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创新与探索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迅速崛起,广电媒体一方面受到新媒体、新渠道、新技术的直接冲击,另一方面受自身战略愿景、粗放的管理模式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的制约,在影响力,传播力以及广告创收总量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丧失其行业领军地位,甚至陷入困局。
  【关键词】广电媒体;移动互联时代;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8.067
  1. 广电媒体发展现状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迅速崛起,一场行业变革已经无法避免。网络视频、手机APP、微信微博等逐渐取代传统的广播电视,成為广大群众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受到严重冲击,生存和发展陷入困局。
  1.1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市场占有率下降
  互联网技术以及手机应用的迅速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时空障碍,人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和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快捷的接收和发布最新信息,起到了最好的传播效果。新媒体的开放性双向沟通性使得其市场份额逐年增长,二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在市场影响广告营收等方面则逐渐下降,有些甚至出现收入断崖式负增长,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消息,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同比增长16.62%,传统广播电视广告收入下降,新媒体广告收入增长明显。持证及备案机构网络视听收入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1.2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减弱
  新媒体的出现和人们接受方式的的变化,使得广播电视受众圈子逐年缩小。首先是传播时效性远不如新媒体。传统广电媒体通常要历经选题、采访、编辑、制作、审查等层层环节,才能发布消息,且人们只能在固定的时间、空间采用固定的方式来接收。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媒体可以让人们用最快的速度获得最直接最原始的资讯,甚至可以做到事件发生、上传、播放同步进行。其次是传统的广电媒体的受众受传播媒介的影响,只能被动接受,无法主动参与。导致传统广电传媒陷入“我拍你看”“看的只能看看”的囧境。而网络新媒体为受众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大家可以随时随地就自己关注的话题表达观点,提出建议。新媒体可以最及时发布海量信息以及方便互动交流的优势使得传统广电媒体的影响力日益减弱。
  2. 推动广电媒体发展的创新与策略
  2.1 管理机制创新
  广电媒体管理层在尊重新闻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学习其他地区新旧媒体融合的方法,统一指挥管理新闻融合生产,快速推进在新闻内容、传播渠道等环节的相互融合,集中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破除传统的栏目与栏目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隔阂,逐步建立起一体化、扁平化、项目制的新闻生产体系。将传统采编部门和新媒体融合后,突破分工领域的局限,创新信息统一采集、分类编辑制作、多渠道传播的融媒体生产平台。建立新媒体的管理机制,如值班指挥长生产管理制度、选题报告制度、传播反馈制度、新媒体绩效考核制度等。
  加强互联网传播平台的建设。积极建设广电网,手机客户端、官方微信微博以及广电直播。充分利用好平台的海量内容、先进技术和传播渠道;加大传播速度,增强传播范围,扩大传播影响力。加强与国家级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如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等。借助第三方知名平台提高流量,加大传播速度,如今日头条,抖音短视频等。通过手机移动端努力将优质的视听资讯、独家的直播资源和海量的活动资源三方汇聚融合,建立立多元化、立体的“全媒体”移动发布平台,引领区域新型主流媒体方向。
  2.2 不断进行技术更新
  技术更新为广电媒体的转型和融合提供技术保障,利用网络科技推动媒体创新发展。技术部门研发“新闻融合生产移动管理系统”,以新技术支撑推进移动优先战略。通过一部手机就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话题选择、资料采写、审批审查以及图片视频上传发布等全部工作流程。另外,新的广电媒体内容管理系统,不断强化稿件库、媒体资源库建设,极大的方便了记者编辑对新闻线索的获取和查找,也为背景调查和多媒体稿件的创造提供了海量的有效信息。
  对广电媒体手机客户端和后台支统不断的优化升级,重视并不断提升客户端的体验感和功能性。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直播五位一体,在及时、准确的发布各类新闻资讯的基础上,还扩展了网络直播、新闻报料、咨询求助等社会服务功能。
  2.3 信息内容创新
  为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考核的手段,促使传统电视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打造优秀的的全媒体采编队伍。我们将新媒体优先发稿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要求记者在采访时,对于重点新闻、突发事件等,按照第一时间、一段文字,一组图片或视频“三个一”标准,优先向新媒体提供新闻信息和视频,目的在于保证新媒体端推送新闻的及时性和海量化,促进移动新媒体优先发稿量稳步上升。
  在机制优化,改革新闻生产流程的基础上,加强短视频制作和移动直播工作,做到新闻在移动端优先发布。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传统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对于电视媒体发布的重大报道精剪和再次加工,以短视频的形式进行二次传播。多种报道形式的传播,既扩大了广电传播的影响力和范围,也丰富和深化了报道内容,提高了传播质量。
  2.4 突出服务特色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服务经济时代,共享经济、媒体经济在互联网时代进一步得到广大人们群众的认可。让我们的媒体服务走向数字化与智能话,是广电媒体改革和创新的重要环节。互联网传播时代,虽然有各个地方各种行业海量的丰富资源,但最优质和专业的内容和信息依然很稀缺。新媒体从不缺乏单一的新闻报道,而更看中那些能让用户参与互动的内容,能够突出媒体服务特色和发挥互联网优势。广电新旧媒体融合发展不是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干各事”,而是,努力做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逐步提升媒体产品的受众用户化和服务化。使得媒体受众的服务感知上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2.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广电系统的完善和应用
