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开氧化镍不导电谜底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9020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学家最近发现,氧化镍内部镍元素和氧元素复杂的纠缠状态导致电流难以通过,这一发现解释了70多年来悬而未决的氧化镍不导电之谜。
  理化研究所日前发布新闻公报说,按照解释金属内部结构的能带理论,氧化镍应该属于金属。然而,实际检测结果显示,氧化镍是一种绝缘体。虽然这一点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为人所知,但为何这种极常见的物质不符合能带理论而一直困扰着科学家。
  理化研究所科学家借助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x射线光电子分光设备,分析了氧化镍内部电子的特征。结果发现,氧化镍中存在一种名为Zhang—Rice束缚态的状态,它可导致电流无法在氧化镍中通过。这种特殊状态是由氧化镍内部镍元素和氧元素复杂的纠缠状态造成的。 公报说,Zhang—Rice束缚态是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产生超导效应的重要原因。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这种束缚态并非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所特有,它可能普遍存在于“电荷运动型”绝缘体中。
  
  中国成功锻造出核电关键部件
  
  日前,我国最大的铸锻件生产基地——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传来好消息,体现国际最高锻造水平的核电关键部件——整体顶盖在中国一重15000吨水压机上完成锻造。经过有关部门检测,各项技术参数均达到了国家先进水平。
  整体顶盖是核电设备上的关键部件,其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均有很高的标准。它的锻造过程十分复杂,精度要求高,锻造难度大,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够生产。
  据介绍,这件重达109吨的整体顶盖采用的技术,代表着目前世界一流锻造水平,由多道工序组成。为高标准地完成该产品的锻造任务,中国一重成立了专门的技术、生产小组,并调派了万吨水压机的骨干力量,共同跟踪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整体顶盖的专用锻造模具结构非常复杂,形状十分不利于调运,且对摆放位置有着很高的要求。参与锻造的技术人员集思广益,拿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案措施。经过艰苦攻关,这件整体顶盖成功完成了锻造工序。
  专家认为,整体顶盖的锻造成功体现了中国在大型核电锻件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锻造水平的快速提高,对推动和加快中国核电建设事业将起到重要作用。
  
  陨古德基因研究新发现:人类可能来自外星
  
  日前,刊登在《地球与行星科学通讯》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科学家在一颗40年前撞击澳洲的陨石中发现来自外太空的基因物质。这一发现对地球起源的研究起重要作用,显示人类起源可能与外星物种有关。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先前研究以为,这颗名为默奇森的太空陨石约于40年前撞击地球时,可能在冲击中遭受污染。但欧美科学家经更深入研究后首度证实,该陨石碎片中所含的两种核碱基确实来自外太空。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马丁斯是研究报告首席研究员,她表示确认出的两种分子是尿嘧啶和黄嘌呤,“均存在于人体的脱氧核糖核酸(A)和核糖核酸(RNA)中”。一股迄今依然是谜的神奇力量于大概40亿年前,沿某种方式引发生命本身的出现,尿嘧啶和黄嘌呤也许在过程中不可或缺。
  马丁斯接受访问时表示:“我们知道许多与默奇森陨石非常类似的陨石,在38亿至45亿年前,将组成生命的重要材料带到地球。”
  马丁斯说:“我们相信早期生命或曾采用陨石碎片中的核碱基用作基因编码,让优秀的特征传给后代。”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就是进化过程的开始,然后经历数十亿年,进化至现今出现的所有和,包括人类。
其他文献
氟制剂的适宜应用有效降低了龋病的发病率,被广泛用于临床。氟化物对致龋菌糖代谢酶的干扰作用也已为众人熟知,但其对致龋菌其他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常被忽略,就氟对致龋菌代谢所需
目的确定HN-97金属烤瓷外源性着色剂的显微硬度并与Shofu stain比较.方法用HDX-1000型显微硬度计进行测试.结果该着色剂的显微硬度(Hv)为478.4,与Shofu stain的显微硬度(Hv)4
目的研究成人与青少年牙齿移动过程中根尖和根周硬组织的变化.方法采用Digora分析定位牙片,比较尖牙移动前后的牙根长度,牙槽骨密度以及牙槽骨高度.结果成人与青少年移动前后
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多少,往往意味着这个人水平的高低,能力的大小。但是知识与创新能力又不能简单地划等号。知识是对已知世界的了解,创新是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做基础去创新,就像妄想在空中建楼阁一样虚幻缥缈。然而,突破不了现有知识的规范束缚,无疑又开辟不出一个崭新世界。一百多年前,当时科学界几乎达成了共识,用金属制作的机械飞不起来。而本身是工人的莱特兄弟偏不信已有的理论,硬是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