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任何工作,不仅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而且要有科学理性的方法。人们常说,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做好信息调研工作也是一样。只有把握好“桥”和“船”,把路看得清楚、看得全面、看得透彻,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往上看。明辨大势、认清形势
如何认清形势、认清大势,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做宣传思想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这样的政治敏锐度、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智慧。从事经济工作的,要认清经济发展新常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要认清当前政治生活新常态。没有认清政治生活新常态,路就走不远,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的笼子越扎越紧,等等,这些都是政治生活新常态。目的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做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认清这些新常态,更要认清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今年以来,“2·19”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是以党中央的名义出台的仅有的两个“责任制”。因此,必须对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有一个新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去把握和跟进,应该有哪些新的作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往回看,审视自身、正视自身
搞好信息调研工作要善于回顾总结,总结就是一种积累,积累就是一种提升。看到成绩与进步。常德的信息调研工作一直有一个好的基础,在全省也处于较前位置。尤其是这些年常德信息调研工作紧紧围绕重点、找准难点、发现特点、形成亮点,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在百团大赛、新媒体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看到付出与努力。服从意识比较强,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预约的课题,做到了不讲价钱,积极完成。争先意识比较强,有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一种争先创优的工作劲头,力争上游的精气神比较足。钻研意识比较强,工作中肯想办法,肯动脑筋,在信息报送方面,无论是选题,还是挖掘,都有新意、有深度、有成效。看到差距与不足。比如,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客观地讲,各个单位,人手较少,信息工作人员的精力分散了。主观地讲,还是一些领导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认为调研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的认为信息工作就是紧急信息,只要不出事就好。比如,精品意识不够强的问题。一些单位,在思想上存有疲沓和搪塞的倾向,精品率不高。往长远看。不忘初心、提振信心
写材料的过程中,思想得以展现、思路得以开阔、眼光得以长远,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得以充分拓展,这些都是其他工作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点。现在的一些年轻干部,不愿意写文章,不愿意吃这个苦。对此,年轻干部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深刻认识文字岗位的重要性,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提笔能写。这是干部的基本功底,也就是写作能力、文字水平。年轻干部要敢动笔、勤动笔、善动笔,熟悉掌握各类文体写作和大小材料的起草,达到提笔能写、随手拈来的境界。张口能讲。这是干部的演讲功底。一名优秀领导干部要有一定的鼓动宣传能力,特别是宣传干部,更要增强“嘴上功夫”,不仅要出口成章、能言善辩,还要不言则已、言必中的,树立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有的年轻干部文章写得出来、发表得出来,但是一开口讲话,就结结巴巴、词不达意。遇事能干。这是干部的业务功底。每一名宣传干部都要将“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自我价值的标准,自加压力,努力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撰写材料过程中汲取的思想精华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努力运用,积极践行,干出名堂,干出成效,干出影响。这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升华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些同志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的诀窍。
往前看。形成合力、精准发力
信息调研工作要胸怀全局,搞好参政设谋,重点在提高快速反应的速度,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深度,提高对策建议实用度上进行研究。
紧跟形势,在大事件、大节点上发力。做信息调研工作,心中有大局,信息才有源头活水。要聚焦境内外舆论关注度高的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及时做好舆情收集分析研判。今年的大事件比较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诞辰150年、辛亥革命105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500年,还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年,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换届之年。围绕这些大事件、大节点认真研究谋划,多报信息,才能多出好作品。
贴近基层,在见真招、出实效上发力。领导决策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信息采集进行加工,对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过程。宣传思想系统的干部,尤其是信息调研工作人员,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情况、提升能力、提高话语权的有力武器,多到基层去、多到一线去、多到群众中去,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了解最真实的信息,提出最切实的意见建议。比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重点围绕怎么样整合资源,怎么样把精神文建设和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建议,并形成成果转化,扎扎实实地把这些工作打造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响亮品牌。
抓实作风,在改文风、出精品上发力。一些同志,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当“材料搬运工”。写出来的调研信息看起来很完整,有理论高度,有观点,有材料,有数据,有事例,有分析,也有许多建议对策。但提出的建议“经久不衰”,得出的结论“永不过时”,找出的对策“四海皆准”,惟独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在這个问题上,改文风、出精品,就要走出去、沉下去,舍得下功夫、花气力,就要进行认真研究,就要加班加点,就要比别人花的心血更多。
提振士气,在涨激情、强责任上发力。气,可鼓不可泄。士气从何而来,士气要靠激情点燃。世界上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可以说是激情的产物,没有激情就没有朝气、没有锐气、没有勇气,就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士气要靠责任强化。就是那句话“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要进一步强化信息调研工作责任意识,从部机关到市直单位、到区县(市),从领导到干部,压力层层传递、士气层层提振、工作层层推进,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工作动力。
