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in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素养不同于“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品德素养”等。语文素养最主要的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要求速成,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训练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在阅读上下功夫。阅读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写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又一种重要的方法。写作其实是一件寻常事,和说话一样,有了意思,有了需要,动手把它写出来就是了。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必须明白学习语文的着眼点是什么。
  【关键词】语文素养 阅读 写作 着眼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由此可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明白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不同于“政治素养”、“科学素养”、“品德素养”等。有专家把语文素养谈得很详细,说语文素养应当包括:“1.对母语的感情2.读写听说的能力3.语文知识4.文学审美趣味和能力5.文化视野。”叶圣陶先生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老师也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教语文半个多世纪,我始终坚守一个信念:无论语文课程理念有怎样的变化,其中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语文课要教会学生自己阅读和写作,使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个基本方向就不会变,也不应该变。”根据以上的意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表达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要求速成。我们常常听到一些家长向我询问学习语文的窍门,意思是,只要掌握了技巧,就能学好语文。我还得知一些焦急的家长希望在几周之内把孩子落后的语文成绩给补上去。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急不来的,必须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训练的过程。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当在阅读上下功夫。阅读不仅可以提升语文素养,而且可以改变人生,重塑人的心灵。阅读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
  阅读不是一件难事情。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有朗读、默读;有浏览、精读等。古人重视出声的读,今人大多默读,只用眼睛在字里行间巡行。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教师的不妨提倡一种读书方法叫“美读”。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给听者或自己,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立场,该激昂时激昂,该委婉时委婉,读者就如演员。这样就可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能够有很大的收获。
  阅读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糊里糊涂地,一目十行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只追求故事情节地读,倒不如通体了解细细地、慢慢地读。好的作品至少要读两遍以上,初读时可以只了解大概,再读时就需要细细推敲了。
  阅读之后最好要做读书笔记,可以是摘录,可以是自己的思考,可以是自己的评论,也可以是自己的疑惑……
  古人学习的惟一的方法就是读,其实读确实是很有效的方法。
  写作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又一种重要的方法。写作其实是一件寻常事,和说话一样,有了意思,有了需要,动手把它写出来就是了。教师一定要消除学生写作时的畏惧心理。不必惊天动地,不必豪言壮语,不必意义非凡,也许是一个细节,也许是一个片段,也许是一丝的感触都可以作为写作的材料。写作不必无话找话,不必东拼西凑,越自然越真实。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多读多写,一味强调是学生自发自为的活动。学生写作往往不会筛选材料,一篇文章没有中心,啰里啰嗦,说不清楚。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删减。所有材料指向中心,用得上的毫无遗漏,用不上的淘汰净尽。写作时,标点符号一定要标清楚,宜多用句号,把一句句话说清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对于学生的作文一般不必要求太高。记事记清楚,道理说明白,语法无毛病,这就可以了。至于写得好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情感深,思想透,经验多,才能写出好文章。学生的知识有限,阅历有限,是勉强不来的。作为教师也只能在合格的标准上再追求生动形象罢了。
  对于初学者,教师不妨推荐《作文法讲义》(陈望道),《作文论》(叶绍钧),《文章作法》(夏丐尊、刘熏宇),《作文讲话》(章衣萍)之类的书籍供学生阅读。文无定法,文成而法立,初学者可以参考,但绝不可被其拘囿。
  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必须明白学习语文的着眼点是什么。现在提倡的是新课程,许多语文教师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迷失了方向。我曾经观摩过一节语文课。在这节语文课上教师出示幻灯片七次,小组讨论两次,背景音乐约八分钟。整节课上是热热闹闹,但是学生仅在课上读了一遍课文,在引用过几个课文中的句子后,就基本上不再接触课文,课文中很多关键性的语句都没有让学生认真思考、细细品味。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不是美术课,不是地理课,不是法律课等等,语文课只能是语文课。语文课最终的着眼点只能停留在语文上,也就是字、词、句、篇上。语文教材大部分是所谓的选文。这些选文的内容大都具有吸引力,我们和文字接触时容易偏重内容而忽略形式。学习语文的着眼点恰恰应当在文字的形式上。古人可读的书不多,把功夫都下在了揣摩和诵读上,写出来的文章内容空虚,形式倒是通的。今人正好相反思想多元,内容丰富了许多,形式上往往有缺点。这是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应当注意的地方。
  认真与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阅读不是很快地一翻,看文章也不是扫一眼了事,作文不是想都不想就动手写,写完了也懒得改。最后强调一下,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有一个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夏丐尊 叶圣陶《文章讲话》[M].北京:中华书局,2007.8(2011.11重印)
  [2]叶圣陶《怎样写作》[M]. 北京:中华书局,2007.8(2011.11重印)
  作者简介:张利红、1977年7月27日、女、本科,籍贯:河南省获嘉县,获嘉县教师进修学校讲师。
其他文献
一、几何画板让数学中的复杂问题变得简单有趣味  电脑有很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可以给学生包括声音、图片、视频等几乎你能想象到的所有媒体。借助一些工具软件,如几何画板等,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对这些多媒体对象进行剪辑和加工处理,使之符合我们数学教学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媒体的作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数学
期刊
摘要: “侧重培养阅读能力”是新课标规定的初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又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技能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落实英语交际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质量 策略 研究  我们知道阅读能力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理解程度,即阅读理解;二是读速快慢,即阅读速度。新课标要求我国学生的阅读速度达到60-100wpm,理解准确率达到70%。要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
摘要:体育教学是职业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我意识能力的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训练学生的自信心在培养良好的体形前提下,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等。  关键词: 培养 意志品质 自信心 情感健康  体育教师要培养、诱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教育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单调和枯燥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思想,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良好的情趣,让学生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任务。高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个人的教学体会:  一、构建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基础  教师正襟危坐、表情严厉刻板让人生怕,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只有以饱满的精神、和蔼的态度、亲切的笑容、信任的目光、激励的话语、耐心的引导,才能
期刊
记得在重庆参加全国的经典课堂展示活动上,有一位名师说了一句话,“学生不是不喜欢数学,是不喜欢我们枯燥的教学。如果我们能多用、妙用激励性评价,学生自然会喜欢,让课堂彰显灵动。”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于受传统的评价影响,还存在着种种弊端。《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引导和鼓
期刊
教师的课堂教学用语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之一。同一份教案不同的教师上课的课堂效果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是教师英语专业能力存在很大差异。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师的语言能力,尤其是课堂组织教学中使用的语言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正确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可以帮助教师营造英语语言环境和真实交流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我们的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
期刊
一段时间以来,听了学校大部分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学习了一些省市知名教师的课,重点关注了一下“读”这个问题,思考了很多。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断断续续写了点心得。  阅读过特级教师于永正对于“读”的精辟论述:“语文教学的亮点首先在朗读上,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能入情入境地读,课堂就充满生机、充满灵性。”而张田若先生重视语文教学中的“读”,则说得坚定不移,他曾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
期刊
摘 要: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本文从提问的意义谈起,随后就高效的提问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 提问 策略  提问是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师生最重要的交流方式之一,每一位教育者都有引导学生去“真正理解,达到课堂进行目标”的愿望。侃侃而谈的律师,富有激情的主持,他们精彩的表现本质上是因为在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