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忽视了学生的课堂笔记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8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的语文教学,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教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课堂活动基本上就是听与记,学生俨然成了老师的课堂记录器,基本失去了说的权利,缺乏主体参与.丧失了主体地位。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新的教学理念也在教学实践中得以体现,语文课堂更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在课堂上激烈讨论之后,课本上,连基本的生字词都没能标记出来就像从来没有学过这篇文章似的。
  事实表明,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语文课堂上学生说的确实多了,但记的却是少了,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记。语文课堂中的听、说、记三者之间应该是不矛盾的,是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学会作笔记,养成良好的作笔记的习惯,对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一、课堂笔记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
  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所记的笔记,绝不仅仅是教师在黑板上的板书,还应有一些需要学生主动发挥的内容,因此记笔记就要求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各方面协同活动,这样就有助于集中注意,专心听好课。因为如果不专心,往往就会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节拍。
  
  2.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记课堂笔记是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课堂笔记是思维结果的重要载体。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把听到的内容、黑板上的视觉信息和自己头脑中的思维信息合成加工,这不仅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帮助学生记忆,我们不是常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吗?
  
  3.有利于复习和应用知识
  有些理解力很强又非常细心的学生在刚刚听完课以后,也许能够回忆起所听的大体内容,但其中很多细节都会很快忘掉。而语文学习过程中一些知识所要实现的是长时记忆,有利于对知识的复习和应用。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上课时,部分学生往往喜欢听,喜欢说,特别是对故事情节完整的课文或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而视觉观察的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较差。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得到佐证。学生作业里常有东倒西歪的字体、触目惊心的别字、语病百出的句子。记笔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因为记下来的笔记是对老师的课堂讲解及自己思维结果的语言重组过程。
  
