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朗读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表现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基础教学对于小学生未来的语文思维和语文学习能力产生重要影响,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却越来越不受重视,尤其是小学的语文朗读教学。但是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缺乏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上有所欠缺,缺乏对朗读教学的正确认识等等,本文通过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市场调研以及相关资料,全面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来提高小学语文朗读的教学质量,旨在提高小学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提升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165-02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促使学生更加精确地把握文章优美的语言,促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文章的哲思,促使学生的记忆得到巩固、习惯得以养成、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熏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朗读教学当成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来抓,当成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来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指导,促使学生朗读能力的大力提升。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及现状
  1.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
  朗读是通过将文章大声念出来,从而将“文字语言”经由“视觉语言”转化为“听觉语言”,从而使朗读者进入一种耐人寻味的境界。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其进行朗读教学,能使小学生更好的领会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感情 加之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的双向刺激,能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提升其对语文的兴趣 另外,朗读也能使小学生的听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升,所以进行朗读教学极为必要。
  2.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
  当前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也采取了部分措施以提升朗读教学的效果,为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在朗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为单调、朗读教学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深入到本质中以及朗读教学的实效性不够等,未能将朗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这些均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只有探析出产生这些问题的成因,方能对症下药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教学。
  二、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效果的措施
  1.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深化教学目标
  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自己观念,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朗读不仅仅是学生熟记课文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渗透的主要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对朗读教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另一方面,在设置教学内容和朗读目标上,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做好朗读计划,有针对性地设置朗读内容,朗读教学层层递进,目标逐渐深化。教师最好分阶段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不断提升自身朗读能力。
  2.引入情景教学
  隨着新课改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院校和专业引入了情景教学法,同样,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实现教学生活化,从而创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教学中。比如在学习趵突泉时,教师可以适当加入有关于趵突泉美景的视频,使学生了解到趵突泉的魅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创设出朗读的情景,使学生在朗读时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趵突泉的喜爱之情。引入情景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者的心态和情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3.培养学生朗读语感
  朗读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主要途径,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那么,语感是什么呢?它是一种语言表达的感性经验的沉积,是从长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品味中慢慢习得的。因此,培养语感要持之以恒,而且,死记硬背精彩的语言片段和语文教师的课堂讲授都很难获得语感,只有靠自己不断地反复诵读、品味才能掌握。朗读训练是丰富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一篇语言优美的文章用和谐的音节、饱满的声调读出其浑厚的意境,鲜活的画面,加上联想与创设,这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文字再生动传神,语境再优美感人,谋篇再合理巧妙,那都是静默不语的、冷冰冰的白纸黑字,而只有大声而流畅地读出其神韵,再配以合乎情理的想象,才能够身临其境。而且反复朗读,意境感就会越来越强烈,想象力也会随之越丰富,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读出文章的情感意味。
  4.重视对文章思想情感的体会
  朗读必须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就明确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可以这么说,朗读是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是学生同作者进行情感沟通与交流的有效途径,更是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渠道。例如在《凡卡》一文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先给学生展示一段视频,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的夜晚,大雪纷纷,天寒地冻,一个简陋、破旧的小屋子中点着一盏昏黄的孤灯。这种情况之下,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谈一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再深入课文进行朗读,很自然地就会读出当时那种悲惨、凄凉的感情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凡卡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5.讲解朗读技巧对重点段落进行详细指导
  为使学生朗读能力提升,使朗读的效果充分发挥,教师需要教导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让学生将“理解”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在朗读中不断思考,在朗读后表达自己的感觉。之后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表现进行合理的评价,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对于重点段落,尤其是那些情感丰富的段落,教师在朗读教学前进行较为详细的指导,使学生把握该部分的阅读方向,从而合理地进行思考,以确保阅读的“实效性”,提升教学效果。
  总之,本文是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进行的探究,文章在概述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与现状之后分析了教学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期为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董秀妨.小学语文分学段朗读教学方法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覃荔嘉.朗读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策略研究[D].广州大学,2015.
  [3]邵改梅.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要切实促进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必须
通过对郯城县冬小麦冻害发生情况进行系统监测调查、比较分析,总结出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与小麦冻害发生程度的相关关系,提出合理选用品种及适宜播期是预防小
文章从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意义出发,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提出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设想,介绍该课程的教学目的,考核方式,教学方法等,借用文秋芳思维能力层级模型,以课程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目前IT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传感器网络中,位置信息对传感器网络的监测活动至关重要,确定事件发生的位置或获取消息的节点位置是传感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开始寻求自己的转变之路,为了改变自己传统教学模式中枯燥无聊的课堂氛围,教师开始积极寻求改变的道路,作为一门理科学科,高中生物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接触科学世界,帮助学生们打开新的大门,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中不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成绩应付高考,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们的科学能力提升上,当前的生物教学中急需改革,来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
无线网络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无线网络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广大用户的信息安全与利益。为此,笔者分析了无线网络的原理,归纳总结了无线网络容易遭受的安全威胁,并提出
作为目前市场上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分子膜材料之一,聚氯乙烯(PVC)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耐热性好等特点,但是由于PVC自身存在的疏水特性,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易出现污
C语言程序设计对理工专业来说是一门颇为重要的课程,但是由于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主性较差,以及课程本身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枯燥性的特点,导致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