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载爱与痛,妇女主任与滞留疯知青的“姐弟”情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道德模范以及道德模范提名奖的获得者。当总书记温暖的大手与黑龙江省勤得利农场普通女工康金环的手紧紧相握,对她道声“你辛苦了”时,康金环激动得热泪盈眶——一声问候,尽释了康金环二十九年的所有劳累与酸苦。
  
  疯知青滞留,
  妇女主任自揽重担
  
  1985年深秋,大批知青早已返城,整个勤得利农场只剩下疯子李文魁无家可归。
  李文魁来自哈尔滨,刚来农场时,他多才多艺,颇受农场领导的赏识。两年后,农场决定保送李文魁上工农兵大学。当时,李文魁正和一个同来自哈尔滨的女知青热恋。为了爱情,李文魁忍痛把上大学的名额让给了深爱着的女友。可女友上大学后,就再没有和他联系。李文魁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找到她,得到的却是一句分手的回答。李文魁大受打击,瞬间就患上了暴躁型精神分裂症。他将父母、哥哥、姐姐和弟弟统统打了一顿,并用剪刀自宫……家人实在难以忍受他的折磨,通知农场将他接回去,送往精神病院。
  李文魁在精神病院住了七年,病情不见好转,又被退回到农场。农场想找李文魁的家人协商安排他的生活,但他的家人为了躲避他,已举家搬走,无从联系。农场只好把李文魁安置到相对僻静的23队,并专门给了他一间平房住,吃饭在集体食堂。但李文魁的病时常发作,惹得左邻右舍不得安宁。此时,他已经成为全队最棘手的问题。
  在全队召开的“抚养李文魁”的动员大会上,时任队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的康金环站了出来:“李文魁够可怜的了,咱共产党可不能不管呀!这几年,我和他打过一些交道,对他的情况最了解,把他交给我吧!”队领导当即感动得掉下了眼泪,从此,山一样重的担子压上了康金环的肩头。
  七年前,李文魁刚从精神病院回来,虽然吃住不成问题了,但他身上的衣服经年不洗,头发脏乱地披散在肩膀上,周身时时散发着一股股霉味。康金环看李文魁可怜,便经常去帮他拆洗被褥,打扫卫生。因为李文魁喜怒无常,还经常打人。为了不激怒他,康金环每次去,都选择他外出的时候,并让一个姐妹在门外“望风”,她迅速跑进李文魁的小屋,将从自己家带去的一铺干净的被褥铺好,把李文魁又脏又臭的烂被褥抱出来,返回身又将他脏乱的屋子打扫干净……
  李文魁的“窝”利索了,可他那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看了让人心里发怵,康金环决定帮他修整一下“门面”。这天,看李文魁情绪还好,康金环拿着理发推子对他说:“文魁,我给你理理发吧。”李文魁看见康金环手里的推子,吓得双手捂住脑袋,嗫嚅着说:“不行,过电……”康金环明白,七年的精神病院经历,在李文魁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于是,她抓起自己的一缕头发,耐心地对李文魁说:“看,过电吗?我哪里会过电!”说着,她毫不迟疑地用推子将自己的那缕头发剪了下来。可是,李文魁并没有什么反映,他眨眨眼,走开了。
  康金环没有气馁。此后几天,她一直把推子带在身上,稍有空闲,她便接近李文魁,用推子剪下自己一缕又一缕头发,示范给李文魁。一个星期后,李文魁终于不再害怕,乖乖地坐下来,让康金环给他理发、剔胡须。做完这一切,李文魁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了,再看康金环,头发已经凌乱不堪。她只好让人给自己剪了个短发……
  七年间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康金环稍微平静了一下心情,当天中午做好饭,便把疯疯癫癫的李文魁领回了家里。她对丈夫刘汝奇和三个孩子说:“从今天起,文魁就在咱们家吃饭了。”刘汝奇和三个孩子面面相觑。半晌,刘汝奇铁青着脸说:“金环,难道你也疯了吗?咱家孩子多,本来就困难,你弄个疯子来,以后这日子怎么过?疯子伤到孩子怎么办?”康金环平静地说:“老刘,李文魁是响应号召来农场的,现在他有病,咱不能不管啊。再说,他的家人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来把他接回去,先让他在咱家吃住吧。”随后,康金环叮嘱三个孩子:“你们记住了,看见他犯病就赶快往外跑。”康金环在家里说一不二,丈夫和孩子们拗不过她,只好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现实。但这顿饭,刘汝奇和孩子们谁都没有吃。
