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日本相扑,不仅西方人充满好奇,就连一水之隔的中国人也知之甚少。在许多人眼里,选手们臃肿的身体和近乎全裸的打扮,简直令人退避三舍。但在日本,相扑手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这项日本国技究竟有什么内涵?一个一文不名的中国小伙又是怎样成为身价百万的日本相扑界“明星”的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了在日本已成为“相扑明星”的安徽胖小伙马涛的世界。
安徽胖哥日本学相扑
今年25岁的马涛是安徽芜湖人,读高中时就已是身高1.84米、体重120公斤的大块头了。身体肥壮的马涛自幼酷爱摔跤,他力气过人、身手敏捷,在学校一直难逢对手。
当马涛从电视上看到“日本大相扑中国公演”的直播节目后,大呼过瘾。他从解说中获知,相扑被日本奉为“国技”,在所有体育项目中独享至尊。不仅普通百姓爱看,就连天皇贵族、大学教授也以观看相扑比赛为人生最大乐事!相扑力士在日本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名将们不仅拥有丰厚的薪水和数不清的“粉丝”,甚至还能迷倒无数女明星和大家闺秀,他们的妻子个个如花似玉!了解的相关知识越多,马涛对相扑的兴趣就越浓厚。
2003年高考落榜后,马涛无心复读。他想步入社会找份工作,却又因为自己是“重量级”人物而屡屡受挫。这时,他萌发了一个大胆念头:干脆发挥自身肥胖优势,东渡日本玩相扑去!
在同日本几家相扑学校取得联系后,马涛才知道,按照相扑协会的选拔要求,最低标准为身高173厘米、体重75公斤、必须修完义务教育且未满23岁的男子才能进入这个行当。幸好他的条件完全合格。看过马涛寄去的光盘简历后,日本名古屋一位相扑教练很欣赏他的大块头,以及擅长摔跤的特长,答应收马涛为徒!
2003年9月,马涛终于如愿东渡日本名古屋。培养相扑运动员的地方叫“部屋”,日本相扑协会下设50多所部屋,“亲方”(即师父)一般由退休的著名相扑手担任。学员每年从全国中小学生中选招,一旦被选中,只要家长同意,吃、穿、住、用全由部屋负担。除了本土学生,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相扑发烧友到日本学习。马涛所在的部屋中,就有几个来自美国、蒙古和西班牙的同学。
师父藤光宏义向他们介绍说,早在公元695年日本就有了相扑比赛,力士之所以被视作一种高尚的职业,与日本人传统的君主观念有很大关系。因为古代相扑只能在御前为天皇表演,积习下来,人们就把力士们奉若英雄了。
按比赛成绩,相扑手共分为十个等级:横纲、大关、关胁、小结、前头、十两、幕下、三段、序二段、序之口。在日本,一个获得最高级别“横纲”称号的相扑手,在国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威望远远超过总理大臣,因为从横纲级别创立至今的300多年内,只有68名力士拥有此殊荣。
“力士”生活很严酷
从进入部屋的第一天起,马涛就开始接受“魔鬼式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思想修养、饮食、相扑技术、运动医学、生理学及汉诗的学习。他每天5:30起床后,就拖着肥胖的身躯不停地与同学们玩“实战演习”,经常累得汗流浃背,摔得浑身疼痛。如果哪个动作做得不规范,师父还会大声训斥,甚至是棍棒伺候!尽管训练生活很严酷,同学们却不敢抱怨一声。因为忍耐和拼搏,才是这项看似粗糙的角力运动的精神内涵。由于不堪忍受日复一日的残酷训练,有几名外国学员悄悄逃离了,而马涛却咬牙坚持了下来。
每天在训练场上不停搏击,相扑学员们都有着惊人的食量,大概是正常人的七八倍。他们日常吃的是一种叫“力士火锅”的特制饭食,这是典型的营养餐,将牛肉、鱼肉、豆制品、蔬菜、大米等放在一个大锅内炖煮,大家围锅而食。马涛他们一天只吃两顿饭,餐后倒头便睡,按这种规律起居生活,目的只有一个:催肥。这个方法果然灵验,两个月后,马涛的体重就增加到了145公斤。
见体重飙升很快,马涛非常高兴,吃得越发多了起来。他想让体重增得更快些,好在比赛中不容易被对手扳倒!师父知道后严厉劝止他:“相扑手并非越胖越好,身体太重就不灵活。相扑手虽然没有体重的限制,但技艺精深、爆发力好、力量强,就可打败体重两倍于自己的对手。体重保持在145公斤就很好了。否则,过度肥胖易患脑血栓、心脏病等疾病,会影响寿命的。”此后马涛再也不敢暴食暴饮,而是小心地保持着自己的体重。
相扑运动看似简单,实则技巧性很强,总共有100多招呢!除了身重力不亏外,手足腰腕等部位的灵活运用也十分重要。谁能相信,这些走路都显吃力的力士们竟个个能劈叉!用“动如猛虎,静如卧兔”来形容毫不过分。看似简单的一推一搡,其实蕴涵了相当的技艺。除此以外,相扑比赛中的规则也很多,比如交手时不得抓对方腰以下部位,不得拳击、揪对方头发和耳朵,不可以拧、打、踢对方等等。马涛颇有天赋,学起来也十分刻苦,很快掌握了一系列技术要领。

为了加深马涛对相扑的了解和认识,藤光宏义让马涛的一位师兄带他去观看正式比赛。恰好在东京国技馆正举行相扑大赛,这次近距离观看,令马涛眼界大开!
