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寻求新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媒体之间都在借助社会所能提供的信息和资源,进行精心筹谋与策划,力争不断突破。从中央台到地方各台,频道内容的不断更新与淘汰,一些栏目的改版与创新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一句话,精心打造出与时俱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电视作品来。陕西电视台于去年先后推出来的“都市碎戏”和“百家碎戏”栏目,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出炉的。碎戏一经播出,就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和青睐,这是因为这个栏目不仅有着本土化的特色,风味和口味,贴近三秦大地,短小精悍而且主题内容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具有创作形式的广泛性的参与性。弘扬正气,弃恶扬善,展现市井百态,人人都能参与。所以这个栏目一时成为我省电视生活的一个热点。
既然被称为“戏”,那么它的运作和拍摄过程也必然和其他电视剧是一样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导演、演员之外,还少不了服化道、灯光、照明等,不论简繁,不管难易,样样都需要存在。正因为这个“碎戏”受到观众的肯定和赞许,因此在艺术的追求上,它不仅不能马虎敷衍,而应当对它期许更高,日臻完善,不断提高其艺术质量,探索出一条从非专业、业余水平到专业水平的路子。人们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指电视产品中那些具有原创性价值的作品。“都市碎戏”在陕西电视台是从无到有的首创,但要使每个小戏都成为艺术上的精品,还有许多问题需待探讨,作为一个从事电视照明的专业人员,我就从用光的角度谈一点感受。
人们知道,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没有光,一切都是黑暗的,没有光就没有明暗色彩之分,光可以构成空间,又能改变空间,光能美化空间,又能破坏空间,不同的光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作为电视剧的照明专业者,就是利用和创造光的艺术来提高电视剧的艺术质量。因此,他和剧和戏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又具有单独成章的光的科学知识,比如照明和图像技术、色彩的应用,布光的方法等等。它又有技术的一面。在这里,我不妨简单的先介绍一下有关光的基本知识。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激起某种颜色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光的波长,物体表面选择性的反射某种波长的光,也就形成了该物体的颜色,这是光的基本知识。如蓝光波长为424-455毫微米,绿光波长为565-595毫微米,红光波长为640-760毫微米,紫光波长为380-492毫微米。懂得这些,根据艺术要求和造型有目的的选用某种光,你就会心中有数了。我们还知道在灯光的运用上,有硬光源,软光源之分,比如说,硬光源可以清晰有力的造成界限分明的阴影,显示表面轮廓和结构,方向性强;软光源与硬光源相对,则是一种反射光,无阴影的照明,在自然光方面,它可以来自多云阴霾的天空,另外也可以在灯光方面加以处理,在灯光上加柔光纸等经过处理就可以造成软光的艺术效果。利用灯光可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影调:不同的照明角度和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或宽敞,或明亮,或压抑、或温馨、或欢庆、或烦燥、或热情,或冷谈。在灯的使用上,有时要用到散光灯、聚光灯、高色温灯等多种灯具,在这些灯具的应用上,一般来讲,散光灯照明面积广,用于光密度和光饱和等,是一种漫射光源,消除光线死角,光线必较柔和,无明显阴影;聚光灯用于局部照明,光区容易控制,光线柔和,成像率好,房间拍摄,人物造型,近景用光都是比较好的,是一种软光灯具;为了达到更柔和更美丽的效果,我们常在人物造型光方面加柔光纸或用反光效果来形成无阴影、高光质的艺术效果,这些灯具属于色温3200K°灯具。