  就这样,李文魁成了康金环家庭的一员。康金环家住的房子只有40多平方米,她在靠近厨房的一间小屋里给李文魁垒了一铺火炕,铺上了被褥,留出一把钥匙放在房外的窗沿上,李文魁可以在康金环家和距此不足200米远的他自己的那间小屋之间穿插着住,但一日三餐必定要在康金环家吃。
  然而,康金环万没想到,她的大义之举竟然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了无尽的磨难。李文魁时常犯病,严重时会对他人生命构成威胁。有一次,李文魁犯病后,站在康金环家的院子里指天指地乱骂一气。骂得肚子饿了,便进到康金环家屋里吃饭。此时,三个孩子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李文魁端着饭碗进屋,抬脚就把桌子踢翻了,书本散了一地。三个孩子吓得赶紧收拾起地上的书本跌跌撞撞地跑到了屋外。李文魁并未罢休,仍然跳着脚大骂不止。
  这时,在家休假的刘汝奇冲着李文魁喝道:“你还有完没完?”孰料,李文魁把饭碗往地上一摔,操起劈柴用的斧子就朝刘汝奇身上砍。刘汝奇侧身躲过了斧子,撒腿就往屋外跑,李文魁拎着斧子也追出了门外。
  刘汝奇一口气跑出了院子,回头发现李文魁仍在疯疯癫癫地追杀他,只好拼命地往大街上跑。被自己家抚养的疯子追得满大街跑,刘汝奇仿佛受到了奇耻大辱。趁着李文魁没有追上,他气喘吁吁地跑回到自家的院子里,钻进仓房躲了起来。
  李文魁没有追上刘汝奇,这才扔下斧子,骂骂咧咧地进屋吃饭去了。
  刘汝奇在仓房里一直躲到傍晚,直到康金环下班回家才从仓房里出来。见到妻子,刘汝奇第一句话就是:“赶紧把李文魁送走,他不走,我走,咱们离婚!”
  康金环在回家的路上已经听说了李文魁满大街追砍丈夫的事,她既心疼丈夫,又感到为难。“老刘啊,求求你不要赶他走,他是一个病人,你就别和他一般见识了。再说,是我主动跟领导说养他的,咱说的话不能不算数啊。咱们结婚这么多年了,不能因为一个精神病人就把家散了呀,孩子们更不能缺爹少妈啊……”说着,一向坚强的康金环流下了热泪。
  刘汝奇的眼眶也湿润了。他何尝不爱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啊!一家人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在他的脑海里闪现,令他心生不舍。一声叹息,透着几多无奈,这个朴实的山东汉子握住妻子的手不吭声了……
  精神病人的头脑一片混沌,病情发作时更是不辨是非。有一年冬天,康金环到李文魁的小屋里去给他烧火炕。恰巧赶上李文魁发病了,他嫌康金环把炕烧热了,拾起烧火用的炉钩子就向康金环打来。康金环身子一闪,躲过了迎面而来的炉钩子,随即踉踉跄跄地跑出门外,忽然踩到了冰面上,脚下一滑摔倒了。疼痛使她无法站立,好在李文魁没有追上来。这时,一个邻居看见她倒在地上呻吟,把她搀扶起来送回了家。次日,康金环的左腿疼痛难忍,丈夫急忙带她到农场医院检查,发现她的左腿骨折了……丈夫心疼得掉下了眼泪,康金环却笑着说:“我活着就好,不然李文魁就没人管了。”
  
  节日变祭日,
  悠悠岁月几多“抚疯”之痛
  
  为抚养李文魁,康金环经历了多少磨难,受尽了多少委屈,她的三个孩子心里最清楚。因为李文魁,他们曾经恨过母亲。
  由于李文魁时常发病,孩子们每天都受到惊扰,康金环和丈夫商量后,忍痛将三个未成年的儿女送到了离家20公里外的场部上学。孩子们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由于家里抚养着一个疯子,经济窘迫,姐弟三人便听从母亲的话,把每个周末的中午饭钱省下来,等下午放学后回家再吃。
