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记叙文如何“各个击破”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记叙文在“思想健康,有中心,有内容,条理清楚,语句通顺;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写人叙事浑然一体,议论、抒情适当穿插”这一整体目标指导下,我们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来让文章出彩。
  
  关于描写
  
  人物描写要让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使人物有血有肉。如一位同学在题为《忘不了他》中这样写道:“……黑暗中,老人佝偻着背,用力而有节奏地拽着钟绳。老人中等身材,背稍驼,黑白掺杂的头发胡乱地倒在头上,黑瘦的面颊上几颗不很明显的麻子躺在皱纹里,然而并不觉得难看,反而更显得老人温和慈祥”。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调动了外貌、神态、动作等描写手法,立体化地表现了这位老人的独特身份和个性特点而没有脸谱化。
  环境描写,切记它们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为了衬托人物形象,渲染当时氛围,为抒发作者感情服务的。如教室停电的场景描写:“灯火通明的教室一下子变得一片黑暗。差不多与此同时,‘啊——’几十个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一声喊叫。顿时教室里嚷成了一锅粥。‘早不停,迟不停,偏要在这个时候停,真见鬼!’‘距离中考只有418小时了!’‘电老虎可真不长眼!’‘同学们,安静点!’这是班主任王老师的声音。教室里渐渐恢复了平静。‘你们看外面多美啊!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为什么不到外面去赏月,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呢!’被誉为‘诗人’的张伟提议。‘好!’很多人表示响应,一个一个走出了教室”。这段描写刻画出学生们从对停电的埋怨、无奈,继而忙中抽闲欣赏月色、放松心情的愉悦心情,描写真切、到位。
  
  叙事写人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是通过在叙事的情节发展中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写人离不开叙事。如《这堂课真难忘》写道:“‘朋友,别哭,我永远是你的依赖;朋友,别哭,你永远在我心灵的最深入……’随着歌声响起,我们的主题班会‘心灵的交流’拉开了序幕。‘今天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表达自己的心声,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发言。’班长的话音刚落,施红就走上了讲台……”这段话就表达了全班同学相互友爱,彼此牵挂的真挚情谊。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侧重于叙事,通过具体生动又有时代特色的典型事件的记叙来反映时代和人物的精神风貌。
  
  表达方式
  
  记叙文以记叙、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但这并不排斥其他方式的介入,相反,应当融入议论和抒情的成分,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升华(深化)。议论的作用在于揭示记叙的事物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使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当然,记叙文中的议论应当简明扼要,以少胜多。记叙中的抒情能够渲染气氛,表达情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但要注意抒情贵在真挚、自然,切莫无病呻吟。在题为《祖国的文字》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美丽的中文寄托着沉甸甸的思念,沉甸甸的希望,沉甸甸的热忱。愿所有炎黄子孙的这份挚爱汇成一股巨流,结成一条最坚实的纽带,把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紧紧地系在一起,永不分开!”以上议论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也是让阅卷老师眼睛发亮的得分点。好的抒情、议论往往是文章中最亮的色彩。
  
  真情实感
  
  那些空泛浮夸、虚假造作、描写失真的文章是作文的大忌。同学们要在记叙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莫“为赋新辞编故事”。有的同学常抱怨学习紧张,活动范围就是两点一线,没时间看课外书,了解外面的时间和机会很少。果真如此吗?实际上并非生活薄待了这些同学,而是他们的视觉、听觉处于一种休眠自闭状态,对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罢了。其实生活五彩缤纷,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并不少,关键是我们要做“有心人”,注意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只要同学们“放出眼光”,用心撷取生活中的鲜活而多彩的浪花,就一定能写出情文并茂的文章来。
  
  创新立意
  
  千人一面的文章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同学们一定要懂得“文必独创”的道理。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良师》,有的同学只是写一些平凡的小事而没能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缺乏立意的新颖和深刻。因此,同学们拿到作文题时,一定要展开发散思维而不是线性思维,当你首先想到的第一、二个立意应摒弃,因为你所想到的,可能是与其他同学“所见略同”,当你挖掘出第三、四种立意时,也许就是独一无二的了。
  
  用心审题
  
  磨刀不误砍柴功。有的同学一看到题目即奋笔疾书,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谬之千里。因此,作文时,在审题上至少要花5-6分钟再行文。如《难忘那目光》,竟然有些学生写成了自己宠物的“目光”,令人哭笑不得。再如《尝试》这个文题,其基本意义是一个人或一些人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从而获得某种感受或启迪。这里的“主动”、“第一次”最为关键,审题时要花心思。可惜的是,很多同学只写了“第一次”而忽略了“主动性”,对此,同学们要有足够重视,切不可掉以轻心。
  (责任编辑 潘阳凤)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社会中人们的各项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只有一纸文凭、是个死读书的典范,那么这样的条件最后肯定会被淘汰。一个人脑袋里面不应仅有所学的书本知识,还应该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知识(比如了解当下的时事、大概地了解一些国家的自然和人文概况),虽不能精于某一方面,但能让人知道他知识的广博,那么这一点,我想比其他的知识性的奖励重要得多。  【关键词】初中地理 世界头脑 调动学生 强化自身  《中学地理课
老吴是我们这个大桥项目上负责桩机施工的分包队老板。  老吴快60岁的样子,个儿不高,肚儿很大,头发稀少,有条不紊地覆在宽阔的脑门上。他长年眯缝着眼,一副逢人便笑的表情,乍一看,颇有弥勒佛的派头。由于长年露天作业,脸上沟壑纵横,饱经风霜。一双手倒是保养得好,肉乎乎的,右手的食指与中指,被烟丝儿熏得腊黄。老吴一年到头,总穿着件宽大的褪了色的黑色西服,口袋里鼓鼓囊囊,装的都是烟。那烟品牌价格不一,见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