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反思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开展阅读反思研究,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重要措施。让阅读反思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应该从触发学生阅读反思的意识、抓住学生阅读反思的时机、指导学生阅读反思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变“要我反思”为“我要反思”,养成良好的阅读反思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反思;反思能力;反思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02-0042-03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 反思。这一公式同样也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学生的成长。引领学生对自己的数学阅读学习活动及时总结与反思,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益的重要措施,是一个很值得教师探讨的新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反思能力,让阅读反思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呢?
  一、营造氛围,触发学生阅读反思的意识
  数学阅读反思是一个情感与认知密切相关并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无阅读反思的意识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着力营造一个能促进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反思的学习氛围。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反思,教师就要以身作则,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作出示范,把自己的反思所得,适时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给学生树立自觉反思的榜样。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140÷26,让学生尝试试商时,大多学生都是把除数26看成30来试商。很少有学生能把26看成25(估中法)来试商。这时,我与学生交流想法:老师上完了“乘法估算”这一课时进行了反思,当时这节课是公开课,老师认为“估中法”在计算时不那么方便,为了减少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忽略了这种方法,课中同学们没有提到“估中法”,老师也就没有向你们介绍这种方法。现在老师觉得欠缺,因为很多时候“估中法”有它的优点:能使计算结果更接近准确值。比如在试商时,能更快、更准地找出正确的商。
  这样,教师通过自己亲身的教学反思让学生感同身受,可以触发学生自觉反思的意识。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明确提出经常反思自己数学阅读情况的具体要求,学生有所思,就会有所得,只要学生肯说,肯总结,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真正具有数学阅读反思的良好意识。
  二、搭建平台,抓住学生阅读反思的时机
  学生阅读反思最终目的是能通过阅读独立地获取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教师就要多开展行之有效的阅读反思活动。
  (一)依托新课学习进行阅读反思
  新授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归纳探究知识由来的过程可以再现学生课前自学的情形,可以渗透学生对课前阅读思考方法的重新认识和反思。让学生对比自己课前阅读时对方法的理解、操作的恰当与否、思考的正确与否等予以重新审视,从而达到认知水平的再提升。例如,在学习画平行线时,因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授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画一组平行线,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流画法,再想办法验证是否平行,最后一起归纳小结得出平行线的画法。这一过程是学生不断调控原先的自学方法和纠正原有思维的过程。应该说这是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反思的一个关节点。
  (二)巧用作业练习进行阅读反思
  教师要巧用作业和练习引导学生反思课前阅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这样能弥补漏洞,完善认知,提高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做后必查、查后必思”的良好习惯。每当学生拿到老师批改后的作业时,常常因正确而高兴,因疏忽做错而遗憾。教师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引导学生认真反思,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你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现在你认为“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可以怎样做,可以用几种方法做”,“哪一种方法更简便”?等等。这种反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再如,四年级上册数学丛书上有一道题:小军家距离学校420米,小军上学时平均每分钟走62米,6分钟内他能走到学校吗?这道题有三种方法,但很多学生算出了每分钟走62米需时间6分钟余48米,可是不会比较。这时就可用以上的追问,让学生充分反思解题过程及解题方法,找出练习时出差错的原因,小结解题经验,进而完善与发展解题的思想方法,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数学知识。
  (三)善用新课小结进行阅读反思
  一节课的课尾很有必要留几分钟指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小结。我常常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对本节课中的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思考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等进行反思,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学习方法得到强化。新课小结时可以设计问题:如,“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与课前的阅读对比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还让学生充分反思了自己的学习过程。长此以往,学生一定能养成良好的阅读反思习惯。
  三、授之于渔,指导学生阅读反思的方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反思能够让学生适时回顾学习经历,及时修正学习策略,调节思维过程,促进学习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反思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问题设计中引导学生对比反思
  中低年级学生学习行为随意性较强,培养他们的阅读反思意识和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刚开始时,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比反思。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乘法估算”时我设计了一道阅读思考题:例5为我们呈现了两种估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更好,为什么?学生在课前阅读时都认为第一种更好,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比较反思:现在你认为解决这道题应该用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学生通过对比反思,及时对自己的课前阅读的理解进行了调整。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为学生提供类似的可促使学生进行对比反思的问题。
  (二)在单元小结中培养学生分析反思
  单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方法进行分析反思,分析反思自己对本单元知识的认识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分析自己对这些知识是否有了新的认识等。如,学习完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这一单元时,让学生反思:你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吗?学到了哪些新知?有哪些感悟?阅读中遇到哪些困难?从中吸取了哪些经验?