  二、课堂笔记的指导
  
  (一)记什么
  许多学生不会作课堂笔记,往往将老师讲的、黑板上写的、画的,一古脑儿地记下来,把课堂笔记变成了课堂记录,结果是上课时手忙脚乱,一下课仍然是一知半解。因此,要作好课堂笔记,提高听课水平和效率,首先得明确记些什么。
  1.记新知和要点
  一篇课文一般两三个课时就要学完,而且有的文章篇幅很长,课堂容量很大,每节课的知识侧重点也不相同,但都会有很多新旧知识交织在一起。在听课的过程当中,最忌不加选择,有言必录,结果搞得手忙脚乱。因此,要求学生形成筛选新知识、把握住要点的意识。韩愈早在《进学解》中就曾说过:“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语文课堂笔记就是要把筛选出的新知识及要点及时记下来,记全记清,并具有概括性。
  具体地说,课堂笔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记新知识和要点:第一,记老师的板书,因为一般说来老师的板书就是课堂学习内容的纲目或文章的要点。这些纲目是老师在吃透教材内容基础上,根据教学体会写出来的,基本上能反映授课内容的知识结构和要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新课内容和知识体系;第二,记老师所讲的重要地方,如对时代背景的介绍,对主题的概括,对写作特点的分析,对重点段落句子的品读,某些修辞手法及词语的用法等;第三,记老师补充的有关内容,老师在讲课时,除了讲解教材中的内容外,常常还会作些适当的补充,这些补充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教材。
  2.记疑点和问题
  学贵质疑。疑点是指课堂中对各方面知识有疑问的地方。有的疑点可能来自于教材,有的疑点源于老师的疏忽,有的则可能来自同学的发言或自己的错误。对于疑点的把握,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基础上,把课堂中来自各方的知识与自己原来已有的知识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判断,而对于不能正确判断的,就应当记录下来,课后再求教老师,或通过自己思考来解除这些疑惑。而对于问题的记录,主要是把学习该内容时容易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以便提醒自己。
  3.记心得和顿悟
  听课时,在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有时会突有所感,联想到以往的经历,引发情感共鸣,或悟出平日百思不得其解的道理,或对老师讲解的内容有新的想法,这就是心得。心得是认识活动中的体验。在学习活动中,还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有时学生平时对某一问题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在课堂中受某个偶然因素的启发,或触景生情,突然灵机一动,顿开茅塞,大彻大悟,问题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就是顿悟。顿悟是灵感,是经过苦思冥想、积极思维后出现的突发性、创造性思维成果。
  这些思想的火花会稍纵即逝,很难再捕捉到。为了课下整理、完善这些学习灵感,不管它是否完美,都应将自己即时的思绪用非常简练的词语及时记录,以备深入探讨。如果学生有了这种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一定会加强,学习语文的触角也就会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二)怎么记
  1.确定记笔记的符号
  初中语文课本大多数文章篇幅较长,且空白地方不多,因此,可以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标记符号,如圆圈、直线、波浪线、方框、三角形、五角星、问号等,在生字词、重点句子、有疑问的地方标上相应的符号,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也可以节约空间。
  当然,符号确定以后,就应该经常运用,形成自己的符号系统,相同类型的知识都用相同的符号勾画,这样便于知识的归类,但在标记时不能太多太乱,要醒目.要突出重点。
  2.确定记笔记的地方
  一般来说笔记记在语文课本上较好。一是便于复习巩固,有学生把笔记记在其他的作业本上,等到考试复习时,不知道笔记上记的内容与课文有什么联系,还有的学期没结束,记笔记的作业本就丢掉了,这样在复习阶段都不利于发挥笔记的作用;二是节省时间,不用一会翻书,一会翻笔记本,弄得手忙脚乱,影响听课。
  记在课本上的笔记,也应该有一定的习惯,即把什么知识记在课本的什么地方,要心中有数。如课题空白地方记背景、作者简介等,文后记主题、写作方法等,对生字词、句子、重点段落的理解,则可直接记在行文中或旁边。方法上则称其为眉批、尾批、旁批等。如果课本的空白处不够空间,还可以再添加插页,粘贴在课本的相应位置,并作好标记。这样井然有序的笔记对学习语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3.边听边记,听记结合
  有的学生上课只顾记不顾听,往往记了一节课,对新学内容仍一无所知,记的笔记既无条理,又不完整,难以明白,结果事倍功半;有的学生只顾听不顾记,结果过后如坠入云山雾海,对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解决听和记的矛盾就十分必要。听和记看来似乎相互矛盾,实际上却是统一的。笔记能抓住关键、重点,记得简明扼要、详略得当,听课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
  总之,要专心听,当堂懂,思路清,做到边听边记,听记结合,不能昏头昏脑的去当“速记员”。
  4.整理归纳,完善笔记
  教学生记笔记,更应该教会他们整理笔记。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照课本和笔记,及时增补或删改,对有的笔记也可以加以编号,分类或摘抄。
  课后及时整理笔记,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成功之术。这样不仅消化并理解课堂上教师所讲的内容,还起到加深与巩固的作用,以便触类旁通,逐步地把书本上的和笔记上的知识变成头脑中的知识。
  
