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加强毕业学生就业指导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科学的就业指导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能有效辅助毕业学生认识自身和社会发展形势,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于就业单位和社会,这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84-01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涵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明确需求,使学生能及时的查漏补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自信满满的迎接考验和挑战;就业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衡量自己,既不自卑,也不好高骛远,使学生可以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科学的就业指导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选择就业岗位或就业方向不准确而出现工作散漫等现象,让学生全面审视自己,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另外,在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注重企业的文化价值、自身发展前途和锻炼的机会等等,而不能一味追求好的工资待遇,用发展的眼光的选择就业单位,使自己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了高职毕业生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院系和专业,给学生开展专业的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指导建议,并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心理咨询、就业分析、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等的服务指导,保障毕业生的就业道路顺利,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爱好和才能。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功能
2.1 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需要将服务理念深入到工作中,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建议和详细的社会就业形势,保障学生更好地就业,能在职场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高職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提供专业和详细的数据分析、职场动态、及时获取和分享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自己的就业方面和职业规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高职院校就业的服务体系构建能准确把握和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更加全面的审视自己,明确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就业心态,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更加专业的信息和依据指导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 管理功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管理功能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关系着毕业生就业情况,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就业指导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就业形态,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另外,高职院校的管理功能也包括对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包括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的机会,为企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学校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协调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进行有效的改进和突破。
2.3 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中的教育功能尤为重要,它要求学生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建设,另外,也可以有效加强毕业生素质的提高,以更加积极正面的形象进入社会。毕业生教育指导的教育功能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服务于社会。
2.4 研究功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可以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的发现在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强和改善,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展自己的才能。
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1)全程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就业指导、心里健康咨询和毕业生手续办理等各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上、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都要能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专业化:专业化就是要求就业指导应该以科学的就业指导理论为基础,依托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
(3)个性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共性”中的“个性”,是在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就业健康个性,依达到发展兴趣、实现潜能、同时又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4)信息化: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是指建构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指导、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并形成以网络为支持的多元化沟通渠道。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更新用人观念,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包括能力、智慧、创意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顺利发展需要懂得如何挖掘人才和利用人才。在传统的企业用人理念中,常常带有很多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平的用人模式,包括用人唯亲、裙带关系等等,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所以新形势下的企业单位必须善于挖掘有用人才,并善于发现人才,看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科学培养,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价值。(2)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个互利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提供给学生更多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学学生在企业实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有效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向荣,刘龙海.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 伊断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20.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84-01
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涵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当前就业形式和社会对人才的明确需求,使学生能及时的查漏补缺,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自信满满的迎接考验和挑战;就业指导也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衡量自己,既不自卑,也不好高骛远,使学生可以在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科学的就业指导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因为选择就业岗位或就业方向不准确而出现工作散漫等现象,让学生全面审视自己,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根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就业单位。另外,在对就业单位进行选择的时候,需要注重企业的文化价值、自身发展前途和锻炼的机会等等,而不能一味追求好的工资待遇,用发展的眼光的选择就业单位,使自己的才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符合“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四化标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为了高职毕业生能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院系和专业,给学生开展专业的就业指导讲座,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科学的指导建议,并有针对性的为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心理咨询、就业分析、职业选择、职业规划等等的服务指导,保障毕业生的就业道路顺利,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就业率而忽视学生的爱好和才能。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功能
2.1 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需要将服务理念深入到工作中,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咨询建议和详细的社会就业形势,保障学生更好地就业,能在职场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因此,高職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学生提供专业和详细的数据分析、职场动态、及时获取和分享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为自己的就业方面和职业规划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同时,高职院校就业的服务体系构建能准确把握和衡量学生的能力水平,使学生能更加全面的审视自己,明确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就业心态,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的最终目的是利用更加专业的信息和依据指导学生选择就业方向和就业单位,使学生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2 管理功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管理功能包括就业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就业指导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也关系着毕业生就业情况,因此,学校应该提供更多培训和进修的机会,使就业指导教师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就业形态,并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另外,高职院校的管理功能也包括对毕业生和企业之间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包括为学生提供到企业进行实习锻炼的机会,为企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所以学校必须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协调好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机会,进行有效的改进和突破。
2.3 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中的教育功能尤为重要,它要求学生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自身能力、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建设,另外,也可以有效加强毕业生素质的提高,以更加积极正面的形象进入社会。毕业生教育指导的教育功能可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服务于社会。
2.4 研究功能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可以通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的发现在学校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加强和改善,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展自己的才能。
3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3.1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
(1)全程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就业指导、心里健康咨询和毕业生手续办理等各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上、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学生管理服务的过程中,都要能为学生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专业化:专业化就是要求就业指导应该以科学的就业指导理论为基础,依托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和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
(3)个性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共性”中的“个性”,是在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按各自特定的方式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形成相对稳定而独特的就业健康个性,依达到发展兴趣、实现潜能、同时又满足社会需要,实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4)信息化:就业指导的信息化是指建构就业服务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指导、咨询、服务的网络化并形成以网络为支持的多元化沟通渠道。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2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1)更新用人观念,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取决于人才的竞争,包括能力、智慧、创意之间的竞争,因此,企业的顺利发展需要懂得如何挖掘人才和利用人才。在传统的企业用人理念中,常常带有很多不规范、不透明、不公平的用人模式,包括用人唯亲、裙带关系等等,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利益,所以新形势下的企业单位必须善于挖掘有用人才,并善于发现人才,看到他们身上的发光点,并合理分配工作任务,科学培养,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价值。(2)加强校企合作,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是目前比较新兴的一个互利合作模式,一方面,学校提供给学生更多实习和锻炼的机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通过学学生在企业实践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可以及时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给企业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为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多的优秀人才,有效解决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对学校和企业来说,都是双赢的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向荣,刘龙海.大学生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
[2]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7.
[3] 伊断东,张绍宗,铁发宪.高等教育评估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