  这一天,姐弟三人背着脏衣服和几个装咸菜用的空瓶子走出5公里左右时,天忽然变了。凛冽的西北风夹着沙粒般的雪末子扑面而来,刮得姐弟三人睁不开眼睛。三个小时后,姐弟三人顶风冒雪,终于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到20公里外的家里。书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就像饿极了的小老虎直扑锅台。锅盖热气腾腾,可揭开锅盖,里面除了一汪热水,竟然是空的。再看灶台附近的地上,散落着馒头碎屑和几片菜叶。姐弟三人一口咬定是李文魁做的“好事”。这时,康金环回来了,孩子们便将心头的愤懑宣泄到母亲身上:“妈,快把李文魁撵走,我们在学校没吃饭,大老远地赶回家也没饭吃,这还是不是我们的家啊?”康金环心怀愧疚,急忙给孩子们做饭。饭端上来了,孩子们却没有心情吃了,一个个气呼呼地背对着她。
  面对孩子们的责难,康金环像吞黄连一样把委屈咽到肚子里。她理解孩子们。姐弟三人的作业本经常被李文魁撕得面目全非,老师批评他们,他们不敢说明原因。他们更不敢把同学领到家里来玩,怕别人知道他们家养个疯子而耻笑他们。孩子们因为李文魁而缺少了别的孩子应有的那份快乐。究其因由,一切皆是她这个做母亲的造成的啊。
  这是替组织分忧,康金环没有怨悔,但为此痛失亲人却成为康金环终身的憾事。康金环70多岁的老母亲一直在山东老家生活。由于照顾李文魁,康金环十几年没有回家探亲,母女俩彼此非常牵挂。1999年10月,康金环千里迢迢把老母亲接到了自己身边赡养。可是,老母亲住了不到一个月,就被李文魁吓得犯了心脏病,康金环只好花了2000块钱,买了一间土房,让母亲单独住。
  母亲患有白内障,自己不能生火做饭,康金环每天都要过来照顾母亲,陪她说会儿话。
  2000年农历正月十五,康金环永远难忘。这一天,下着小雪,家家户户沉浸在元宵节喜庆气氛中。临近中午,康金环想要去给母亲做饭,忽然李文魁发病了,他瞪着眼睛,见东西就砸,见人就骂。康金环怕他出门惹事,急忙好言相劝,平息他的暴躁。折腾了三四个小时,李文魁渐渐安静下来。康金环又给他煮了元宵,照顾他吃过饭,这才脚步匆匆地赶着去伺候母亲。
  推开母亲的屋门,康金环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母亲一动不动地趴在炉子上,炉膛里已经填满了柴禾,一根没有划过的火柴被母亲攥在手里。缓过神来,康金环急忙喊来卫生所的医生。医生检查后告诉康金环:老人已经去世了。
  如果自己能早点来照顾她,她也许就不会死啊!康金环捶胸顿足,后悔不迭,泪水打湿了衣襟……
  然而,厄运并没有就此停住脚步。因为李文魁,康金环家里又遭一劫。康金环的儿子结婚后,和他们同住。不久,儿媳妇怀孕了,康金环高兴得合不拢嘴。谁知,儿媳妇怀孕不久,一天饭后,被发病的李文魁吓得摔了一跤,流产了。儿媳妇再次怀孕后,对她说:“妈,我在这个家没有安全感,还是让我们搬出去住吧。”康金环只好忍痛让他们两口子搬到了其他连队。有了孙子后,为了安全,康金环很少让儿子两口子带孩子回来。尽管她很想念孙子,但因为李文魁,她不得不割舍掉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
  
  一声“大姐”啊,
  道不尽二十九载“姐弟”情深
  
  接二连三地遭受磨难,令康金环陷入了沉思:收养一个和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精神病人,弄得家里乌烟瘴气,甚至众叛亲离,到底值不值呢?夜里,辗转反侧的康金环听到窗外蛙鸣虫唱,忽然感到世界竟是如此的安宁。对啊,自己家虽然一直不得安静,可整个23队不是安静了二三十年了吗?李文魁不是也活下来了吗?谁能说自己的艰辛付出没有价值呢?
  此后康金环更加豁然。她把李文魁当作自己的亲兄弟看待,凡事都顺着他。李文魁爱抽旱烟,康金环就和丈夫每年在坡地上种200棵烟叶。李文魁喜欢吃哈尔滨面包,康金环叮嘱均已成家的儿女们回来时必须给他带面包。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刘汝奇和儿女们理解了康金环,和李文魁也有了亲情。
  2005年除夕夜,腾空的烟花映亮了窗子。康金环做了一桌子菜,并煮好了饺子。刘汝奇则帮李文魁换上了新衣服,静静地等着开席。忽然,李文魁站起身,夹了口菜放到了康金环面前的碟子里,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大姐”!
