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探讨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L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比较多,在限定的时间内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所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时间予以延伸,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将重点阐述在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课外兴趣小组;植物组织培养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52-01
  一、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现状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是现代生物科学教育教学中一门综合性、理论性的学科,我国大多数高职职业技术园林、园艺、生物技术教学中都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课程,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学习。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组织培养的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操作技术,并能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此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植物组织教育教学由于课时上的限制以及实训体系等不完善等,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在充分考虑实验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建立课外兴趣小组。课外兴趣小组是通过兴趣为导向,引领学生自主参与到实践拓展中,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项目来完成相应的知识结构,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兴趣小组进行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兴趣,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也能够更好地带动学生进行就业。兴趣小组的方式不仅能够对课堂教学起到延伸的作用,还能够为创业教育起到拓展作用。但是在兴趣小组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大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项目任务的系统性和科学性都有待加强,这是在教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策略
  (一)注重学习的系统性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学习的知识理解、吃透,兴趣小组在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一年的学习时间延长为两年,这样就为学生系统学习知识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植物组织培养本身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都涉及,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将在课堂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内容利用课外的形式进行学习,以此让学生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内容。
  (二)注重激发学习热情
  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在植物组织培养教育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自身的努力,很难能够得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植物组织培养本身的周期较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若在短时间内不能看到自己的培养结果,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教育教学中,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培养成果,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
  (三)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一般是以传统教材进行教学,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但是相对忽视对学生实践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仅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这样就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弱,这也就与高职教学目標背道而驰。通过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学习,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兴趣小组一般是在学生课余时间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尽可能地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兴趣小组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应的知识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自主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在课外兴趣小组的开展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带动学生就业。
  总之,高职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更好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内容。在教育教学中还要不断探索课外兴趣小组的应用,以便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樊亚敏,张变莉.农业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农业,2015(4):102-104.
  [2]徐伟,季索菲.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衡水学院学报,2014(1):77-78,81.
  [3]韩春梅.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果菜,2013(6):52-53.
  [4]韩春梅.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3(4):189-190.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与患儿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EBV感染儿童80例(EBV感染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儿童38例(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EB病毒(EBV)感染患儿SH2D1A mRNA表达情况,探讨SH2D1A mRNA表达改变与疾病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肝病中心收治的初诊为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