  (三)在撰写日记中强化学生感悟反思
  教学时,还可以通过日记的形式强化学生感悟自己在数学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写下自己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成功与不足之处的分析,以及对学习经验和学习结果的反思等。让学生以数学日记形式感悟阅读反思,不仅能真实地反映学习情况,客观地再现数学阅读的过程,更能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反思能力。如,学生在反思日记写道:刚开始的课前阅读,我不会提问题,每提一个问题都要思考很久。慢慢地,我找到了一些方法,可以从例题中拓展开来提问题,也可以从相关联的知识中提问题。在阅读用“字母表示数例2”时,我提出了:3个a相乘怎样简写?通常都用s表示面积吗?可以用其它字母表示吗?在阅读“方程的意义”时我提出了:a b=b a是方程吗?在阅读“解方程”时我提出了:方程的解是唯一的吗?因为课前有阅读,课堂上我更活跃了,举手发言次数多了,课前阅读让我更自信了。
  总之,让数学阅读反思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习惯,应该从触发学生阅读反思的意识、抓住学生阅读反思的时机、指导学生阅读反思的方法三个方面入手,变“要我反思”为“我要反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反思习惯,终身受益。
  【责任编辑 高 洁】
其他文献
夏威夷是孙中山终生难忘的地方。他在这里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家庭和后来成为各界领袖的人物,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很多华人华侨资助了他。孙中山曾说:“这是我的夏威夷,我在这里长大并接受教育。”   普纳荷(当时叫Oahu学院,夏威夷惟一的高等学院)是当年孙中山在夏威夷就读过的学校。   普纳荷成立于1841年,是全美最老的学校之一。“我们是美国西部最老的学校,也是密西西比河以西全美最大的单校区私立学校。
1.如图1所示,在正方形ABCD区域内有平行于AB边的匀强电场,E、F、H是对应边的中点。P点是EH的中点,一个带正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F点沿FH方向射入电场后恰好从C点射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life is too short to wake up in the morning with regrets.  so, love the people who treat you right and forget about the ones who don’t.  and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  if you get a
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那个下午,阳光柔和明媚,像一坛酿了许久的甘醇可口的美酒。我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学校的月亮湖边,回想起那段为高考、为“北大”虔敬追逐的青春岁月。  尤记得那年的6月26日清晨,得知成绩后的我疲惫无助地趴在床上,痛哭流涕,任汪洋的泪水肆虐床单、脸庞,还有我那如受暴击、千疮百孔的心,因为我因几分之差与“北大”失之交臂。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年夏天的痛苦与挣扎、纠结与迷茫。我凄凉地安慰
内容介绍:  小熊和小老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希望永远(yǒng yuǎn)都不分开。但谁和谁能永远不分开呢?小熊和小老虎有时候就得分开,哪(nǎ)怕只是几个小时。比如,小熊去河边钓(diào)鱼,那么小老虎就得一个人待(dāi)在家里。因此,小老虎就请求小熊给他写信,安慰(wèi)他一下。于是他们开始互相(hù xiāng)写信,慢慢地,他们发明了普通(pǔ tōng)邮(yóu)件和航(há
当我想睡觉的时候,  我希望我打一个呵欠,  就变得小小的。  我伸一个懒腰,  就有一朵云彩飘下来。  我闭上眼睛,  云彩就托住我,  把我放进一朵郁金香里。  郁金香在风里摇啊摇,  风铃草唱起好听的歌,  树林伸出手臂,  搭起一片阴凉。  当我想睡觉的時候,  我就躺在花朵里,  躺在春风里,  美美地睡上一觉。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一首孤獨了300年的小诗《苔》,近来火了。在央视推出的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中,乡村教师梁俊和来自贵州山里的孩子们动情演绎了这首诗。  梁俊是支教老师,2013年他来到贵州省石门坎乌蒙山,把古典诗词谱上曲教给山里学生传唱。对于大山里的孩子们而言,生活的匮乏体现在方方面面,除了物质层面的贫困之外,精神层面的单调往往更令人难熬。很多外来力量的救助
[摘 要] 伴随着大学扩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导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前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产生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对学生的求职信心、职业期望值、心理健康水平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高校应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建立一支专业的团体心理辅导师资队伍,完善就业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将团体心理辅导融入到班级德育活动中,帮助大学毕业生摆脱就业心理困境。  [关键词] 高等教育;团体心理辅导;就业焦
摘要: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思维和审美表达四个方面。它的主要特质是依托语文本体教学内容,重视语言文字运用,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语文拓展性训练,为此我们开展了“探访甬文化”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语文拓展性课程,拓展学习的渠道,使学生们真正经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程结构;拓展训练  中
疫情期间,物理隔离作为重要的防护手段,带来了个体的社会孤立,引发了诸多问题。与此同时,人们通过核心关系交往、线上资讯沟通等方式保持社会联系性,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孤立。本文在关系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上,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概念,将其提炼为三个维度,即物理隔离有效性、关系交往紧密性和资讯沟通广泛性。笔者进而提出防疫社会资本的效用假设,通过七个国家的线上大数据,开展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面板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