  康金环愣了一下,以为李文魁出现了幻觉,自己比李文魁还小一岁呢,他怎么叫起自己大姐来了?她急忙说:“我不是你大姐,你大姐在哈尔滨呢。”李文魁望着康金环说:“不,你就是我的大姐,我的亲大姐。”说着,李文魁眼里泪花闪动。
  一声“大姐”,这二十余年前就应当有的问候与回应,尽管迟了一点,但终究来了。这一刻,康金环只觉得一股热流瞬间涌遍全身,二十几年的酸甜苦辣化作滔滔泪雨倾泻而下。李文魁的病情有了好转,自己的心血没有白费,康金环高兴地举起酒杯,就着滴落到杯中的泪花一饮而尽。刘汝奇也喜出望外,还没喝酒,人就醉了……
  如今,在康金环全家的倾力照顾下,李文魁发病次数大大减少,也很少再砸东西和打人。当他清醒的时候,他会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农忙时节,他会随着康金环下地干活。心情好时,他就拿着扫帚去清扫院子。每当李文魁称康金环为“大姐”,康金环则热情回称他为“老弟”,尽管李文魁比康金环还大一岁,可听到康金环叫他一声“老弟”,他就会高兴得跟个孩子似的,又蹦又跳……
  可一提到他的家人,他就会犯病。这让康金环非常疑惑。
  一天,康金环从外面回来,看见李文魁在逗几只小狗玩。他给每只小狗都起了名字,而且指定它们谁是哥哥,谁是弟弟。这时,一只小狗冲他汪汪地叫了几声,李文魁嘻嘻笑着说:“怎么了,想家了?那就快回家吧。”
  目睹此景,康金环心里忽然一亮,她蓦然明白,李文魁是在牵挂和想念家乡的亲人啊。家乡和亲人其实已成为李文魁的一个心结,阻碍着他的病情彻底康复。寻找李文魁亲人的想法猛然跃入康金环的脑海,她想,如果他在哈尔滨的家人真的出现了,也许就能真正打开李文魁的心结,从而彻底唤醒他啊!
  此后,康金环在丈夫的支持下,多次到哈尔滨打听李文魁家人的下落,可每一次都无功而返。康金环在接受采访时对笔者说:“经过近三十年的相处,我已经完全把李文魁当成了亲兄弟,李文魁也非常依赖我,依赖这个家。我寻找他的家人,并不是想把他推出去,而是希望他的家人来跟我配合一下,让他彻底清醒过来。既然当年精神病院都没有将他医治好,而经过在我家的生活,已经大有好转,那么,相信跟他有着骨肉亲情的家人的出现,一定会再次创造一个让他彻底痊愈的奇迹,对此,我将永远期盼……”
  (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丽娜
  E-mail:[email protected]
  (插图:戴晓明)
其他文献
我供职了14年的电脑软件公司关门了,我一下子成了闲人。“我都51岁了,谁愿意要我呢?”那天早上。我把报纸丢在一边,泄气地对妻子凯茜说。  “你可以做生意啊,过去你不是一直梦想那样吗?”  没错,我有过宏伟的蓝图,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现实早就让我的梦想破灭了。  街道那边一个老人正专注地欣赏台上那些大学生们的表演。表演内容紧紧围绕学生们来社区服务的亲身经历,比如拜访疗养院、帮助老年人做家务等等。我想
一天,禅师给了弟子一块石头,让他拿到市场上以10块银元出售。  弟子很疑惑,但又不便询问缘由。当人们得知一个和尚在卖一块普通的石头时,大家都好奇地驻足观看,并议论纷纷,说他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弟子闷闷不乐地回到寺庙,向禅师诉苦道:“师父,你给我一块石头,要我当宝贝出售,结果人们指责我是疯子和骗子,你真是害苦了我。”  禅师又拿出一块玉石,说道:“你明天拿着这块珍贵的玉石到市场上以10块银元出售。
花未全开月未圆是一种过程之美。  闲时,陪女儿散步或慢跑,沿着湖边大约10公里的路程,将近两个小时。一开始怕女儿坚持不下来,于是鼓励她:锻炼使人健康,锻炼使人坚强,锻炼使小女孩漂亮。不管怎么说,女儿都不太感兴趣,她心里想着灰太狼和喜羊羊,想着她的芭比娃娃,想着渴了喝、饿了吃的客厅生活。一说散步,她的眉头就会快速皱成一个结。  于是我决定把对结果的憧憬变为过程中的趣味带动。我们自己设计竞走口号:“加