高色温镝灯、色温5500K°,它的效果接近于太阳光,拍日景常使用,产生日光效果,太阳主光效果,但在拍夜景时也可以加以处理来形成淡蓝色的月光效果。或在低色温灯具上加蓝色色纸吸收红光提高色温来进行处理。还有在灯光上加红色色纸,黄色色纸、绿色色纸,依次来降低色温,渲染气氛。室内拍摄时,用黑纸挡光,挡光板挡光,造成室内夜景气氛,层次分明,有明暗区之显著效果。既然灯光有那么多的程序和知识面,由此,可以看出,光因其独特的作用,成为表现艺术形象,创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电视照明艺术是电视创作的一个重要工种,它以光作为自己的艺术手段和叙述语言,可以与观众进行交流乃至心灵的沟通,从戏中的环境使其人物形象得以加强,使艺术形象更具感染力,创造出更能体现出剧情的优美画面。我们可以在一部“碎戏”的用光和要求上多下点攻夫,吃透剧本,了解戏的情节发展和艺术要求,拍摄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我经常观看碎戏节目,总体上来说:不论是自然光的运用,还是人造光的设计,整体上讲由于成本投入不足和专业知识问题,存在很多缺憾。要提高“碎戏“的艺术质量和生命力,在碎戏拍摄中,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灯光照明的水平和艺术质量要求。比方在“碎戏”、《农夫与蛇·新传》中,一方是以王小月为代表的善良的“农夫”,一方是以丁松为代表的邪恶的“蛇”,一个是对人宽容温柔善良的妇女,而另一个则是虚情假意,残忍暴虐的贩毒分子,两者善恶分明,但是在用光处理两者形象时,确显得乏力无致。自然光不说,人造光没有突出艺术效果,既没有用光显出干小月的善良来,又没有用光打出丁松的邪恶来,只有丁松对王小月谋财害命时,让情节告诉了丁松这个人物是多么的丑恶和阴险毒辣。即使很重要的凶杀戏也没有进行很好地作灯光的造型处理,在场景氛围上缺少凶杀现场的影调。另外某些场景在光的衔接上也不统一,这一点在碎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另一部戏《贼说》中,就有着不同凡响的光的处理,主角王林向坏蛋安子借钱救母时,安子出现在门前,他的脸上是—片阴影,透露出这个人的狡猾和邪恶,这是—束顶光下来造成的这一艺术效果。还有王林母亲因癌病去世后,王林在室内痛哭流涕地唠叨着当母亲说:“以顺为孝时”,一个阴影投在王林的前面,增加了王林心中的悲愤,又传达了一种悲痛欲绝的氛围。所以我觉得在灯光照明的运用上,不仅长篇电视剧要作到精致入微,严格要求,注重作品的艺术质量,在小戏,“碎戏”也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多下功夫,不能因戏小戏碎,就忽略它,轻视它,以致认为只要情节好,故事好,演员演的好,就行了。情节好演员好固然是戏成功的关键。但要使小戏“碎戏”更精良,还需要服化道,美术、灯光等各工种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拍出一部较好的电视作品。一天按时序分:无非是早晨,白天,黄昏和夜晚。但不要小看这个时序,每个时序的灯光都有特殊的要求。当然用自然光就省事多了。但有些夜景是不能利用自然光的。如何要造成夜景效果,特别是在室内,人物清楚,室内装饰设施历历在目,就要学会用光造型、用光说话。让人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这就是所谓的缺少效果光。效果光就是着力强调或渲染的光线,可使镜头中表现的事物更突出,增强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结合情节为刻画人物服务。在效果光方面,既有写实效果光,也有摹拟生活的实有发光效果光。例如,日光,电闪;另一类是意境效果光,以假设或虚拟的光源,借以突出人物心理,表达某种情绪,暗示或象征某种意念。应该说:碎戏很多作品一般还是很注意夜景拍摄的,但在夜景拍摄中也有许多的不足。比如,在《给我工钱》中,有一组夜景镜头,我们从那个没有拉窗帘的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大黑洞,说明外边夜色黑浓,但也正因为这些,让我们感到它在处理夜景上的疏忽和遗憾。要么拉严窗帘,要么在窗外打上蓝色月光,给以月光效果,或能够透过窗外的月色夜景,参照物等造成夜景效果,这样就不会使画面呆板,没有活力,没有层次,没有深度利感染力。夜景拍好了,不仅有艺术效果,也会给人以美感以诗意,月色明媚,花草朦胧,柳丝袅拂,人物活动,这不是让人很惬意的美景吗?但在处理上不完美,就是一片模糊,黑压压一片,没有层次和质感。室内也是一样,室内夜景好多用台灯、吊灯作为装饰,让人能明确的感觉到是夜晚的氛围,给人一种层次分明,有深度有生机充满感染力的画面。许多“碎戏”都牵扯到夜景,故而在夜景上多下点功夫,以求艺术境界的提升和整个短剧的完美。
