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aya0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一轮新课改的进一步的推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与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课堂,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健全师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由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非常重要了。
  关键词:师生关系 评价方式 学习金字塔理论 人格魅力 情感教育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双方民主平等交往、和睦相处、互相关心、尊重、理解、信任、教学相长而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教师要重视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认真钻研业务,认真备课,克服以自我为中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创建和谐课堂,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健全师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由此在新课程理念下,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非常重要了。本人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加之教育理论的专业知识和理性思考,探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点思考,希望文中的观点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教师要学习新课改相关文件,认真领会课改精神,对新课改的走向有所了解,认识到本次课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认识到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还要认真学好中学学的新课标,深刻理解新课标相对于旧大纲的一些变化和联系,搞懂三维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关联性和具体要求。按照新课标,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一次整体的回顾,重新审视过去教学中的得与失,在新课改精,神下找到新的着力点开展教学教育工作。还要想尽一切方法来获取现代教育信息,与时俱进,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前,联系教育理论和本地实际,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
  二、尊重学生感受,改变评价方式[1,2]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作为研究教学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具有诊断作用、调节作用、激励作用和教学作用等。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同一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会不一致。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当堂理解,化学教师需要对新知识进行科学及时地的概括总结,并进行分层次提问,使他们有些许满足感。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的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提问过程中应该对所提问题进行评价,有难度问题让好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差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中等成绩学生。“给予中差生较多的机会”是分层教学课堂提问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实际提出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模式,运用好可以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兴趣更加浓烈,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紧跟时代脉搏,激发学习兴趣[3]
  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其它的可替代能源,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的天然能源,太阳能成为最有希望的能源之一而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10年全国卷I第10题以新型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为载体命制的试题,切入点新颖,新型环保电池的试题很好的结合了“低碳经济”这一时代主题,DSSC以其能量转化率高、无毒无污染、成本低、寿命长等优势,有着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DSSC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的“三明治”式结构。它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具有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工艺技术相对简单,在大面积工业化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所有原材料和生产工艺都是无毒、无污染的,部分材料可以得到充分的回收等优点,因此对保护人类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3]。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牢牢把握这一题材,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介绍DSSC工作原理、特点和前景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电化学这一知识板块的理解和迁移应用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四、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建立和谐师生关系[4-7]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而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之总和,它是教师对学生、事业以及自己的态度在其言行中的反映,它是多方面的综合呈现。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恰如其分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向师性”会更强烈,他们会因为喜欢教师而对该学科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即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优秀教师具有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上游刃有余,妥善的处理、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创造融洽和谐的师生氛围,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和谐的师生关系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有益于师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益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益于学生智育的形成和提高,有益于班风、学风的建立,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的发展。教学过程中通过确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打破师生之间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探索新课程下学科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了更好的教学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欧爱民.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实施化学分层教学《学苑教育》
  [2]张康华,曹小华,谢宝华,陶春元,占昌朝.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育
  [3]贾丽娟.浅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学生理化报.
  [4]谢培云.化学教学中的探究式教学[J].华章(教学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天星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4、2003和2013年三期遥感影像,结合研究区各类资料及实地调查数据,从斑块规模、斑块形状、景观异质性方面,对研究区的景观格
背景:  我校地处小县城,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我校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不断增加。目前学校有留守儿童150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30%。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
期刊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问题严重,侵蚀状况、侵蚀营力复杂多变,是我国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区域。区域内受地质、气候、植被状况的综合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水两相侵蚀营力同时或交互
和谐是当代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够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和谐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发展作为目标。在和谐基础上产生的谐振效应,使学生的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达到其最佳程度或最佳状态,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效率。下面是笔者在努力尝试创设和谐数学课堂中的几点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注重师生情感的和谐发展  教育
期刊
这是揭示人性底色的地方。创作者宣称自己无权也无意于用道德规范去评判每一位受访者,他们所做的,只是提供一个倾诉的空间,让人真诚地讲述自己命运的起伏与内心深处的向往和感动,而节目自身宽阔的容纳度也在受访者的多样性上得到体现。    都是妈妈生的孩子    至今不能忘怀《冷暖人生》中的几个细节:一个被社会所不齿的做过“小姐”的女人,在知道自己因吸毒而染上艾滋病,知道死亡有可能随时降临时,依然在自己的日记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21世纪培养合格人才,是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向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成分。然而,当前有很多中学对心理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还远远未达到像对知识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那样的重视程度。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却真真实实存在着。不知同在教育工作岗位上的你是否遇到过以下类似的例子?  案例:“我要转学”  “妈妈你为什么要让我来二中,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我们老师,首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结合自己多年的班主任实践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明确要求,加强训练  明确要求。就是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的非常重要。我在工作中,根据【小学
期刊
水是生命之源,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水资源更是21世纪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关键。湖泊作为重要的城市水体形态和财富资源,应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利用。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物质文
[摘要]新时代、新背景、新学生,新老师,传统的师生关系的已不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严重影响了教育的成效。新环境下,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当前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应从我做起,用实际行动和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群体凝聚力,从
摘要:新课标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即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只钻研教材,不关注学生,导致教学低效,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因此,如何创建“理想”“和谐”课堂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理想 和谐 平等 有效 兴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当前,在我省、我县直到我校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开展“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