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道德教育困境谈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bg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教育包括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网络的负面影响和功利化的教育思想冲击着家庭道德教育。此外,家庭结构日益核心化等因素使得当前中国家庭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包括重智轻德、教育方法不当等。孩子不仅生活在家庭之中,而且生活在自己所处的社会之中,除了家庭外,学校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场所。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对促进家庭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家庭与学校、社会的良好互动与结合,促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德育中应帮助家长转变自身教育观念
  每位父母对孩子都是有所期待的,只是局限于自身的教育观念,很多时候家长会在家庭道德教育中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家校联系中可以跟家长更多地探讨教育理念。
  在教育目标上应当注重德才兼备,以帮助孩子“成人”作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当前家庭道德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重智轻德。作为父母,家长应该转变这种观念,不能只注重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21世纪是需要人才的,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品德高尚,只有德才兼备者才是人才。为此,家长在给予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关注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必须时刻关注孩子品德的发展,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会孩子如何生活、怎样做人。
  父母应该转变对待孩子的态度,不能将孩子当成是自己的附属品,忽视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在孩子犯错时打骂孩子,不尊重孩子。也不能将孩子看成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事都围着孩子转,溺爱孩子。更不能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自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父母应当将孩子看成是有思想、有独立人格的人,家长要以平等、民主的观念对待孩子,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道德教育,主动承担起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
  二、学校德育中应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原则
  家长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原则,不能简单随性而为。
  1.以身作则原则
  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时,最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道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依靠口头的说服教育而忽视言传身教。家长应当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应当怎样与他人相处,怎么处理夫妻关系、朋友关系,怎样做到尊老爱幼。父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孩子展现家庭美德,孩子会自觉以父母为榜样,向父母学习。言传身教比口头教育更具说服力,父母在孩子面前孝顺老人,帮助亲人,孩子也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做到孝顺父母、乐于助人。父母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会对孩子品德的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2.以情动人原则
  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助于父母开展道德教育,孩子与父母之间和谐,会使得孩子更加信赖父母,更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因此,父母应积极开展各种家庭活动,搞好亲子关系,做到以情动人,进而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以感情为基础的道德教育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会使得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更近,孩子在这种氛围下会自觉关爱自己的父母,培养孝顺心和爱心。
  3.持续性、及时性、针对性原则
  孩子的品德是在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行为准则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种品德一经形成,具备一定的稳定性,贯穿于一个人的一生,具备终身性的特点。对孩子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于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孩子发展的某一个阶段进行教育,应遵循持续的原则,随时关注孩子的发展状况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孩子思想和行为上的偏差,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从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和偏差思想。
  总的来说,父母应当遵循道德教育的科学方法和原则,以身作则,以情动人,有针对性地在孩子发展的各个阶段进行教育。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应当帮助学生正视家庭道德教育的环境
  家长应该努力优化家庭内部环境,为孩子营造优良的家庭道德教育的环境,具体而言,应当给孩子营造和谐、友好的家庭环境。破裂的家庭环境必然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伤痕,使得孩子在性格上内向、孤僻或是忧郁,缺少爱的孩子更容易走上极端,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则能使孩子乐观、自信。
  教师需要帮助孩子正视自己的家庭环境,让学生明白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家长和孩子双方之间共同努力。孩子要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应当多多主动和家长沟通,告诉父母成长和自己的困惑,让家长慢慢学会倾听孩子的声音,平等对待孩子、尊重孩子,最终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借助家长委员会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合
  学校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向家长展示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所接受到的道德教育,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结合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开展家庭道德教育,促进家庭道德教育和学校道德教育的一致性,促使道德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保持连贯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同时,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家长委员会活动,教给家长一些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学校也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了解孩子的大体情况,便于学校开展针对性教育。
  家校之间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增强道德教育的一致性、延续性和连贯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五、借助社区平台,提供实践场所
  家庭道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对此,可以借助社区这一平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开展诸如社区敬老、社会环境保护、社区帮扶等活动,为孩子道德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使得孩子在参加社区的活动中,实践其学到的道德知识,逐步形成诸如爱护环境、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六、发挥社会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
  对于当前特殊家庭包括留守儿童家庭、贫困家庭和单亲家庭存在的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由学校出面,发挥社会中各种民间慈善组织的作用,关注孩子道德教育,为这些家庭提供道德教育基金、道德教育知识和道德教育培训,从而促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道德教育应当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关注孩子德行的培养。良好的道德教育对促进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孩子个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均有重要意义。我们必须重视家庭道德教育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为改善家庭道德教育做出努力,让父母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同时在学校和社会的帮助下逐渐走出困境。
其他文献
摘 要: “微商”自2012年诞生以来,经过近三年的飞速发展,成为继taobao之后革命性营销模式的变革。本文从微信的营销模式,分析微商的目前经营模式及管理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未来微商新的发展模式及其策略。  关键词: 微商 朋友圈 微品牌  一、微商的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微商充斥着我们的手机,是又一次营销模式的颠覆性变革。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时代,更多的人以此为契机,挖掘人生的第
摘 要: 为了了解影响本科实习护生完成教学用病历的原因,探讨完成护理病历的难度所在,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对教学用病历内容的四大部分及各小部分内容进行难易度调查,结果四大部分中病历首页难度所占比重最大(约占68.75%),其中病历首页的心理状态是部分难度所占比重最大(约占87.5%),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比重各占75%和68.75%。护理病历的完成是护生在实习中运用理论知识过渡到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方式
目的:以pGPH1/GFP/Neo质粒为载体,设计构建特异性针对HP450基因 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正常的大鼠肝细胞株(BRL),以探讨靶向干扰HP450基因对BRL细胞生长增殖的影
摘 要: 本文以吉首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生毕业考OSCE为例,在当前医疗环境和医学教育背景下,探讨临床医学生实习阶段OSCE流程。对背景进行分析,对OSCE方案书写、前期筹备、正式启动及后期总结进行探讨,为OSCE运用于临床技能教学提供一定实践基础,有利于临床技能考核的改革和创新。  关键词: OSCE 临床技能考核 教学创新  1.背景  科学带动医学飞速发展,然而,信息大爆炸的高科技时代也是医患
摘 要: 目前各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普遍开设了《电气工程导论》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电气工程的学科内涵、专业内容、知识体系等,对专业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针对该课程作为前导课程的特点,探讨了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问题,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 电气工程导论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引言  本世纪初,为适应高校大规模专业目录调整、专业口径大大拓宽的
摘 要: 素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人生阶段通过外部环境影响和教育形成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当前科技教育的一个重大任务。为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除了学校正常的德育教育外,社团活动也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作者对社团教学的探索情况进行了反思并及时做了小结。  关键词: 机器人社团教学 学生能力提升 科学素养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机器人社团教学已经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