  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广电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应用落实,为广电节目生产和交易提供了坚强的法律后盾和支持。在移动互联时代,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和传播速度得以爆发,创造和分享得到极大的发展和空前的繁荣,使得无数单位和个人用户从中获益。在此过程中,网络转播、重播、自媒体随意剪辑等问题也对广电媒体的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重视广电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原创节目作者和广电媒体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其积极性,最终不利于优秀广电节目的生产和媒体的健康发展。
  在移动互联时代,通过运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音频视频可以很容易的被复制、重播、随意编辑和非法传播,作品侵权事件随时都在发生。虽然采用数字音频水印和防盗链等技术性措施取得了一部分效果,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侵犯广电媒体知识产权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机制,制定、补充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严格落实执行,才能真正保护媒体作者和组织者的合法利益,促进广电媒体健康发展和创新。
  2.6 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
  移動互联技术的发展对广电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威胁。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媒体巨无霸,也是一个催生自媒体的大平台,它促使广电媒体行业的发展和创新必须反应迅速且深入彻底,才能应对新媒体和行业外新加入者的竞争和威胁。
  比如央广Music Radio音乐之声栏目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与QQ音乐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将电台优质资源与网络技术优化整合,使音乐分享类节目登陆QQ音乐平台,搭建音乐内容无缝传播的全新枢纽。再例如央视新闻媒体“借船出海”,加强与网络技术融合,登陆微博、微信,随后创建央视新闻客户端,推出央视独家“V观”产品。有效实现了权威性与时效性的双保障,发挥了广电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引领作用。正如京东家电商城的出现一夜间撼动了国美苏宁两大家电零售巨头地位,谁敢说移动互联时代,不会出现广电媒体业的“京东”呢?对此,行业人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意识,不只要顺应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要求,还要不断加强探索与创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相互融合和促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3. 结束语
  移动互联时代,对于广电媒体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挑战在于压缩了传统广电传媒的生存空间,机会是借用新媒体的长处来补自身的短板。作为广电媒体从业者要主动拥抱新媒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加强技术更新和内容创新,深入探索媒体融合,将广电媒体和网络合为一体,不断完善和落实行业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将广电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服务力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张路曦.我国媒体融合的新模式、新问题与新趋势[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3):118-128.
  [2]李明杰.基于“互联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与新媒体的融合思路研究[J].戏剧之家,2019(9).
  [3]许娟.探究新媒体时代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如何提升传播影响力[J].记者观察,2019(15).
  [4]张腾飞.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的创新发展[J].新媒体研究,2019,2(18):182-183.
其他文献
【摘要】移动互联时代,整体社会能力升级,数字内容消费发展迅猛,以声音为主体的内容传播方式符合了人们在碎片化时间中渴望及时获取信息、知识以及娱乐的需求,成为传播效果突出的内容效能新媒介,作为移动互联网下唯一伴随性媒体——音频的真正价值日益凸显出来,以“听”为主的阅读方式也被广泛接受。有声读物生产和传播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新颖的阅读体验和相当高的用户粘性使得传统书籍出版行业不得不进行改革进入新的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媒体占据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已经走出了印刷媒体占主导,电视、广播媒体为主流的时代,真正大跨步进入高速发展、进化的数字化时代。在当下新媒体环境中,数字技术已成为主流和核心载体,同时也对传统的媒介形式带来一定的冲击,本文将首先论述数字技术的内涵和特点,其次阐述数字媒体在当下环境中的影响,最后针对新闻传播、影视作品以及线上教育等几个方面进行细致阐述。  
【摘要】由麦家小说改编的同名谍战剧《风声》与以往谍战剧不同,该谍战剧中加入了柯南式破案推理元素,融合成“破案+谍战+密室逃脱”这种独特的混合类型来构建其叙事结构。以前谍战剧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主要以优秀男性角色为主。《风声》塑造了与以往谍战剧不同的优秀的女性谍报人员,重塑了以往谍战剧中的女性形象。该剧新的叙事策略和人物设定给谍战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思路和新的方向。  【关键词】谍战剧;《风声》;
【摘要】当前我国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实践状况主要表现为移动端的可视化布局、报道呈现形式重视读者主动性、关注数据完整性、人文转向呈现以及坚持新闻透明性原则,具体特征主要呈现为文本内容数据化使报道切入点更准确;数据视听元素多样化,丰富新闻呈现;数据来源渠道增多,数据挖掘意识提升;新闻叙事活泼,表达方式趋向人性化。具体的创新路径主要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深化报道层次;在数据分析中融入可视
【摘要】网络建设是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着高校教育水平和发展建设程度。在当代的高校中,为提高网络覆盖率,运用更加先进的无线网络间技术,以满足高校师生对网络使用的需求,让高校校内或校内与社会联系沟通的效率更高,信息资源共享更迅速。基于此,本文将对高速网络建设的现实状况进行分析,然后讨论无线网络技术在高校网络建设中的实际应用,以此供各界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参考。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