强化保障,在建机制、聚合力上发力。延伸队伍网络触角,建好建实队伍网络,不能建成“漏网”。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各地各单位将信息调研队伍学习培训计划纳入年度工作学习计划,开展好培训。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精品信息奖励制度,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日常性工作占三十分,其他的占了七十分、共七大项,信息调研工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硬性指标之一进行考核,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积极性。
往上看。明辨大势、认清形势
如何认清形势、认清大势,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做宣传思想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这样的政治敏锐度、政治洞察力和政治智慧。从事经济工作的,要认清经济发展新常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就要认清当前政治生活新常态。没有认清政治生活新常态,路就走不远,一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把规矩和纪律挺在前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反腐倡廉的笼子越扎越紧,等等,这些都是政治生活新常态。目的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做宣传思想工作,不仅要认清这些新常态,更要认清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形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高度重视,相继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今年以来,“2·19”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4·19”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5·17”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去年党中央出台了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这是以党中央的名义出台的仅有的两个“责任制”。因此,必须对宣传思想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有一个新的认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去把握和跟进,应该有哪些新的作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往回看,审视自身、正视自身
搞好信息调研工作要善于回顾总结,总结就是一种积累,积累就是一种提升。看到成绩与进步。常德的信息调研工作一直有一个好的基础,在全省也处于较前位置。尤其是这些年常德信息调研工作紧紧围绕重点、找准难点、发现特点、形成亮点,为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在百团大赛、新媒体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看到付出与努力。服从意识比较强,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预约的课题,做到了不讲价钱,积极完成。争先意识比较强,有一种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有一种争先创优的工作劲头,力争上游的精气神比较足。钻研意识比较强,工作中肯想办法,肯动脑筋,在信息报送方面,无论是选题,还是挖掘,都有新意、有深度、有成效。看到差距与不足。比如,精力不集中的问题。客观地讲,各个单位,人手较少,信息工作人员的精力分散了。主观地讲,还是一些领导在思想上重视不够,有的认为调研一时半会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有的认为信息工作就是紧急信息,只要不出事就好。比如,精品意识不够强的问题。一些单位,在思想上存有疲沓和搪塞的倾向,精品率不高。往长远看。不忘初心、提振信心
写材料的过程中,思想得以展现、思路得以开阔、眼光得以长远,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全局思维、创新思维等得以充分拓展,这些都是其他工作所不具有的优势和特点。现在的一些年轻干部,不愿意写文章,不愿意吃这个苦。对此,年轻干部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深刻认识文字岗位的重要性,苦练内功、厚积薄发。提笔能写。这是干部的基本功底,也就是写作能力、文字水平。年轻干部要敢动笔、勤动笔、善动笔,熟悉掌握各类文体写作和大小材料的起草,达到提笔能写、随手拈来的境界。张口能讲。这是干部的演讲功底。一名优秀领导干部要有一定的鼓动宣传能力,特别是宣传干部,更要增强“嘴上功夫”,不仅要出口成章、能言善辩,还要不言则已、言必中的,树立宣传干部的良好形象。有的年轻干部文章写得出来、发表得出来,但是一开口讲话,就结结巴巴、词不达意。遇事能干。这是干部的业务功底。每一名宣传干部都要将“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作为检验工作成效和自我价值的标准,自加压力,努力工作。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撰写材料过程中汲取的思想精华和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努力运用,积极践行,干出名堂,干出成效,干出影响。这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不断升华工作的过程,也是一些同志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做出成绩的诀窍。
往前看。形成合力、精准发力
信息调研工作要胸怀全局,搞好参政设谋,重点在提高快速反应的速度,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深度,提高对策建议实用度上进行研究。
紧跟形势,在大事件、大节点上发力。做信息调研工作,心中有大局,信息才有源头活水。要聚焦境内外舆论关注度高的一些重大活动、重要事件,及时做好舆情收集分析研判。今年的大事件比较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孙中山诞辰150年、辛亥革命105年、世界社会主义发展500年,还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之年,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换届之年。围绕这些大事件、大节点认真研究谋划,多报信息,才能多出好作品。
贴近基层,在见真招、出实效上发力。领导决策形成的过程,就是对信息采集进行加工,对调研成果转化运用的过程。宣传思想系统的干部,尤其是信息调研工作人员,要把调查研究作为了解情况、提升能力、提高话语权的有力武器,多到基层去、多到一线去、多到群众中去,通过“交换、比较、反复”,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了解最真实的信息,提出最切实的意见建议。比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重点围绕怎么样整合资源,怎么样把精神文建设和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相结合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提出切实的意见建议,并形成成果转化,扎扎实实地把这些工作打造成宣传思想工作的响亮品牌。
抓实作风,在改文风、出精品上发力。一些同志,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写报告,当“材料搬运工”。写出来的调研信息看起来很完整,有理论高度,有观点,有材料,有数据,有事例,有分析,也有许多建议对策。但提出的建议“经久不衰”,得出的结论“永不过时”,找出的对策“四海皆准”,惟独缺乏针对性、操作性。在這个问题上,改文风、出精品,就要走出去、沉下去,舍得下功夫、花气力,就要进行认真研究,就要加班加点,就要比别人花的心血更多。
提振士气,在涨激情、强责任上发力。气,可鼓不可泄。士气从何而来,士气要靠激情点燃。世界上任何一件成功的事情都可以说是激情的产物,没有激情就没有朝气、没有锐气、没有勇气,就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士气要靠责任强化。就是那句话“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人”。要进一步强化信息调研工作责任意识,从部机关到市直单位、到区县(市),从领导到干部,压力层层传递、士气层层提振、工作层层推进,进一步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工作动力。
强化保障,在建机制、聚合力上发力。延伸队伍网络触角,建好建实队伍网络,不能建成“漏网”。加大学习培训力度,各地各单位将信息调研队伍学习培训计划纳入年度工作学习计划,开展好培训。加大奖励力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精品信息奖励制度,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日常性工作占三十分,其他的占了七十分、共七大项,信息调研工作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硬性指标之一进行考核,提升了工作的针对性和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