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散养猪业具有适应畜牧业技术,适应不同的经济形势,适应不同的经营形式的特点。显然,散养猪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要经营形式。我国养猪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养猪业走的是数量曾殖型和资源消耗型道路。这与我国散养猪业中存在的误区有极大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找出误区,采取相应的技术对策,加大科技在散养猪业中的应用,致力于提高养猪生产水平。
【关键词】 散养猪; 对策
1.散养猪业中的主要误区
1.l饲养的猪种不适宜
尽管农村早有“七分种,三分养”的说法,但在散养猪业中,有很多农户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选择猪品种时,往往出现要么只用未改良的本地种,要么用不适合当地的外地良种,或没有条件却盲目使用三元杂交或多元杂交,使所养的猪品种适应性差,从根本上影响猪的生产水平。
1.2饲料和添加剂使用不当
养殖业中饲料的投人所占比重最大,农户多出现投入不合理现象,本想少花点钱,结果钱花了却一点效益都没有。不懂维持+生产的饲养原理,如喂一头20 kg的猪,每天只喂维持饲料,一年后仍只有20 kg。但若集中起来半年喂,体重远不止20 kg,只有多投人,才有多产出,本大利才大。农户散养猪业主要表现在使用时,不按猪的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量喂给配合饲料,把配合饲料当“味精”用,不分青红皂白,不按动物生长规律用料,如:用种猪料喂乳猪,用大猪料喂断奶后15kg以上的小猪,用乳猪料喂30-60 kg以上的中猪,用鸡料喂猪等等;清汤灌大肚,一把精料一桶水,表面看吃得饱,但水多冲淡胃液、肠液,不利于消化吸收,增加肾脏负担;还有的农户用配合饲料时随意添加其它饲料,用点全价料拌些自有的料,造成浪费,猪长不好;使用添加剂时有的农户认为用量越多越好,心大手松,往往偏多,比如 CaSO4过量会便秘,仔猪的饲料中要求锌的量不高于 500 mg/kg,过量出现猪只减重、胃炎、关节炎、大出血,缺锌患癫皮病;有的农户乱配乱混,自以为几种添加剂混合使用好,殊不知会出现桔抗、中毒等;有的农户认为添加剂可以代替精料,不知道添加剂主要含微量元素、促长剂和维生素等,不含蛋白质、能量,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农户图便宜,买地摊货,结果上当买到劣质、有毒品危害猪体健康;有的农户又完全失去信心,什么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都不用,因为“上当上怕了”。
1.3养技术不当
饲喂不五定(定质、定量、定温、定时、定点):饲料煮熟喂猪,生喂又不驱虫;颗粒料发散喂,浪费饲料;掉架子法喂猪;生猪不长或长不好怪运气。
1.4懒管理
生猪上圈不进行调教,不按时清洁卫生或清洁卫生做得不好。
1.5轻视疫病防治
猪生病认为是运气,拒绝防疫,不进行预防接种,没有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有病不请兽医,而去烧香求神灵保佑。
2 散养猪业的技术对策
政府应加大养猪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实施“双推五改”工程即推广仔猪补饲、推广综合防疫、改上种为良种杂交、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改熟喂为生喂、改掉架子为直线肥育。改自然交配为人工授精以及实施“农民养猪资格证书”工程,致力于提高我国的生猪生产水平。
2.l选择适宜的改良猪种
在畜牧部门指导下,猪种实行三化,即公猪良种化,母猪本地化,肥猪杂交一代化。用瘦肉型的优良外国猪品种如长白、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猪等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仔猪作为育肥猪。英国约克猪体型高大,四肢强壮,肉质良好,哺乳力强。美国杜洛克猪体型高大,四肢强壮,腿臀丰满,肉质良好。这样的杂交子一代猪综合了父本瘦肉率高、生长快、品质好和母本产子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通过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获得的适合当地条件的杂交后代猪的性能和适应性好,散养猪业最适合。
