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源二三事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长江三峡瞿塘峡口的粉壁堂上,镌刻着约4米见力"夔门"二个大字.那苍劲飘逸、凝重豪放的书法艺术同此处的山川气势浑然一体,珠联璧合,格外惹眼.夔门乃三峡之首.这"夔门"二字恰如龙的眼睛,经刘心源神来之笔这么一点缀,本来就十分壮丽的山川顿时增添了几分灵气,整条三峡立即生机勃勃地舞动起来.
其他文献
诗城真的消失了唐朝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的暮春,诗人杜甫从四川云安(今云阳)沿江东下,抵达三峡夔门之畔的古城夔州.其时,杜甫已经55岁了,穷困多病,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寂寞而
又见到了周恩来1938年5月,我调至武汉卫戍总司令部任作战参谋.总司令部设在武昌第二女子中学内(这时二女中师生已内迁),总司令陈诚兼任军委会政治部部长,副部长周恩来.在做总
武汉市普爱医院(原武汉市第四医院)位于闻名遐迩的汉正街西端,是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于1864年在我国华中地区创办最早的西医院.曾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个历史时期,在风雨
我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工作期间,参加过一位华侨为他儿子举行的婚礼,好多年过去了,但对当时有趣情况,至今历历在目.
陶古鹏,字云卿,号德全,今武汉市新洲区阳逻镇陶家大湾人.1896年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从小读过几年私塾,放过牛.因父亲和姐夫都是业余演员,会唱高跷戏和花鼓戏,故受他们的影响
1938年9月,我所在的第七十五军,参加淞沪抗战后,经九江退到武汉,重加整补约一个月时间.部队分驻在汉阳、蔡甸、军山一带,军部驻汉阳七里庙,参与构筑武汉外围阵地工事,归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