“碎戏”虽小,观众厚爱,并渐成—道风景,因此,从业者它更需要形成自己精益求精的创作风格,不断提高各项专业技能,包括在服装、道具、灯光照明等各个辅助环节上多下功夫,更能增强碎戏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碎戏作品,同时也锻炼我们的队伍,这是一个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既然被称为“戏”,那么它的运作和拍摄过程也必然和其他电视剧是一样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除了导演、演员之外,还少不了服化道、灯光、照明等,不论简繁,不管难易,样样都需要存在。正因为这个“碎戏”受到观众的肯定和赞许,因此在艺术的追求上,它不仅不能马虎敷衍,而应当对它期许更高,日臻完善,不断提高其艺术质量,探索出一条从非专业、业余水平到专业水平的路子。人们常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指电视产品中那些具有原创性价值的作品。“都市碎戏”在陕西电视台是从无到有的首创,但要使每个小戏都成为艺术上的精品,还有许多问题需待探讨,作为一个从事电视照明的专业人员,我就从用光的角度谈一点感受。
人们知道,光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产生积极的作用。没有光,一切都是黑暗的,没有光就没有明暗色彩之分,光可以构成空间,又能改变空间,光能美化空间,又能破坏空间,不同的光照,可以创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所以作为电视剧的照明专业者,就是利用和创造光的艺术来提高电视剧的艺术质量。因此,他和剧和戏是联系在一起的,但它又具有单独成章的光的科学知识,比如照明和图像技术、色彩的应用,布光的方法等等。它又有技术的一面。在这里,我不妨简单的先介绍一下有关光的基本知识。
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激起某种颜色的特性,这种特性是光的波长,物体表面选择性的反射某种波长的光,也就形成了该物体的颜色,这是光的基本知识。如蓝光波长为424-455毫微米,绿光波长为565-595毫微米,红光波长为640-760毫微米,紫光波长为380-492毫微米。懂得这些,根据艺术要求和造型有目的的选用某种光,你就会心中有数了。我们还知道在灯光的运用上,有硬光源,软光源之分,比如说,硬光源可以清晰有力的造成界限分明的阴影,显示表面轮廓和结构,方向性强;软光源与硬光源相对,则是一种反射光,无阴影的照明,在自然光方面,它可以来自多云阴霾的天空,另外也可以在灯光方面加以处理,在灯光上加柔光纸等经过处理就可以造成软光的艺术效果。利用灯光可以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影调:不同的照明角度和位置,可以获得不同的艺术效果。或宽敞,或明亮,或压抑、或温馨、或欢庆、或烦燥、或热情,或冷谈。在灯的使用上,有时要用到散光灯、聚光灯、高色温灯等多种灯具,在这些灯具的应用上,一般来讲,散光灯照明面积广,用于光密度和光饱和等,是一种漫射光源,消除光线死角,光线必较柔和,无明显阴影;聚光灯用于局部照明,光区容易控制,光线柔和,成像率好,房间拍摄,人物造型,近景用光都是比较好的,是一种软光灯具;为了达到更柔和更美丽的效果,我们常在人物造型光方面加柔光纸或用反光效果来形成无阴影、高光质的艺术效果,这些灯具属于色温3200K°灯具。高色温镝灯、色温5500K°,它的效果接近于太阳光,拍日景常使用,产生日光效果,太阳主光效果,但在拍夜景时也可以加以处理来形成淡蓝色的月光效果。或在低色温灯具上加蓝色色纸吸收红光提高色温来进行处理。还有在灯光上加红色色纸,黄色色纸、绿色色纸,依次来降低色温,渲染气氛。室内拍摄时,用黑纸挡光,挡光板挡光,造成室内夜景气氛,层次分明,有明暗区之显著效果。既然灯光有那么多的程序和知识面,由此,可以看出,光因其独特的作用,成为表现艺术形象,创造艺术氛围的重要手段。