,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多为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时,善于通过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被动地跟着老师走。“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理念在教育界越来越深入人心。所以,教师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以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为着眼点,切不可为了追求在课堂上多一点现代化教學的气息,不加选择地使用过多的多媒体课件。
  3.加强科学性,注重实效性
  现在一些英语教师为了赶时髦,展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置教学内容、目的于不顾,令多媒体“赤膊”上阵,以录像代讲解,以录音代范读,以屏显代板书,忽视了对传统教学媒体的再研究和再利用,也不善于合理利用和取舍。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科学性,注重实效性。在媒体的选用和操作上要加强科学性,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不同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来选择最合适的媒体。软件的选择要力求切合主题、重点分明、难点突出,要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牢固树立优化组合的意识,本着形式服从效果的原则,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提高英语语言的训练效率,努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圆满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无止境,其乐无穷”。
  4.正视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合理因素
  诚然,多媒体在传播知识等信息的密度、直观形象等方面有着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有些教师认为,有了大屏幕投影,黑板就可以从教室中消失了。他们把投影屏幕当作黑板,备课时将全部的操练材料、问题和答案及图片都输入计算机,课堂上点击鼠标,通过大屏幕一一显示。我们知道,在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优秀的板书不仅要精练,教师还应根据学生提出的疑问随时调整、修改板书内容。如果用投影屏幕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视觉、感知的一贯性,使学生对这节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而实验证明,“上课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正视其局限性,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要真正发挥优势,英语教师就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教育技术为翅膀,把握教育的时代脉搏,努力研究媒体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英语教学的特征,注意现代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广东省蕉岭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新乡市坐落于华北平原,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北依太行,地理位置优越。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驰名的农业、丰富的名优特农产品、充足的劳力,造就了新乡多彩丰姿的休闲农业资源。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和情境教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二者的融合有利于礼仪文化的传播,互联网思维、技术、方法的发展和推广能够为礼仪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发
跳跃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技能之一,小学生跳跃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而且能协调学生各项身体机能的发育,增强内脏器官活
随着全国各地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体育新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断增强体育趣味性,因而,如何改变原有教学
中国是西瓜种植的第一大国,每年我国西瓜种植面积为500多万公顷,西瓜是我国的重要经济蔬菜作物之一。西瓜的品质是对西瓜有关商品价值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它包含有果型是否圆正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难,也是学生共同的心声。怎样才能去除学生畏惧写作之感,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教学实践证明,有效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学生推开写作大门,卸去沉重束缚,自主表达情感,实现个性化写作。有效的评价需要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和作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1.变化视角,促进评价视点的多维化  评价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结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合理、贴切的评价更需要
二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仍然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了一年的学习经验,但是在“说话”方面仍然有不少的欠缺,大部分学生都还不能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在小学二年级语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文章结合作者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研究,探讨了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改以来福建省南靖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我校”)一直在摸索“学导为主,探究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形成优化的智能结构为目标,以“自学—导疑—探究—合作”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