2.2使用优质全价饲料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中的五大营养要素,各有其作用。蛋白是生命的基础,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能源,脂肪好比猪体热能贮存仓库,维生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必需之物,矿物质是多功能的营养要素。有的氨基酸如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植物性籽实玉米、小麦、稻中不能合成,必须来自动物性原料鱼粉、肉骨粉、蚕蛹、血粉等等,单一饲料往往营养不全,使猪生长缓慢,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只有由多种动植物饲料原料和矿物原料经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各大饲料公司有按照不同生理时期,不同年龄根据国家动物营养需要标准,配制出的不同阶段的配合饲料,农户应选择优质全价料喂猪。
2.3科学的饲喂技术
有了好的品种,好的饲料,还要讲究饲喂方法,如仔猪在生后7-8d,开始补饲、满月断奶就少发生拉稀而且多增重几千克,中猪不能掉架子,要一根笋或叫直线肥育,一直按饲养标准给料,5-6个月可长到90-100 kg,无论大中小猪都要作到饲喂“五定”,定时饲喂能使猪形成条件反射,促进消化腺定时活动,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定量饲喂,可避免猪饱一顿或饥一顿,喂得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喂得太少,猪饿得大叫,不能安静休息;定温是根据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调节饲料及饮水的温度,做到“冬暖、夏凉、秋温”。定质是日粮的配合变异不要太大,喂的料要保持清洁、新鲜,变更配料时要逐步改变,防止喂霉烂冰冻饲料,冬季农户要特别注意用胸肉的盐水喂猪时预防食盐中毒。饲料不能煮熟喂,熟喂浪费人工,燃料,且大多数的饲料如大麦、玉米、鼓皮、米糠等营养价值都降低10%左右,还有青料闷煮不当还会产生亚硝酸盐中毒,同时维生素遭到破坏、可溶性养分流失,粗料煮熟也只能起到软化作用,不会提高消化率;饲喂时要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俗话说得好,“把草把料,猪儿欢跳”。应提倡生喂和干喂,不要熟喂和“清汤灌大肚”,喂大量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增加肾和膀脱的负担,尿频尿多,猪只不能安静睡觉,影响增重。但黄豆、豌豆、胡豆含有抗胰蛋白酶,不能生喂,影响消化;生喂千万要定期驱虫;凡是增减饲料量或更换饲料种类或引进新的饲料,都要采取逐渐更换的方法进行,骤减或突增都不当,可能引起猪只不安、停食、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下痢,甚至肠结死亡。
2.4实施精细的管理
“喂猪不用巧,窝干食子饱”,圈舍清洁卫生十分重要,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按面积关猪,不能潮湿、拥挤,才能减少生病。产子前母猪奶头用消毒药水清洗消毒,刷洗干净,圈舍要消毒,铺以柔软垫料如谷草或棉絮等物,并使之处于光线较暗而且安静的环境,让其正常分娩。剪肌带,拔犬牙,拭去粘液污物,生后3h内喂初乳,生后注射生血素,预防贫血、白痢,仔猪要“过好三关”,初奶关、补饲关、断奶关。母猪怀孕后期要加强营养,中猪直线育肥,公猪适当运动和多喂青绿多汁饲料,肥育猪上圈要加强调教,让其定点排粪排尿,保持因舍清洁卫生。为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和预防传染病,推广人工授精比自然交配好。管理越精细,猪只就越少生病死亡,这样才能使母猪产仔率高,仔猪成活率高,肥猪出栏率高。
