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教育应成为科学—技术—生产的基础,特别是理科教学更应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包含的内容很多,例如:通过读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查找资料,提高理论;会用工具书,查找所需资料,都是自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自学的基本途径。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学基础的时候,学生对自学后的成果得到满足,对自学感到兴趣,自学的劲头也就更大。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们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这就使学生把现在的学习和将来学习的东西变成了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他们对周围世界不懂的东西越多,求知愿望就表现得越明显,思维就越敏锐。依据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研究目标,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特点,我尝试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根据高二、高三的教材特点,我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的化学课要求时就明确指出,高二《醛》、《酯》、《石油和煤》四节为自学的内容,高三的《中和滴定》、《化学反应速率》两节为自学的内容。公布自学的内容,使学生心里有了自学的准备。我在自学这些节前采取了布置自学作业,如《醛》一节布置的作业是:
1.醛基与羟基的不同点;
2.醛基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醛基的检验方法;
4.乙醛的性质,制法,用途;
5.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醛类结构特征及分类;
7.通过实验证明醛基的特征;
8.醛类的通性,命名;
9.小结或网络图。
学生们根据布置的自学作业与自己亲手做探索性实验(教师精心的布置好探索性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得到准确的结论,然后选择三组学生上讲台,分别写出本节的笔记,用投影片打出实验报告和本节的小结及注意事项、网络图及规律。最后由教师评价,表扬自学好的和笔记认真的及能够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并把本节知识点及与其他节的知识联系加以说明,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这样自学后,对本节进行反馈测验,经统计学生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学生们自己也感到自学的乐趣,好像长了本事,不用教师讲课,自己也能学到、学懂新的知识,表现出喜悦的心情。有些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说:有些章节教给我们的方法和自学提纲让我们自己学后,再给我们总结归纳一下,收获很大。由于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配合教师的自学提纲,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成果,所以,后面的几节自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的章节后面用不同字体印刷的内容很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它们一般为阅读、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这部分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常识性了解,它是主课文知识的延伸,它能收到增长知识、扩充视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由于中学化学课时少,根据这部分教材特点,本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指导读书法,还有一些主课文如高中化学第二册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也适用于指导读书法,它能避免教师上课满堂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实施过程
1.编写提纲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编写阅读提纲,提出要求和问题,能防止学生无目的地读书,既浪费时间,短时间内又抓不住重点,对学生起到导向作用。提纲可以是内容要点、问题,还可以是实操作方面的要求、方法、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2.阅读课文。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文,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行分析解决提纲提出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给以指点,并及时检查阅读情况,防止阅读流于形式。
3.分组讨论。根据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负责共同草拟一个知识小结。
4.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读书讨论情况先由各组代表发言,然后归纳小结。
(二)教学实例
高二教材(选学)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综合例用。
1.阅读提纲
(1)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a.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的目的是什么?
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c.裂化汽油同直馏汽油的结构、性质上通常有什么不同?
(2)煤的综合例用
a.煤可以分为哪几类?煤主要含有哪些元素?煤作为燃料直接烧掉有什么不好?目前解决此问题以有实用价值的办法是什么?
b.什么叫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有哪些主要产品?有哪些主要用途?
c.什么叫煤的气化?低热值气、中热值气、高热值气的成份、特点是什么?
d.什么叫煤的液化?煤的液化主要分哪两种?
2.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分组讨论,基本能掌握课文内容,且思维活跃,能克服讲授课中往往有部分学生不听讲的局面,个别小组还提出了新的问题:
a.汽油、煤油、柴油与食用油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b.煤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的组成、结构到底是什么?
4.教师小结
小组代表一边发言,教师一边小结,学生可在课文上打上重点记号。
(1)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a.石油的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裂解的目的: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分馏 物理变化
裂化 化学变化
c.裂化汽油同直馏汽油的结构、性质上通常有什么不同。
裂化汽油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
直馏汽油无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
(2)煤的综合例用
a.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煤。
b.煤的成份:主要成份是碳,并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c.煤作为燃料直接烧掉:污染环境(烟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浪费资源(化工原料)。
d.目前煤的综合利用有实用价值的办法: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
e.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
f.煤的干馏主要产品: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
g.主要用途:生产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炸药、染料、医药等。
h.煤的气化: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i.低热值气:成份一氧化碳和氢气、相当量的氮气,热值较低。
j.中热值气:成份一氧化碳和氢气、少量甲烷,热值较高。
