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席上品“猴”肴

来源 :烹调知识·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ong_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猴年到来之际,向大家介绍几款用猴头菇烹制的菜肴,以丰富新年的餐桌。
  猴头菇,也叫猴头蘑、猴头菌、猴头、羊毛菌、猴菇菌、刺猬菌。因其体圆形,似拳头大小,表面有一层白色茸毛覆盖,干后变成浅黄色,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
  猴头菇营养丰富,有很好的保健功效。猴头菇含有的多糖体、多肽类及脂肪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猴头菇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尤为突出,可提高人体对SARS、禽流感、流感等疾患的抵抗力,是预防上述疾病的理想食品。猴头菇能降低血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患者的理想食品。猴头菇对神经衰弱、失眠有特效。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长和再生,对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症有良好效果。
  猴头菇一般人均可食用。尤宜食管癌、胃癌、慢性胃炎、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者。对于腹泻、有皮肤病者尽量少食或不吃。市售的猴头菇有干品和鲜品之分。干品以个头均匀,色泽艳黄,质嫩肉厚,须刺完整,干燥无虫蛀的为质量好。鲜品以菇型完整,个头均匀,颜色白色,无畸形,毛刺均匀的为优。干猴头菇泡发方法是:将猴头放在盆中,注入冷水,使其吸收水分,恢复原状后,捞出来挤净水分。放在菜板上,去掉硬老柄及污物,反复淘洗干净,再用开水泡约4 h,以去除黄水异味后,再次挤干水分,纳入盆中,加入葱节姜片、料酒和高汤,上笼蒸约1~2 h即可用于烹调。


  以下介绍六款猴头菇菜肴,供大家参考试做。
  一、冰梅猴头菇
  选用原料:猴头菇150 g,熟芝麻20 g,鸡蛋清2个,干淀粉、面粉各1大勺,冰梅酱4小勺,精盐1/2小勺,色拉油1杯。
  制作方法:1. 猴头菇放在淡盐水中浸泡一会,换清水洗净,沥干水分,切块纳盆,加精盐、打散的鸡蛋清、干淀粉和面粉轻轻拌匀。
  2. 炒锅上火,注色拉油烧至六成热时,逐块下入猴头菇炸至色泽金黄、外表酥脆时,捞出沥油。
  3. 锅随余油复置火位,加入冰梅酱烧沸,倒入炸好的猴头,拌匀装盘,撒上熟芝麻即成。
  成品特点:焦嫩,甜酸。
  下厨心语:1. 猴头菇挂糊时应轻轻拌匀,否则,会使猴头菇碎烂。2. 炒冰梅酱时利用锅中余油便可。
  二、白扒猴头菇
  原料:猴头菇250 g,菜心50 g,鸡蛋清3个,干淀粉50 g,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汁、香油、色拉油各适量,鲜汤100 g。
  制法:1. 将猴头菇用温水洗净,轻轻挤干水分,改刀成0.3 cm的厚片,纳小盆内,加少许精盐、味精拌匀腌味;鸡蛋清入碗,加入30 g干淀粉调匀成蛋清糊,待用。
  2. 锅内放色拉油烧至四成热时,将猴头片两面拍上一层干淀粉后,挂匀蛋清糊,下入到油锅中滑至定型,倒出沥油;用精盐、味精、胡椒粉、葱姜汁和鲜汤调匀成味汁,待用。
  3. 取一蒸碗,把猴头片整齐地码摆在碗内,注入调好的味汁,上笼用旺火蒸约15 min,取出,扣在盘中。与此同时,把油菜心洗净,用少量的油、精盐、味精炒入味,围在猴头周边即成。
  特点:白绿相间,形态美观,滑嫩鲜香。
  提示:1. 猴头菇挂糊前,应拍上薄薄的一层干淀粉,以吸去表面水分,才能挂糊均匀。
  2. 猴头菇过油的目的是为了定型,故油温不要太低。否则,入油中会脱糊,影响效果。
  三、奶油猴头菇
  选用原料:水发猴头菇200 g,嫩青菜心50 g,鲜牛奶1/3杯,精盐2/3小勺,干淀粉1大勺,水淀粉1大勺,色拉油2大勺。
  制作方法:1. 将水发猴头菇挤干水分,用坡刀切成厚片,与1/3小勺精盐和干淀粉拌匀;嫩青菜心洗净,一切为二。
  2. 汤锅置旺火上,放1杯清水和1小勺色拉油,待烧沸后,逐块下入猴头菇汆透,捞出沥去水分。
  3. 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热,下青菜心炒至变色,倒入鲜牛奶,加精盐调好口味,纳猴头菇,略烧入味,勾水淀粉,推匀装盘。
  成品特点:白绿相间,清淡爽口,奶香浓郁。
  下厨心语:1. 焯猴头菇必须旺火沸水。否则,其表面粉浆会脱入水中,形成糊状。2. 炒锅定要洁净,以保证成品色泽洁白的效果。
  四、猴头菇炒海螺
