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助学型课堂”的问题缘起在高中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自主性和主体地位,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崇尚“满堂讲”“标准答案”,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付考试,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也在疑惑现在的学生学习怎么这么被动?接受能力怎么那么低?这课到底该怎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