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建设现状
中国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网络方面,全国国税四级广域网(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区局)已经建成;硬件平台方面,全国统一采购了的大量服务器用于征管、报税等系统的运行;应用方面,金税工程二期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认证、报税、稽核、协查系统、CTAIS、出口退税、公文等)在全国四级网络进行了全面应用;数据方面,总局已经将北京、河北、内蒙古、大连、安徽、厦门、青岛、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6个省市的数据集中到总局,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形成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同时,基层应用积累了大量一线征管数据。就全国而言,尽管总局公布了标准代码和基础数据结构,但由于金税三期全国统一软件尚未形成,各地数据格式、口径仍不尽统一。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监控,提高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利用的程度,税务系统将着力建设“省市——总局”二级数据处理中心,以实现分散数据的集中整合、分析利用以及数据在横向/纵向的加工、清洗、传递与交换,使得数据真正地“流”起来,“用”起来,按照各方面业务发展的需要,逐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和加工,充分加以利用,为各项税收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数据利用的挑战
基础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明细数据,虽然包含着大量对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但由于它们的组织方式是面向业务应用的,而不是面向决策主题的,所以很难从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随着基础业务系统不断改进和扩充,这些数据将逐渐具备如下的特点:异构的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库,分布存放,备份到各种介质,数据量极大。这将造成难于全面、综合地掌握税收信息。
多个业务系统,指标口径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同时由于各应用系统和数据比较分散,给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带来困难,也造成基层大量上报资料的工作量。
面对海量数据,基于OLTP技术的查询系统在执行复杂、大量计算的查询、分析、监控方面将表现出极低的效率。同时从多个查询系统中发掘有价值的数据,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汇总加工,这样势必降低时效性和准确性。针对税务系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结构上的重组,按更有利于决策分析的角度去设计,就会使税收的宝贵资源—数据,实现真正的信息价值。
因此,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组织开发了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搭建起专业化的税收监控和决策分析平台。
全面的监控分析
通过建立以InforEAI为核心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省涉税数据高度共享,确保数据传递真实、及时、准确;建立了面向全省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考核、预测的税收监控分析系统;实现对所有税种和税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以保证税务工作简便、规范、高效地运行,提高了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功能分一局式监控分析、一户式監控分析、省市局监控分析、基层监控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表数据录入、基础参数维护、系统管理八大类。其中,一局式、一户式、省市局监控分析中的综合查询监控、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征收管理、流转税管理、所得税管理、国际税收管理、出口退免税、税收法制、财务管理、监督考核、队伍建设中的大部分功能点,基层监控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表数据录入、基础参数维护和系统管理都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而省市局监控分析中的税收主题分析、税收稽查中的部分功能点、税收征收管理中部分功能点、税收征收管理的部分功能点是基于数据仓库的。
一局式与一户式监控分析两个功能模块适用于全省各级国税机关。一局式监控分析功能包括对登记认定、发票、申报征收、稽查、出口退免税、金税、征管质量、数据质量的总体情况和按税务机关、按税种等的明细情况的层层钻取、监控分析。一户式监控分析与一局式监控分析内容类似,对一户纳税人按“表-册-单”的顺序逐级监控分析,并重点考虑了对一户纳税人违法违章事宜的快捷监控,对纳税人税负率等税收指标与同行业均值和预警线的比较,对纳税人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均值的比较和总体经营情况的定性分析。
省市局监控分析模块包括综合查询监控、税收主题分析、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征收管理、流转税管理、所得税管理、国际税收管理、出口退免税、税务稽查、税收法制、财务管理、监督考核、队伍建设15个功能模块,主要适用于省市两级国税机关。
综合查询监控是对税收业务模块和队伍建设监控模块中的常用查询监控类功能点的汇集,包括机构人员、登记户数、收入进度、退税进度、税收优惠比例等内容。
税收主题分析是对税收业务模块中常用多维分析类功能点的汇集,包括登记户数、申报户数、申报税额、应征、应缴、入库、欠税、欠税清理、多缴、提退、减免、税负、稽查成果等常用分析主题。
