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掉色:都是造假染的吗?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易掉色的红橙黄——类胡萝卜素类色素
  的单糖结合在一起,形成各种类型的花色苷。花青素有一类特殊的性质,就是它的颜色可以随着它所处溶液的酸碱度改变而改变。当溶液变酸性时,花色苷的颜色会趋向红色;当溶液变碱性时,花青素的颜色会趋向蓝色。正是由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酸性程度不同,各种各样的花青素随之变色,让花瓣变得好看起来。
  食物为什么会掉色?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食物在冲洗的时候“掉色”的情况,但是有时候同样色彩的食物却并不会掉色。这里的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色素本身的性质。我们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也不同。食物中存在的天然花青素分子本身具有高度的共轭体系,同时有酸性和碱性的基团,是一种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它们是很容易溶解在水、醇等极性溶剂里的。而类胡萝卜素分子共同的结构特点是带有9个双键的长链,其中大多数是脂溶性分子,在用水冲洗时就难以掉色。黑色素也是难溶于水的。
  另外一方面是考虑食物中的色素是不是容易被“挤”出来。上文提到过的紫薯,它的花青素分子不仅处在细胞里,而且在细胞壁间也有很多,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甚至只需要在吃的时候抓着紫薯块手上就会染上紫色。而只存在果皮中的花青素,例如茄子和蓝莓,虽然长时间浸泡后也会掉色,但正常的冲洗、抓取并不会掉色。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蔬果粮食的颜色也日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各种新奇颜色食材,当中有一些会容易掉色或变色也很正常,不必惊慌。从正规渠道购买食材,不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的食材,学习了解植物色素背后的原理,可以更好的享受自然的馈赠,避免买到染色的产品。(摘自《武汉科技报》)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用语言和文字都无法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这时候应用舞蹈的肢体动作能够把人们想要表达的感情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表现力对于舞蹈来说是人们抒发感情的重要媒介,同时也是舞蹈作品灵魂的体现,如果在舞蹈中缺少了表现力,那么观众无法通过舞蹈来领会任何情感,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学重点;教学质量  在中职舞蹈教学中,“趣”“意”“美
目的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结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并经支气管镜检查的200例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1例,女139例,年龄18~69岁,平均(48±10)岁。根据患者支气管镜下表现分组,以多发结节或寡结节为主要改变的患者归为典型黏膜改变组(125例),其余归为非典型黏膜改变组(75例),分析支气管镜下表现和各种活检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摘 要:日语通识选修课程在多数高校中已普遍开设,其实际教学效果日益收到关注。基于该类课程的特点,以提高实际教学效果为导向的过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明显的探讨价值,为外语类通识选修课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日语通识选修课程;特点;过程评价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深入分析我国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各高校紧跟中国教育现
◆摘 要:公共图书馆阅读模式的推广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以及增强群众文化水平的重要形式,是我国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读形式的逐步推广和创新不光有助于增加社会大众对阅读的兴趣,还可以促使公共图书馆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努力前行。此文简要的阐述了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问题所在,并积极探索了新媒体时代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社会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也是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现实的情况就是社会所需要的这样的人才与现在的高职院校所输出的人才不匹配,究其原因就是现在的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培养的模式是不正确的,与社会所要的人才不相匹配,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前景模糊。因此,如何培养成社会所需求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如何让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