“不惜代价,一定要聘用!”这是世界顶级投资银行摩根斯坦利的面试官在对一个中国女孩面试后的评价。她最终获得在摩根斯坦利工作的机会,先后在纽约总部及亚洲分公司担任过经理,参与完成超过700亿美元的企业收购及公司上市项目。后来,她转行做了财经节目主持人。她就是现在的凤凰卫视名嘴曾子墨。    “你怎么证明  你善于团队合作?”    1996年,曾子墨怀揣美国常春藤名校达特茅斯大学的毕业证书,开始了她的
有一天清晨,在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大堂,一个市郊农民打扮的中年人拨通了楼上一位住店客人的房间电话,以恳求真诚的语言,邀请客人共进工作性早餐。  住店的贵宾吃了一惊,他不是一般的旅游者,而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巨头,美国某公司的一位高层决策人。他此次来华,是想选择在中国的最佳投资点。几天以来,他已经跑了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几个大城市。到了上海以后,上海市有关部门已向他推荐了市郊一些工业开发区,当天他就准备逐一去
你找到方向,世界便为你让路    他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一心想当职业画家。但是,一次偶然的听讲,深深触动了他18岁的心曼。  那是在2000年时,他去南海子麋鹿苑写生,偶遇一位鸟类专家正拿着小喇叭给小学生们讲课,讲尊重生命、爱护自然环境等等。他听着听着,脸上开始一阵阵发烧。原来,因为画画,他总去野外写生,观察飞禽走兽。但少不更事的他,还是个捕鸟高手,他捕起鸟来是很凶的,什么黄雀、燕雀等全部落入他的
一天,狐狸和野猫在郊外相遇了。  野猫说:“这里有很多疯狗。”“我不怕什么疯狗,”狐狸自信地说,“我有一百种办法,对付这些愚蠢的家伙。”  就在这时,一群狗已经将它们围住了。疯狗们气势汹汹,喝道:“狡猾的狐狸,你是逃不掉了。”“唉,慢着,你们仗着狗多势众,欺负我一只弱小狐狸,算什么英雄?”狐狸气定神闲地说。“嘿,死到临头还嘴硬,又想要什么宝?”一只狗呵斥道。“哼,有本事你们选一只最厉害的狗出来,跟
有一位考生因一分之差没考上重点高中,分数揭晓后,他对他的爸爸说:“我考这个成绩,虽然不理想,但载也算是尽力啦!”他爸爸知道他没下到十分功夫,便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寓言故事给他听:  有一只小兔子被一个猎人开枪打伤了,猎狗立即追了上去,小兔子忍着剧痛奔跑起来。猎狗一阵子猛追,小兔子也一阵子猛跑,最终小兔子甩掉了猎狗逃回了家。  看着逃走的兔子,猎人非常生气,说:“你怎么连一只受伤的兔子也追不上呢?” 
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在一起玩耍,男孩有很多玻璃球。女孩有很多糖果。  男孩对女孩说,他愿意用所有的玻璃球换她所有的糖果,女孩同意了。男孩把最大最漂亮的玻璃球暗自留下,把其他的送给了女孩。女孩则按照承诺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他。  那一晚,女孩睡得很香。  而男孩却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在想女孩是否也像他一样,把最好的糖果藏了起来,只给了他一般的。  如果你不能倾情对待友情,你就会老是怀疑他人是否真心对
一个年轻人乘火车,行至荒无人烟的山野之地,乘客们一个个疲惫不堪,昏昏然望着窗外。在一个拐弯处,火车减速,很多乘客睁开了惺忪的睡眼。不经意间,一座简陋的平房映入了年轻人的眼帘,年轻人顿觉眼前一亮,精神了不少。其他乘客也和年轻人一样,欣赏并议论起这栋简陋的房子来。对火车上的乘客而言,房子就犹如一针兴奋剂,让整个车厢变得不再沉寂。  这一切,令年轻人的心为之一动。返回的时候,年轻人特意中途下了车,不辞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