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含2B亚基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易化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3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Ro25-6981组(SR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神经病理性痛+Ro25-6981组(NR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模型
【机 构】
:
650032,昆明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650032,昆明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650032,昆明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650032,昆明市,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麻醉科,6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含2B亚基的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R2B)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突触长时程增强(LTP)易化中的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体重180~230 g,随机分为4组(n=6):假手术组(S组),假手术+Ro25-6981组(SR组)、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和神经病理性痛+Ro25-6981组(NR组).采用结扎L4,5左侧脊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模型制备后7、14和21 d时观察大鼠痛行为学及足部形态;于模型制备前(基础状态)、制备后7,14和21 d时测定痛阈;于最后一次痛阈测定结束后3 d记录海马CAI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以高频刺激(HFS)诱发LTP,SR组和NR组于HFS前20 min经侧脑室输注Ro25-6981(NR2B特异性阻断剂)6 μl(2.3 μg),速率1μl/min.LTP为HFS后EPSP峰值较基础值增大10%以上且维持时间≥10 min,并行LTP分级,以评价其程度.结果 与S组和SR组比较,NP组和NR组各时点痛阈降低,NP组LTP程度升高(P<0.05),NR组LTP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组LTP程度组低于NP组(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海马突触LTP的易化可能与NR2B的激活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反复吸入七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组织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30只,月龄22月,体重380~77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8,Ⅰ组)、2%七氟醚组(n=8,Ⅱ组)、3%七氟醚组(n=8,Ⅲ组)及颈总动脉结扎+2%七氟醚组(n=6,IV组).Ⅰ组不吸入七氟醚,Ⅱ组及Ⅲ
TruviewTM EVO2喉镜是一种新型光学间接式插管喉镜,镜片内置有光学棱镜,镜片前端42°的折角可将操作者的视野延伸到叶片的前上端,更接近咽喉,降低了Macintosh直接喉镜操作时口、咽和声门成一直线的要求[1]。
人工流产术麻醉需要起效快,苏醒快.异丙酚起效快,苏醒迅速,但镇痛作用弱,瑞芬太尼是一种超短效阿片类镇痛药,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适宜于人工流产术[1,2],但瑞芬太尼的适宜剂量有待进一步探讨。
急性创伤等伤害性刺激可通过外周和中枢双重机制导致痛觉过敏的发生[1].氯诺昔康是非甾体类镇痛抗炎药,胃肠耐受性好,常用于超前镇痛[2,3].本研究拟评价氯诺昔康对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以探讨其对急性创伤性疼痛的镇痛效应。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联合远隔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86只,体重270~330 g,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Ⅰ组,n=19)仅实施手术,不行缺血再灌注;缺血再灌注组(Ⅱ组,n=19)阻断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1.5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Ⅲ组(n=16)再灌注前脑缺血30 s,再灌注30 s,重复3次;Ⅳ组(n=16)再灌注前
目的 评价骨科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止血药-自体血回收(IOBS)的血液保护效果.方法 择期骨科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4岁,ASA Ⅰ或Ⅱ级,预计术中出血量>800 ml,随机分为4组(n=30):AHH-IOBS-止血药组、IOBS-止血药组、 IOBS组和AHH-止血药组.AHH:气管插管后即刻至切皮前即刻,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15 ml/
瑞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短效阿片类药物,具有起效迅速、镇痛作用强、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影响小等特点.其结构中含有一个甲酯键,易迅速被血浆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降解[1],且临床有效血浆浓度为1~8 ng/ml,要求分析仪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增加了其血浆浓度测定的难度。
目的 确定分娩镇痛时硬膜外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 30例ASA Ⅰ级初产妇,在第一产程宫颈开至2~3 cm时,L2,3硬膜外间隙穿刺,头端置管3 cm,注射负荷量罗哌卡因10 ml,第1例产妇罗哌卡因浓度为0.5%,应用序贯法确定下一例产妇的药物浓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4.注药后30 min时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价下肢运动阻滞程度.结果 罗哌卡因运动阻滞的EC5
目的 评价脊髓胶质细胞在小鼠骨癌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C3H/He小鼠40只,周龄8~10周,体重18~22 g,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骨癌痛组(B组)、PBS组(P组)和米诺环素组(M组).S组跟骨骨髓腔内注射PBS 10 μl;余3组跟骨骨髓腔内注射含2×105个骨纤维肉瘤细胞的PBS 10 μl制备骨癌痛模型,于造模前即刻开始PBS组鞘内注射PBS 5μl,M组
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均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及作用时间短等特点,为门诊短小手术患者麻醉的首选药物.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复合4.5 μg/ml异丙酚麻醉时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较高,与剂量过大有关[1].增加异丙酚剂量可降低瑞芬太尼的用量[2],因此本研究拟测定复合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5.60μg/ml)麻醉时瑞芬太尼引起人工流产术患者呼吸抑制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_(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