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作文成绩上,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很明显的套用痕迹。基于此,笔者在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层递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了层递式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在帮助高中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这门学科的综合性比较强,更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在高中课程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作文是语文學科的重点内容,可以体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将层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作文教学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学生套用作文素材以及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提高高中生的写作水平,使其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与层递式教学概述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有了显著的提升。但是观察高中语文中的作文教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写作水平得不到提升,使得学生的语文成绩始终处于较低水平。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其一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其二是学生。总的来说,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教授学生正确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层递式教学模式就是为了改善传统教学方法而提出的,具有针对性强、科学合理和灵活性高等优点,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层递式教学模式分析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高中生写不出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无话可说的现象,这就表示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较差。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可以从积累作文素材方面入手,学生积累的作文素材可以是课内素材,也可以是课外素材。课内素材主要是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不仅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进行《荷塘月色》这一课文的教学时,教师需要重点讲解作者的借景抒情手法,通过对作者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学生的课外素材积累主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实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准备作文素材本,将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名言佳句记录在作文素材本中,不断丰富学生写作作文的素材,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纵观近年高考题,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主要考查模式,在此背景下,适当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国内国际重要事件,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积累写作素材应该是全方位的。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
  好作文就是要包含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作文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看法。如果学生仅具有语言应用能力,却不能正确构思写作的思路,是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文的。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具体的培养方法如下:
  第一,情感思维的培养。学生的主要活动地点就是家和学校,与社会的接触比较少,学生在生活中更加注重学习,对生活中的感悟比较少。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时事新闻或者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后感写下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发生的事情,并将自己对这些事情的看法记录下来,养成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同学通过演讲的方式将自己的见闻分享给同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另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优秀文章,了解文章中的深刻内涵,丰富内心的情感。比如在进行《故都的秋》这一文章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该篇文章,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二,理性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进行写作时,不仅要具备情感思维,更要具备理性思维,这样才能保障作文符合题目要求。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作者的表达情感写作手法,并掌握相关写作手法,用于作文写作中。比如在进行《囚绿记》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为何作者采用如此大的篇幅进行“绿”的描写,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文章应用的表现手法,并利用该表现手法进行小短文的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
  作文的写作是有一定技巧的,比如构思技巧、开篇技巧以及结尾技巧等。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需要将上述写作技巧传授给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写出辞藻华丽、优美的作文。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与未来世界相关的作文题目,引导学生从新颖的角度出发,设计新颖的开篇,如短故事或者疑问句等,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到写作技巧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提升作文水平。
  (四)加强写作训练
  高中开展的作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多写多练来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需要与高考作文的题型相似,为学生的高考作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会受学生写作水平的影响,教师需要提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通过对层递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可知,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思维、写作技巧,并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层层递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本文的分析仍旧存在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优秀古典诗词,将会改善我们为人做事的质地,不断加厚和刷新我们的人生底色,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它是中华文化的底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格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典诗词以其艺术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著称于汉语,甚至在世界语言之林堪称一绝。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瑰宝。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学习
【摘要】一直以来,教师作主导的课堂模式都是最普遍的课堂教学手段,但这样就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性,课堂学习沦为填鸭式的灌输。如何能让学生在课堂不失纪律中畅所欲言,是其中的关键。“万事开头难”,首先要让学生“有话敢说”,再进一步“有话爱说”,最后使学生“有话可说”,这几个步骤循序渐进,使学生真正地在学习中“动手”“动脑”“动口”。  【关键词】敢说;爱说;可说;学生课堂  【中图分类号】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弥新的精神财富。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重要工  程,而本文将从对学生考测的作文题材料进行剖析,引发思考,进而指导学生如何在写作上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渗透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渗透;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高考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导致目前高中
绿豆芽一年四季都是百姓餐桌上的宠儿,不仅仅因为绿豆芽脆嫩鲜美,味道可口,也因为从小小的绿豆变成豆芽后,将含淀粉高的杂豆类食物变成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尤其是其中的维生素C。更因为绿豆芽价格便宜,可说是“平民菜”,这也使得很多商家为了一己私利,采用不法手段缩短生长期,谋取利润。也使得市场上的绿豆芽的屡屡被曝各种安全卫生问题,什么化肥豆芽、无根剂喷洒豆芽、“催生”豆芽等等,有些豆芽甚至会用到防腐剂、亮白
【摘要】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幸福的时代,从不缺衣少食,整天无忧无虑。他们只知道吃喝玩乐,根本不知道读书的目的;大多不懂得孝敬父母、关爱他人;大多不在乎自己的学业,唯我独尊,以我为大。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里,他们面临着太多的诱惑,五彩斑斓的电视画面,神奇莫测的电脑游戏……如何让学生知书达理、乐观向上呢?笔者认为:诵读经典是净化每个学生心灵的最好方法。  【关键词】德行教育;经典;心田;氛围;兴趣  【中图分
【摘要】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可是大多数学生一提到写作,就愁眉苦脸,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就是习作质量平淡至极,仿佛学生得了“习作综合征”。其实,“习作综合征”的“病因”在于没有好的习作素材,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来帮助学生有质有量有效搜集习作素材是解决这一病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习作素材;生活;阅读;积累  【中图分类号】G623 【文
【摘要】课堂上,师生问好之后,我把教案往桌上一放,感觉一直放在讲桌上那盆嫩绿繁盛且开着几朵小粉红花的海棠不见了,一扭头才发现它被弃置在教室最前面的一个窗台外。让我不敢相信的是它的几根粗壮的枝干都折了,粉红色的小花也将要凋零,我不由得想:这到底是谁干的?一定要揪出肇事者,严厉惩罚。  【关键词】作文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于是,我把这盆海棠重新摆放在讲桌上,用手指它说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在教学方法上和评价机制上逐步完善,让语文课程真正成为教书育人的实用课程。高中语文教师要秉持全新的教育理念,使语文课堂更加活跃、生动,摆脱过去那种枯燥、沉闷的教学状况。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作为语文教育的重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先介绍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再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希望能对教师的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阅读兴趣;语文教学;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的阅读量相对较小,但是阅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师的肯定
【摘要】我们在出生于这个世界后,通过眼睛和耳朵进行对世界认知的第一步,而在学习认识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语言,其次为文字。一句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调和断句所呈现和表达的意思和含义也不尽相同,儿童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应其学习的文字和声调,学生接触到了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即对话和日记。此次就学学语文教学中在写作教学中的修辞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也希望此篇的分析能为日后语文写作教学题材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