2.5切实加强疾病防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预防消毒,半月或一月一次,猪舍保持“三勤六净”,勤打扫,勤消毒,勤垫圈,料净,水净,槽净,圈净,畜体净,用具净;不从疫区引进猪花,病猪不准上市。按免疫程序打好预防针,6-7周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以后再注射。联苗,冬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冬痢发生。有条件的农户圈合设立消毒池或用紫外线灯消毒,或用生石灰、草木灰等消毒圈舍,母猪产前3-5d,喂一定土霉素,产后注意奶头清洁和环境卫生,可使仔猪少发黄痢、白痢,刚断奶不要喂过饱,以兔拉稀。母猪料或仔猪料内,要有充足的矿物质,适当加骨粉、贝壳粉、蛋壳粉及其它微量元素,防止仔猪咬尾、咬耳、啃泥土,15-30公斤时要给猪只驱虫,不能小火煮青料,不喂发黄腐烂青料,预防氢氰酸、亚硝酸盐中毒(保涌症),猪只发病及时隔离,及时请兽医诊治。
【关键词】 散养猪; 对策
1.散养猪业中的主要误区
1.l饲养的猪种不适宜
尽管农村早有“七分种,三分养”的说法,但在散养猪业中,有很多农户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在选择猪品种时,往往出现要么只用未改良的本地种,要么用不适合当地的外地良种,或没有条件却盲目使用三元杂交或多元杂交,使所养的猪品种适应性差,从根本上影响猪的生产水平。
1.2饲料和添加剂使用不当
养殖业中饲料的投人所占比重最大,农户多出现投入不合理现象,本想少花点钱,结果钱花了却一点效益都没有。不懂维持+生产的饲养原理,如喂一头20 kg的猪,每天只喂维持饲料,一年后仍只有20 kg。但若集中起来半年喂,体重远不止20 kg,只有多投人,才有多产出,本大利才大。农户散养猪业主要表现在使用时,不按猪的各生理阶段营养需要量喂给配合饲料,把配合饲料当“味精”用,不分青红皂白,不按动物生长规律用料,如:用种猪料喂乳猪,用大猪料喂断奶后15kg以上的小猪,用乳猪料喂30-60 kg以上的中猪,用鸡料喂猪等等;清汤灌大肚,一把精料一桶水,表面看吃得饱,但水多冲淡胃液、肠液,不利于消化吸收,增加肾脏负担;还有的农户用配合饲料时随意添加其它饲料,用点全价料拌些自有的料,造成浪费,猪长不好;使用添加剂时有的农户认为用量越多越好,心大手松,往往偏多,比如 CaSO4过量会便秘,仔猪的饲料中要求锌的量不高于 500 mg/kg,过量出现猪只减重、胃炎、关节炎、大出血,缺锌患癫皮病;有的农户乱配乱混,自以为几种添加剂混合使用好,殊不知会出现桔抗、中毒等;有的农户认为添加剂可以代替精料,不知道添加剂主要含微量元素、促长剂和维生素等,不含蛋白质、能量,导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的农户图便宜,买地摊货,结果上当买到劣质、有毒品危害猪体健康;有的农户又完全失去信心,什么配合饲料和添加剂都不用,因为“上当上怕了”。
1.3养技术不当
饲喂不五定(定质、定量、定温、定时、定点):饲料煮熟喂猪,生喂又不驱虫;颗粒料发散喂,浪费饲料;掉架子法喂猪;生猪不长或长不好怪运气。
1.4懒管理
生猪上圈不进行调教,不按时清洁卫生或清洁卫生做得不好。
1.5轻视疫病防治
猪生病认为是运气,拒绝防疫,不进行预防接种,没有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有病不请兽医,而去烧香求神灵保佑。
2 散养猪业的技术对策
政府应加大养猪科技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实施“双推五改”工程即推广仔猪补饲、推广综合防疫、改上种为良种杂交、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改熟喂为生喂、改掉架子为直线肥育。改自然交配为人工授精以及实施“农民养猪资格证书”工程,致力于提高我国的生猪生产水平。
2.l选择适宜的改良猪种
在畜牧部门指导下,猪种实行三化,即公猪良种化,母猪本地化,肥猪杂交一代化。用瘦肉型的优良外国猪品种如长白、约克、杜洛克、汉普夏猪等种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所产生的杂交一代仔猪作为育肥猪。英国约克猪体型高大,四肢强壮,肉质良好,哺乳力强。美国杜洛克猪体型高大,四肢强壮,腿臀丰满,肉质良好。这样的杂交子一代猪综合了父本瘦肉率高、生长快、品质好和母本产子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等优点,通过二元杂交或三元杂交获得的适合当地条件的杂交后代猪的性能和适应性好,散养猪业最适合。