k.高热值气:主要成份为甲烷,热值很高。
l.煤的液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烧的过程。
m.煤的液化:主要是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3)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汽油、煤油、柴油与食用油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汽油、煤油、柴油的主要成份是烃类,而食用油的主要成份是酯类(酯类物质将在后面学到)。
②煤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的组成、结构到底是什么?(了解)
煤是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煤的分子具有明显的有机化合物的特有结构。不同的煤种、不同地区的同种煤、同一地区的不同煤层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煤的分子结构通过分析和测定煤的基本结构单元发现其是以约定缩合芳环为主体,周围有很多侧链的高分子。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们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这就使学生把现在的学习和将来学习的东西变成了思考、分析和观察的对象,他们对周围世界不懂的东西越多,求知愿望就表现得越明显,思维就越敏锐。依据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教学研究目标,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特点,我尝试了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
根据高二、高三的教材特点,我在开学初对学生提出的化学课要求时就明确指出,高二《醛》、《酯》、《石油和煤》四节为自学的内容,高三的《中和滴定》、《化学反应速率》两节为自学的内容。公布自学的内容,使学生心里有了自学的准备。我在自学这些节前采取了布置自学作业,如《醛》一节布置的作业是:
1.醛基与羟基的不同点;
2.醛基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醛基的检验方法;
4.乙醛的性质,制法,用途;
5.乙醛与银氨溶液、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醛类结构特征及分类;
7.通过实验证明醛基的特征;
8.醛类的通性,命名;
9.小结或网络图。
学生们根据布置的自学作业与自己亲手做探索性实验(教师精心的布置好探索性实验内容),通过实验得到准确的结论,然后选择三组学生上讲台,分别写出本节的笔记,用投影片打出实验报告和本节的小结及注意事项、网络图及规律。最后由教师评价,表扬自学好的和笔记认真的及能够总结出规律的学生,并把本节知识点及与其他节的知识联系加以说明,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延伸。这样自学后,对本节进行反馈测验,经统计学生的成绩都在80分以上,学生们自己也感到自学的乐趣,好像长了本事,不用教师讲课,自己也能学到、学懂新的知识,表现出喜悦的心情。有些学生学习完本节知识后说:有些章节教给我们的方法和自学提纲让我们自己学后,再给我们总结归纳一下,收获很大。由于学生有自学的心理准备,配合教师的自学提纲,学有目的,学有兴趣,学有成果,所以,后面的几节自学效果较为理想。
二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的章节后面用不同字体印刷的内容很容易在教学中被忽视,它们一般为阅读、选学、资料、家庭小实验,这部分教材主要要求学生常识性了解,它是主课文知识的延伸,它能收到增长知识、扩充视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由于中学化学课时少,根据这部分教材特点,本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指导读书法,还有一些主课文如高中化学第二册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也适用于指导读书法,它能避免教师上课满堂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一谈几点体会。
(一)实施过程
1.编写提纲教师在教学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编写阅读提纲,提出要求和问题,能防止学生无目的地读书,既浪费时间,短时间内又抓不住重点,对学生起到导向作用。提纲可以是内容要点、问题,还可以是实操作方面的要求、方法、步骤和要注意的问题。
2.阅读课文。学生根据提纲阅读课文,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自行分析解决提纲提出的问题并发现新问题。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及时给以指点,并及时检查阅读情况,防止阅读流于形式。
3.分组讨论。根据座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讨论疑难问题,并针对课文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每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负责共同草拟一个知识小结。
4.小结。教师根据学生的读书讨论情况先由各组代表发言,然后归纳小结。
(二)教学实例
高二教材(选学)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煤的综合例用。
1.阅读提纲
(1)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a.石油的裂化和裂解的目的是什么?
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c.裂化汽油同直馏汽油的结构、性质上通常有什么不同?
(2)煤的综合例用
a.煤可以分为哪几类?煤主要含有哪些元素?煤作为燃料直接烧掉有什么不好?目前解决此问题以有实用价值的办法是什么?
b.什么叫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有哪些主要产品?有哪些主要用途?
c.什么叫煤的气化?低热值气、中热值气、高热值气的成份、特点是什么?
d.什么叫煤的液化?煤的液化主要分哪两种?
2.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和分组讨论,基本能掌握课文内容,且思维活跃,能克服讲授课中往往有部分学生不听讲的局面,个别小组还提出了新的问题:
a.汽油、煤油、柴油与食用油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b.煤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的组成、结构到底是什么?
4.教师小结
小组代表一边发言,教师一边小结,学生可在课文上打上重点记号。
(1)石油的裂化和裂解
a.石油的裂化的目的:提高轻质油的产量。
裂解的目的:得到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
b.石油的分馏和裂化在原理上有什么不同。
分馏 物理变化
裂化 化学变化
c.裂化汽油同直馏汽油的结构、性质上通常有什么不同。
裂化汽油有碳碳不饱和键,能使溴水褪色;
直馏汽油无碳碳不饱和键,不能使溴水褪色。
(2)煤的综合例用
a.煤的分类:无烟煤、烟煤、褐煤、泥煤。
b.煤的成份:主要成份是碳,并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以及无机矿物质。
c.煤作为燃料直接烧掉:污染环境(烟尘、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浪费资源(化工原料)。
d.目前煤的综合利用有实用价值的办法: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
e.煤的干馏: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过程。
f.煤的干馏主要产品:出炉煤气、煤焦油、焦炭。
g.主要用途:生产化肥、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炸药、染料、医药等。
h.煤的气化: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i.低热值气:成份一氧化碳和氢气、相当量的氮气,热值较低。
j.中热值气:成份一氧化碳和氢气、少量甲烷,热值较高。
k.高热值气:主要成份为甲烷,热值很高。
l.煤的液化:把煤转化为液体燃烧的过程。
m.煤的液化:主要是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
(3)学生提出的问题
①汽油、煤油、柴油与食用油的成分有什么不同?
汽油、煤油、柴油的主要成份是烃类,而食用油的主要成份是酯类(酯类物质将在后面学到)。
②煤干馏得到出炉煤气、煤焦油和焦炭,煤的组成、结构到底是什么?(了解)
煤是有机物、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煤的分子具有明显的有机化合物的特有结构。不同的煤种、不同地区的同种煤、同一地区的不同煤层结构都有很大的差别。对于煤的分子结构通过分析和测定煤的基本结构单元发现其是以约定缩合芳环为主体,周围有很多侧链的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