电视照明艺术是电视创作的一个重要工种,它以光作为自己的艺术手段和叙述语言,可以与观众进行交流乃至心灵的沟通,从戏中的环境使其人物形象得以加强,使艺术形象更具感染力,创造出更能体现出剧情的优美画面。我们可以在一部“碎戏”的用光和要求上多下点攻夫,吃透剧本,了解戏的情节发展和艺术要求,拍摄过程中,达到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我经常观看碎戏节目,总体上来说:不论是自然光的运用,还是人造光的设计,整体上讲由于成本投入不足和专业知识问题,存在很多缺憾。要提高“碎戏“的艺术质量和生命力,在碎戏拍摄中,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灯光照明的水平和艺术质量要求。比方在“碎戏”、《农夫与蛇·新传》中,一方是以王小月为代表的善良的“农夫”,一方是以丁松为代表的邪恶的“蛇”,一个是对人宽容温柔善良的妇女,而另一个则是虚情假意,残忍暴虐的贩毒分子,两者善恶分明,但是在用光处理两者形象时,确显得乏力无致。自然光不说,人造光没有突出艺术效果,既没有用光显出干小月的善良来,又没有用光打出丁松的邪恶来,只有丁松对王小月谋财害命时,让情节告诉了丁松这个人物是多么的丑恶和阴险毒辣。即使很重要的凶杀戏也没有进行很好地作灯光的造型处理,在场景氛围上缺少凶杀现场的影调。另外某些场景在光的衔接上也不统一,这一点在碎戏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而另一部戏《贼说》中,就有着不同凡响的光的处理,主角王林向坏蛋安子借钱救母时,安子出现在门前,他的脸上是—片阴影,透露出这个人的狡猾和邪恶,这是—束顶光下来造成的这一艺术效果。还有王林母亲因癌病去世后,王林在室内痛哭流涕地唠叨着当母亲说:“以顺为孝时”,一个阴影投在王林的前面,增加了王林心中的悲愤,又传达了一种悲痛欲绝的氛围。所以我觉得在灯光照明的运用上,不仅长篇电视剧要作到精致入微,严格要求,注重作品的艺术质量,在小戏,“碎戏”也应该利用现有的条件,多下功夫,不能因戏小戏碎,就忽略它,轻视它,以致认为只要情节好,故事好,演员演的好,就行了。情节好演员好固然是戏成功的关键。但要使小戏“碎戏”更精良,还需要服化道,美术、灯光等各工种的密切配合,这样才能拍出一部较好的电视作品。一天按时序分:无非是早晨,白天,黄昏和夜晚。但不要小看这个时序,每个时序的灯光都有特殊的要求。当然用自然光就省事多了。但有些夜景是不能利用自然光的。如何要造成夜景效果,特别是在室内,人物清楚,室内装饰设施历历在目,就要学会用光造型、用光说话。让人分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这就是所谓的缺少效果光。效果光就是着力强调或渲染的光线,可使镜头中表现的事物更突出,增强效果,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结合情节为刻画人物服务。在效果光方面,既有写实效果光,也有摹拟生活的实有发光效果光。例如,日光,电闪;另一类是意境效果光,以假设或虚拟的光源,借以突出人物心理,表达某种情绪,暗示或象征某种意念。应该说:碎戏很多作品一般还是很注意夜景拍摄的,但在夜景拍摄中也有许多的不足。比如,在《给我工钱》中,有一组夜景镜头,我们从那个没有拉窗帘的窗口可以看到一个大黑洞,说明外边夜色黑浓,但也正因为这些,让我们感到它在处理夜景上的疏忽和遗憾。要么拉严窗帘,要么在窗外打上蓝色月光,给以月光效果,或能够透过窗外的月色夜景,参照物等造成夜景效果,这样就不会使画面呆板,没有活力,没有层次,没有深度利感染力。夜景拍好了,不仅有艺术效果,也会给人以美感以诗意,月色明媚,花草朦胧,柳丝袅拂,人物活动,这不是让人很惬意的美景吗?但在处理上不完美,就是一片模糊,黑压压一片,没有层次和质感。室内也是一样,室内夜景好多用台灯、吊灯作为装饰,让人能明确的感觉到是夜晚的氛围,给人一种层次分明,有深度有生机充满感染力的画面。许多“碎戏”都牵扯到夜景,故而在夜景上多下点功夫,以求艺术境界的提升和整个短剧的完美。
“碎戏”虽小,观众厚爱,并渐成—道风景,因此,从业者它更需要形成自己精益求精的创作风格,不断提高各项专业技能,包括在服装、道具、灯光照明等各个辅助环节上多下功夫,更能增强碎戏的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为观众提供更好的碎戏作品,同时也锻炼我们的队伍,这是一个双赢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