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关系是计统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分析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分析表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分析主题。税收统计分析侧重于形成分税种、分级次、分注册类型、分行业的应征、入库、欠税、提退减免的对比分析表格和展现税款多维模型。重点税源监控侧重于利用TRAS系统中的企业表、产品表数据,以及综合征管系统中的申报征收数据,形成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的应税销售收入、应缴、入库、税负等指标分析表。税收与经济关系侧重于对GDP、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变量与国税收入、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等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宏观税负和弹性系数分析。
管理涵盖日常业务
税收征收管理涵盖征管部门的主要日常业务,包括登记户数和状态分析、税负分析、普通发票领用存、个体双定户分类、工商数据采集、信用等级分布、死欠核销、延期税款审批统计等内容。
流转税和所得税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当前两个主体税种管理中的重点指标的监控分析,如:“四小票”数据统计分析、新增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源监控、所得税税负和弹性分析、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备查单交叉比对等。
国际税收管理主要侧重于在日常工作中报表的编制。在市局录入反避税等报表数据,省局自动对报表汇总和展示,这是取消手工报表,减轻下级税务机关负担的一种途径。另外还包括涉外所得税重点税源季报等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
税务稽查主要侧重于对稽查案件状态的实时查询、稽查成果的综合统计分析和协查发票的查询统计。实时查询包括对稽查案件状态、结案案件、举报案件的查询;稽查成果分析包括结案案件的总体成果、效率、质量、案件来源、违法成因、查补税款、入库查补税款的分析。税收法制主要包括税收保全、强制执行和税务行政处罚情况的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分析包括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税收指标测算与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三部分,适用于全省各级国税机关。
数据分析报告主要用于数据分析报告的辅助编制,将全省的优秀数据分析报告以模版的形式做到系统中,同时将报告中的主要图表的统计生成作为系统的一个查询功能,通过模版链接查询功能,快速获得数据分析报告所用图表。通过该功能模块,实现全省数据分析报告的分析方法共享,并提高数据分析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当今的国税系统,原始数据正在飞速地积累和膨胀,如何保存并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将其中蕴藏的信息转化为生产力并充分利用,将成为关注热点。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是我们利用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数据仓库技术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对各类税务数据信息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是建立基于省级单位的税收数据仓库。
链接
山东省国税局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经过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山东省形成了以市级集中模式为主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也积累了丰富的电子数据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应用中我们感到,由于各应用系统和数据比较分散,给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带来困难,也造成基层大量上报资料的工作量。同时,数据处理分析与利用也缺乏一个系统的软件支撑平台,制约了数据综合分析利用的深入开展。为此,从2004年初开始,山东省国税局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组织开发了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搭建起专业化的税收监控和决策分析平台。
中国税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网络方面,全国国税四级广域网(总局-省局-地市局-县区局)已经建成;硬件平台方面,全国统一采购了的大量服务器用于征管、报税等系统的运行;应用方面,金税工程二期系统(增值税防伪税控开票、认证、报税、稽核、协查系统、CTAIS、出口退税、公文等)在全国四级网络进行了全面应用;数据方面,总局已经将北京、河北、内蒙古、大连、安徽、厦门、青岛、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16个省市的数据集中到总局,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形成了相应的数据处理报告。同时,基层应用积累了大量一线征管数据。就全国而言,尽管总局公布了标准代码和基础数据结构,但由于金税三期全国统一软件尚未形成,各地数据格式、口径仍不尽统一。
为了提高数据质量,强化数据监控,提高数据共享和综合分析利用的程度,税务系统将着力建设“省市——总局”二级数据处理中心,以实现分散数据的集中整合、分析利用以及数据在横向/纵向的加工、清洗、传递与交换,使得数据真正地“流”起来,“用”起来,按照各方面业务发展的需要,逐步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分析和加工,充分加以利用,为各项税收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数据利用的挑战
基础业务系统产生的业务明细数据,虽然包含着大量对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但由于它们的组织方式是面向业务应用的,而不是面向决策主题的,所以很难从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随着基础业务系统不断改进和扩充,这些数据将逐渐具备如下的特点:异构的数据结构,不同的数据库,分布存放,备份到各种介质,数据量极大。这将造成难于全面、综合地掌握税收信息。
多个业务系统,指标口径不一致,技术标准不统一,信息难以共享,形成信息孤岛,同时由于各应用系统和数据比较分散,给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带来困难,也造成基层大量上报资料的工作量。