2.2使用优质全价饲料
饲料是养猪的基础,饲料中的五大营养要素,各有其作用。蛋白是生命的基础,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的能源,脂肪好比猪体热能贮存仓库,维生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必需之物,矿物质是多功能的营养要素。有的氨基酸如色氨酸、赖氨酸、蛋氨酸等植物性籽实玉米、小麦、稻中不能合成,必须来自动物性原料鱼粉、肉骨粉、蚕蛹、血粉等等,单一饲料往往营养不全,使猪生长缓慢,易发生代谢性疾病。只有由多种动植物饲料原料和矿物原料经科学配方组成的配合饲料,才能使猪只正常发育、生长迅速。各大饲料公司有按照不同生理时期,不同年龄根据国家动物营养需要标准,配制出的不同阶段的配合饲料,农户应选择优质全价料喂猪。
2.3科学的饲喂技术
有了好的品种,好的饲料,还要讲究饲喂方法,如仔猪在生后7-8d,开始补饲、满月断奶就少发生拉稀而且多增重几千克,中猪不能掉架子,要一根笋或叫直线肥育,一直按饲养标准给料,5-6个月可长到90-100 kg,无论大中小猪都要作到饲喂“五定”,定时饲喂能使猪形成条件反射,促进消化腺定时活动,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定量饲喂,可避免猪饱一顿或饥一顿,喂得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喂得太少,猪饿得大叫,不能安静休息;定温是根据不同季节气温的变化,调节饲料及饮水的温度,做到“冬暖、夏凉、秋温”。定质是日粮的配合变异不要太大,喂的料要保持清洁、新鲜,变更配料时要逐步改变,防止喂霉烂冰冻饲料,冬季农户要特别注意用胸肉的盐水喂猪时预防食盐中毒。饲料不能煮熟喂,熟喂浪费人工,燃料,且大多数的饲料如大麦、玉米、鼓皮、米糠等营养价值都降低10%左右,还有青料闷煮不当还会产生亚硝酸盐中毒,同时维生素遭到破坏、可溶性养分流失,粗料煮熟也只能起到软化作用,不会提高消化率;饲喂时要先粗后精,少喂勤添,俗话说得好,“把草把料,猪儿欢跳”。应提倡生喂和干喂,不要熟喂和“清汤灌大肚”,喂大量水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增加肾和膀脱的负担,尿频尿多,猪只不能安静睡觉,影响增重。但黄豆、豌豆、胡豆含有抗胰蛋白酶,不能生喂,影响消化;生喂千万要定期驱虫;凡是增减饲料量或更换饲料种类或引进新的饲料,都要采取逐渐更换的方法进行,骤减或突增都不当,可能引起猪只不安、停食、消化机能紊乱,便秘或下痢,甚至肠结死亡。
2.4实施精细的管理
“喂猪不用巧,窝干食子饱”,圈舍清洁卫生十分重要,冬暖夏凉,通风透光,定期消毒,按面积关猪,不能潮湿、拥挤,才能减少生病。产子前母猪奶头用消毒药水清洗消毒,刷洗干净,圈舍要消毒,铺以柔软垫料如谷草或棉絮等物,并使之处于光线较暗而且安静的环境,让其正常分娩。剪肌带,拔犬牙,拭去粘液污物,生后3h内喂初乳,生后注射生血素,预防贫血、白痢,仔猪要“过好三关”,初奶关、补饲关、断奶关。母猪怀孕后期要加强营养,中猪直线育肥,公猪适当运动和多喂青绿多汁饲料,肥育猪上圈要加强调教,让其定点排粪排尿,保持因舍清洁卫生。为提高种公猪的利用率和预防传染病,推广人工授精比自然交配好。管理越精细,猪只就越少生病死亡,这样才能使母猪产仔率高,仔猪成活率高,肥猪出栏率高。
2.5切实加强疾病防治
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搞好预防消毒,半月或一月一次,猪舍保持“三勤六净”,勤打扫,勤消毒,勤垫圈,料净,水净,槽净,圈净,畜体净,用具净;不从疫区引进猪花,病猪不准上市。按免疫程序打好预防针,6-7周龄时注射猪瘟疫苗,以后再注射。联苗,冬天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冬痢发生。有条件的农户圈合设立消毒池或用紫外线灯消毒,或用生石灰、草木灰等消毒圈舍,母猪产前3-5d,喂一定土霉素,产后注意奶头清洁和环境卫生,可使仔猪少发黄痢、白痢,刚断奶不要喂过饱,以兔拉稀。母猪料或仔猪料内,要有充足的矿物质,适当加骨粉、贝壳粉、蛋壳粉及其它微量元素,防止仔猪咬尾、咬耳、啃泥土,15-30公斤时要给猪只驱虫,不能小火煮青料,不喂发黄腐烂青料,预防氢氰酸、亚硝酸盐中毒(保涌症),猪只发病及时隔离,及时请兽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