  选用原料:猴头菇200 g,鲜海螺肉100 g,洋葱50 g,青、红椒各25 g,蒜10 g,小葱5 g,XO酱2大勺,精盐1/4小勺,白糖1/4小勺,色拉油3大勺。
  制作方法:1. 鲜海螺肉切成大薄片;猴头菇洗净,切成厚片;洋葱、青红椒洗净,分别切长方块;小葱择洗净,切3 cm长的段;蒜瓣切成碎末。
  2. 坐锅点火,注色拉油烧热,下1小勺蒜末炒黄,放入洋葱块炒至透明,再放入猴头菇炒透,加1/4杯水,调入精盐和白糖,加盖焖0.5 min,盛出待用。
  3. 原锅复上火位,注剩余色拉油烧热,放1小勺蒜末炸黄,先下青红椒略炒,再下海螺片炒匀,加入XO酱、葱段和炒好的素料,快速翻炒均匀,出锅装盘。
  成品特点:色彩缤纷,海鲜味浓,口感丰富。
  下厨心语:1. 猴头菇和洋葱需先炒熟,以确保和海螺片同时出锅。2. 海螺肉切片要薄一点。并且要油多快炒,保证鲜嫩口感。
  五、鸡汁猴头菇
  原料:猴头菇300 g,豉油、鸡汁各25 g,生抽25 g,鱼露10 g,姜汁、白糖、水淀粉、香菜叶各少许,香油10 g。
  制法:1. 将猴头菇洗净,用坡刀切成相等的厚片,投入到加有姜汁的沸水锅中汆透,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整齐地码摆在盘中。
  2. 用豉油、鸡汁、鱼露、生抽、白糖、香油调成汁,淋在白猴头上,入笼用旺火蒸10 min,取出。接着把盘中的汁倒在锅中,勾入水淀粉,待芡熟时,浇在猴头菇上,点缀香菜叶即成。
  特点:鲜香,软滑。
  提示:1. 鲜猴头菇焯水时加点姜汁,可容易去除草酸味。2. 蒸制时原料上最好盖上盖,以防滴入蒸馏水,影响口味。3味汁回锅勾上芡汁,不仅使成菜入味,而且口感润滑。
  六、鲜辣猴头菇
  原料:猴头菇300 g,海鲜酱、香辣酱各30 g,朝天干辣椒10 g,葱花、蒜末各5 g,花椒2 g,料酒10 g,色拉油300 g(约耗40 g)。
  制法:1. 将猴头菇洗净,切成厚片,入开水中焯一下,捞出过凉水,挤干水分,先加精盐拌匀,再加干淀粉抓匀;与此同时,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烧至五六成热时,逐一下入白灵菇片炸至金黄酥脆,倒在漏勺内沥油。
  2. 原锅随适量底油复上火位,放入花椒、干辣椒、葱花和蒜末爆香后,下入酱料翻炒约0.5 min,倒入炸好的猴头菇,烹料酒,快速炒匀,起锅装盘。
  特点:酥脆,鲜香,麻辣。
  提示:1. 猴头菇尽量沥干水分。否则,会粘上更多的生粉,影响口感。2. 酱料应炒的稠一些,不然会有更多水分,可使猴头菇表层脆皮软塌,失去脆的口感。
其他文献
近代中国创办电报始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之后陆续在全国修建了多条电报线路,初步形成网络。用大学士李鸿章的话讲:“窃惟中国电报创设未及十年,现已东至东三省,南至山东、河南、江
用什么方法能让儿童拥有强健的体魄,远离疾病呢?中医食疗可为首选,其被称为“传统的营养治疗学”,具有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及辅助治疗等作用,讲究人体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并可结合儿童体质进行个性化调理。因此,了解孩子的体质并掌握中医食疗保健知识应该是广大家长育儿方法之必备,对孩子健康的维护具有重要的功效。  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尹艳介绍,家长在开展儿童食疗保健时,必须首先了解孩
一、数据库内容介绍。宫中履历折单片数据库是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以下简称一史馆)所藏宫中清代官员履历折单片档案的著录卡片建立的。
伴随1999年收回澳门主权前后,对澳门历史的研究也掀起了空前的高潮,人们殷切地要求回顾400多年来澳门具有突出特点的历史发展:它何以能以弹丸之地演变成为中外贸易和东西文化交
正月又称为“元月”,夜又称作“宵”,正月十五得名“元宵”便是源于此。  每逢元宵佳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悬挂起花灯,一派异彩纷呈。唐代诗人苏味道有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述了花灯焰火交相辉映、游人如潮繁华热闹的街市场景。南宋词人辛弃疾有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说的也是元宵节花灯璀璨、烟花漫天的盛况。
科举考试是隋唐以来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的重大举措,历来被视为“抡才大典”,皇帝甚至亲自主持殿试。科举对封建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清代雍正四年(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