面对海量数据,基于OLTP技术的查询系统在执行复杂、大量计算的查询、分析、监控方面将表现出极低的效率。同时从多个查询系统中发掘有价值的数据,需要通过人工的方法汇总加工,这样势必降低时效性和准确性。针对税务系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如果对这些数据进行结构上的重组,按更有利于决策分析的角度去设计,就会使税收的宝贵资源—数据,实现真正的信息价值。
因此,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组织开发了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搭建起专业化的税收监控和决策分析平台。
全面的监控分析
通过建立以InforEAI为核心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全省涉税数据高度共享,确保数据传递真实、及时、准确;建立了面向全省各级税务机关税收经济分析、监控、考核、预测的税收监控分析系统;实现对所有税种和税务工作的全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电子化监控,以保证税务工作简便、规范、高效地运行,提高了决策依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系统功能分一局式监控分析、一户式監控分析、省市局监控分析、基层监控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表数据录入、基础参数维护、系统管理八大类。其中,一局式、一户式、省市局监控分析中的综合查询监控、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征收管理、流转税管理、所得税管理、国际税收管理、出口退免税、税收法制、财务管理、监督考核、队伍建设中的大部分功能点,基层监控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表数据录入、基础参数维护和系统管理都是基于关系数据库的,而省市局监控分析中的税收主题分析、税收稽查中的部分功能点、税收征收管理中部分功能点、税收征收管理的部分功能点是基于数据仓库的。
一局式与一户式监控分析两个功能模块适用于全省各级国税机关。一局式监控分析功能包括对登记认定、发票、申报征收、稽查、出口退免税、金税、征管质量、数据质量的总体情况和按税务机关、按税种等的明细情况的层层钻取、监控分析。一户式监控分析与一局式监控分析内容类似,对一户纳税人按“表-册-单”的顺序逐级监控分析,并重点考虑了对一户纳税人违法违章事宜的快捷监控,对纳税人税负率等税收指标与同行业均值和预警线的比较,对纳税人财务比率与同行业均值的比较和总体经营情况的定性分析。
省市局监控分析模块包括综合查询监控、税收主题分析、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的关系、税收征收管理、流转税管理、所得税管理、国际税收管理、出口退免税、税务稽查、税收法制、财务管理、监督考核、队伍建设15个功能模块,主要适用于省市两级国税机关。
综合查询监控是对税收业务模块和队伍建设监控模块中的常用查询监控类功能点的汇集,包括机构人员、登记户数、收入进度、退税进度、税收优惠比例等内容。
税收主题分析是对税收业务模块中常用多维分析类功能点的汇集,包括登记户数、申报户数、申报税额、应征、应缴、入库、欠税、欠税清理、多缴、提退、减免、税负、稽查成果等常用分析主题。
税收统计分析、重点税源监控、税收与经济关系是计统部门在长期的税收分析工作中形成的一整套分析表格,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些分析主题。税收统计分析侧重于形成分税种、分级次、分注册类型、分行业的应征、入库、欠税、提退减免的对比分析表格和展现税款多维模型。重点税源监控侧重于利用TRAS系统中的企业表、产品表数据,以及综合征管系统中的申报征收数据,形成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的应税销售收入、应缴、入库、税负等指标分析表。税收与经济关系侧重于对GDP、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变量与国税收入、工业增值税、商业增值税等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宏观税负和弹性系数分析。
管理涵盖日常业务
税收征收管理涵盖征管部门的主要日常业务,包括登记户数和状态分析、税负分析、普通发票领用存、个体双定户分类、工商数据采集、信用等级分布、死欠核销、延期税款审批统计等内容。
流转税和所得税管理主要侧重于对当前两个主体税种管理中的重点指标的监控分析,如:“四小票”数据统计分析、新增所得税纳税人的税源监控、所得税税负和弹性分析、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备查单交叉比对等。
国际税收管理主要侧重于在日常工作中报表的编制。在市局录入反避税等报表数据,省局自动对报表汇总和展示,这是取消手工报表,减轻下级税务机关负担的一种途径。另外还包括涉外所得税重点税源季报等由系统自动生成的报表。
税务稽查主要侧重于对稽查案件状态的实时查询、稽查成果的综合统计分析和协查发票的查询统计。实时查询包括对稽查案件状态、结案案件、举报案件的查询;稽查成果分析包括结案案件的总体成果、效率、质量、案件来源、违法成因、查补税款、入库查补税款的分析。税收法制主要包括税收保全、强制执行和税务行政处罚情况的统计分析。
数据处理分析包括数据质量监控分析、税收指标测算与分析、数据处理分析报告三部分,适用于全省各级国税机关。
数据分析报告主要用于数据分析报告的辅助编制,将全省的优秀数据分析报告以模版的形式做到系统中,同时将报告中的主要图表的统计生成作为系统的一个查询功能,通过模版链接查询功能,快速获得数据分析报告所用图表。通过该功能模块,实现全省数据分析报告的分析方法共享,并提高数据分析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当今的国税系统,原始数据正在飞速地积累和膨胀,如何保存并利用好这些珍贵的资源,将其中蕴藏的信息转化为生产力并充分利用,将成为关注热点。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是我们利用最近几年才快速发展起来的数据仓库技术以及基于此技术的商业智能,对各类税务数据信息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是建立基于省级单位的税收数据仓库。
链接
山东省国税局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经过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山东省形成了以市级集中模式为主的信息系统应用体系,也积累了丰富的电子数据信息资源。在信息化应用中我们感到,由于各应用系统和数据比较分散,给上级对下级的监控带来困难,也造成基层大量上报资料的工作量。同时,数据处理分析与利用也缺乏一个系统的软件支撑平台,制约了数据综合分析利用的深入开展。为此,从2004年初开始,山东省国税局通过对各类数据信息的统一规划、汇总、加工、整理,对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集成与整合,建立全省统一的税收数据仓库,组织开发了税收监控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搭建起专业化的税收监控和决策分析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