  (作者单位:晋江市季延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2010—2013年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220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营改增”之下交通运输业上市公司的流转税、所得税税负及税收遵从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交通运输业流转税税负居中,“营改增”前后税负变化不大;所得税税负偏高;交通运输业税收遵从与“营改增”、增值税税负、总资产报酬率、期末总资产、每股净资产呈正相关关系,与营业税税负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营改增; 税收遵从; 交
北海道:月薪能  买2000个西红柿  ○谢德良  我住在日本网走市,位于北海道东北部。这里的东西贵!贵极了!西红柿论个卖,每个100日元,合人民币7元左右。我妻子在网走市市政府工作,月薪20万日元,算起来,一个月的薪水也只能买2000来个西红柿。  其他商品的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大概是:普通1升装牛奶15元;鸡蛋每打16元;苹果每个13元;黄瓜1根11元;北海道产大米每斤13元;350毫升易拉罐可口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过着自由不拘的生活——“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中国文人对这种无羁无束生活的浪漫写照。然而,游牧这种利用边缘、不稳定自然资源的经济、社会、生态体系,处处充满着危机与不确定性,毫无浪漫可言。人们对游牧社会的另一个误解:认为“游牧”相对于农业而言是一种原始的人类经济生产方式,在人类文明史上属于由“渔猎”到“农耕”的中间进化阶段。事实上,正因为游牧所利用的是边缘、不稳定的自然资源,因此它
“向英雄致敬!向一等功臣王建东学习!”在千余名官兵热烈的掌声和响亮的口号声中,英雄飞行员王建东大步走进礼堂。  2020年12月8日,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隆重举行王建东一等功授奖大会,为王建东颁发一等功奖章和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王建东的妻子陈婷婷和儿子王文楷受邀来到现场,共享这份荣誉。  2020年9月上旬,王建东驾驶战机刚升空突然遭遇低空鸟击、发动机空中停车重大特情。在撞鸟后的37秒
她叫胡颂莲。  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常令我生出遐想:一个旧时代的女子,款款的,迈着细碎的步子,袅袅婷婷地从时空的那一边向我走来。她的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宛若正在绽放的荷花。她的目光是沉静的,仿佛深秋的湖面,偶尔会有水鸟掠过,通体无瑕的白,在湖面上荡起一圈圈涟漪,那是她内心深处的寂寥。  每每和妈妈说起,她都惊叹,你怎么知道?莫非你还记得……接着她便缄口,颇为诧异地看着我。我当然不会记得,即便是妈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自己的爱是错误的——她爱上了自己的上司,一位有妇之夫。他成熟、睿智、一表人才。许多时候,她跟在他身后,长时间默默地注视着他。  她也想将暗恋的疯草连根拔掉,可这种想法令她更为痛苦。直到那天,她见到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来公司找他,一位极普通的女子,一身衣装毫无特色,举手投足也有些局促,跟他站在一起是那样不协调。她心里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自己更适合他,于是决定将这场爱情战争进行下去。 
● 目前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时紧张、实验步骤繁杂以及实验条件不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高中生物课的实验课教学一直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按照课时标准直接做实验。这样的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忙忙碌碌,但由于涉及的原理、添加的试剂较多,操作也比较复杂,所以学生整节课都是按照教材设计的步骤盲目地进行机械性操作,现学现做,照猫画虎,并没有时间真正去体会实验的原理方法,实验不具有连贯性,甚至很多
人物简介:  赵其国,著名土壤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市科协副主席。长期从事土壤地理与资源研究,对热带土壤发生分类、资源评价等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中国红壤具有古风化过程及现代红壤化过程两种对立统一的特征;指出依据红壤渗透水组成、游离铁等作为红壤化过程指标的重要性,为研究红壤的发生与定量分类提出了新的途径;总结了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开发利用与红壤分布及土壤性质的相互关系,提出以热量条件、
雪白的墙壁,素色的窗帘,深色的电脑桌,一本半开的线装书,一支精致的钢笔,一瓶水养的绿色植物——白掌,在案上静静地开着。透过透明的玻璃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水里白掌洁白而疏朗的根系。  有音乐。是舒缓的钢琴曲,若有若无,时高时低,伴着一阵“哗啦啦”的雨声。是春天的雨吧,一滴一滴打在新发的叶子上,慢慢就汇聚成滴,成线,成溪,自远而近……  静静地闭着眼睛,聆听。季节远去,呼啸的北风远去,窗外工地上滚滚
摘要:伴随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下沉应用,高校智能教室的科学建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作者结合自身经验,通过对智能教室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提出新形势下智能教室建设的新路径,以期为同类院校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智能教室;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0)15/16-0182-03  ● 概论  为培养面向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