这天,马涛和师兄刚在观众席上坐定,大赛就开始了。先是行司(裁判)领着一群像一座座肉山似的相扑手入场,绕场一周。看看他们身上的膘肉,再瞧瞧自己,马涛才知道什么叫“小巫见大巫”。趁相扑力士中地位最高的横纲代表相扑手宣誓之机,马涛仔细观看了比赛场地,并不解地问师兄:“相扑手体积都这么大,但比赛场地为什么却这样小啊?”
师兄回答说:“这样才能更好地考验相扑手的技艺。圈成的比赛场地叫‘土表’,面积只有6.7平方米,里面铺着34—60厘米厚的特殊粘土。比赛双方谁先倒下或身体的任何地方先出圈就被判输。”正说话间,第一对幕下级相扑手上场了。双方角逐前各种繁杂的仪式都做完后,比赛正式开始。
两个超大肉团不断猛烈地撞击在了一起,“啪啪”的撞击声连坐在远处的马涛也能听得到。见无法把对方撞出土表,双方立马分开了,怒目相视着,各自伸出蒲扇般的两只巨掌,发疯似地连续向对方胸部推去。一人终于不敌,被推出了土表。待看完最后一场决战,马涛感觉获益匪浅,相扑高手们精彩无比的搏斗,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
2004年10月的一天,师父对他说:“你在我这群弟子中实力最突出,既然你都摩拳擦掌了,我也正想检测一下你的实战能力,那就准备出去参赛吧。”听到这话,马涛简直兴奋极了。
扑出名望,爱情财富双丰收
2004年11月,马涛首次在东京国技馆登场比赛。
比赛正式开始,对方也是一名日本新手,块头看起来比马涛还要大一号。台下坐着数千名观众,当得知马涛是中国人时,很多人都不相信他能学好日本的国技。身着古装的行司(裁判)挥动旗子一声令下,马涛奋勇向对方扑去,双方凸起的大肚子猛地撞在了一起。霎那间,马涛只感到肚子里翻江倒海,万分难受。但一个意念在支撑着他:坚持,不能后退,否则自己就会被对方撞翻在地!马涛狠下一条心,又连续同对方的身体撞击了七八次。见相持不下,马涛急中生智,接连用了相扑中的闪、拉、绊、推4种技巧;他先趁对方再次猛撞过来时侧身闪过,继而趁对手身躯前倾之时,拉住他的右手往前一送,又伸出自己的右腿去绊住对方的腿,然后用自己的左手往对方的后背一推,对手轰然倒地!场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马涛初战告捷,激动地和奔上台的师父紧拥在一起。
这次,马涛总共对阵23场,最终以19胜4负的优异战绩越过序之口,直接成为了序二段。这位中国小伙的横空出世,让日本观众大跌眼镜。他成了惹人瞩目的相扑界新秀。此后马涛又经过两次大赛,并以80%的胜率升为三段目。下一步,马涛要向幕下级别进军了。
然而,他低估了打进幕下的难度。此后马涛接连参加了6次大赛,一直都未能晋级! 2005年6月,23岁的马涛再次参加相扑大赛。这一次,小伙子艺高胆大,几乎场场比赛都发挥得很棒,顶、撞、摔、捉、按、提等相扑技术被他灵活运用。在最后一次对决中,马涛居然把体重达200公斤、力大如牛的美国对手抱起来推出了场外,创造了以小搏大的传奇。这场比赛的胜利,终于让马涛获得了幕下级力士的身份。
2006年春天,“大相扑日本公演”活动在东京、大坂、名古屋等各大城市进行公演比赛。令人们感到惊奇的是,在这个由日本相扑界高手组成的力士团里,竟然有一个中国人的身影。最令现场观众着迷的是,这位中国帅哥性格温厚、谦和懂礼,每一次把对手摔出圈外后,他不像别的选手那样从裁判手中接过“褒赏金”(红包由厂商提供,其实是变相的广告费),只顾欢呼雀跃,而是立即把对手轻轻扶起来,并真诚地鞠上一躬说:承让了!马涛的这个动作,一次次感动了现场观众,他们报以热烈掌声的同时,也在心底默默记下了这位中国相扑手的名字。
在后来参加的多次强手云集的大赛中,马涛均发挥出色。2007年7月,这位安徽胖哥终于“扑”入了前头级别,一跃成为最高级别的中国相扑力士!两个月后,他和东京女子大学的一个漂亮女孩确定了恋爱关系。女孩叫铃木美子,从马涛刚出道时就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当梦幻中的英武大力士终于成为她的男朋友时,女孩不由喜极而泣。
随后,好运接踵而来。当年10月,马涛成为名古屋一家大相扑俱乐部的职业力士,或称相扑明星。从此,马涛不仅可以穿绢质兜裆布,梳大银杏型发髻,还可以拿优厚的工资和比赛奖金。最令同行们羡慕的是,他的比赛光盘在日本极为畅销,一些厂商看中了马涛的“超人气”,纷纷请他作广告代言人。
2007年10月到2008年9月,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内,马涛的各项收入达15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0万元)!从此,他踏进了光芒闪耀的成功和财富之门。如今,这位帅气的中国相扑手在日本很受青睐。如果不戴墨镜上街,一旦被崇拜者认出,索要签名与合影的男女相扑迷们,就会将他团团围住又搂又抱。
在日本,现役职业相扑手约有800人,“前头”级别以上不到40人。现役横纲只有蒙古籍的朝青龙一人。马涛现在的目标是尽快晋级为小结,成为全日本40名顶尖相扑高手中的一员,随后全力向至高无上的横纲目标奋斗。也许等事业发展到巅峰,这位安徽胖哥就会激流勇退回国发展。因为他很想把相扑技艺带回中国,让更多人了解这项日本国技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