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策略研究

来源 :硅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csolita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和高校加大投入,高校数字化校园基本都建设完成,取得跨越式发展,但数字化校园普遍存在投入效益和使用率较低的问题。基于用户体验视角提出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具体策略,有利于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深入,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效益。
  关键词: 用户体验;数字化校园;推进策略
  0 引言
  在国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通过“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建设,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建立了数字化校园,构建了包含统一数据标准、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的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高校数字化校园项目普遍都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OA)、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学工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后勤与服务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迎新系统、科研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
  从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效果看,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数字化校园普遍存在投入效益和使用率较低的问题,数字化校园应用有待进一步推进。
  随着无线技术的进步和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终端的普及,高校数字化平台使用的终端也从单一的“胖客户端”(PC机)转向“胖客户端”+“瘦客户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普及的“后PC时代”。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已经不是各应用系统的建设,而是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效果推进。在推进数字化校园应用中,更加突出用户的体验,有利于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深入,切实为师生提供便利,提高数字化校园项目的效益。
  1 用户体验理论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操作或使用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时的所做、所想、所感,涉及通过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用户的理性价值和感性体验。
  传统的网络信息服务是一种“以信息为中心”,具有直接性和单向性的特点,等待用户前来接受服务,而不考虑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和感受,用户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服务,没有太多选择和思考的空间。然而随着网络服务应用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服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信息服务需求,“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信息服务方式应运而生。
  “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信息服务是一种以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主动、适时地为用户提供所需服务,能与用户很好的交互,通过服务实现信息或产品的增值,并让用户最终获得良好体验的服务。Web2.0及其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网络信息服务提供了保障。
  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中的用户体验是指用户在享受数字化校园平台所提供信息服务之前的需求或期望与实际提供的信息服务相互作用,并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用户在使用数字化校园应用中体验的主观感觉,决定了用户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积极性。通常体验较好的用户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的意愿强,并且喜欢尝试平台上的各种应用;相反体验较差的用户,主观意愿上就排斥数字化校园平台,心理上产生抗拒感,不愿使用该平台。
  2 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策略
  从浙江省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看,目前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建设好数字化校园,取得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数字化校园普遍存在应用不深入,使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理论上资金投入大的高校,应该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推进较好的。但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数字化校园应用不仅与资金投入、组织保障、用户网络素质有关,更重要的是与用户体验有关。
  数字化校园应用的推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校内各个部门、各类用户的协调配合,只有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使得用户服务增值,才会达到数字化校园应用深入推进的目的。基于用户体验的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策略分析如下:
  2.1 安全保障,持续发展
  从用户体验角度,安全性是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中的底线,只有用户认为数字化校园平台使用是安全的,他们才会用心理上去接受它,否则,不管数字化校园应用如何好,他们也只会浅尝辄止,不会真正接受。从用户使用数字化校园应用调查来看,许多用户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意愿不高,主要是担心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安全性问题。因为数字化校园中涉及到用户许多真实的信息,尤其是数字化校园中的财务管理系统涉及到银行账号直接可以支付。用户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频率越高,风险就越大。因此,在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中,要特别重视全面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的部署,加强数字化校园平台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确保数字化校园平台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转。数字化校园安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全面考虑综合运用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防毒软件等多种方式,积极防御,综合防范,保障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安全,消除用户过度担忧,从心理上真正认可,才会放心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
  2.2 界面友好,操作方便
  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效果与其界面是否友好,及操作是否方便有直接关系。数字化校园应用面对的是高校所有的学生及教职员工,虽然多数高校建设好数字化校园项目后都会组织验收及开展相关的培训。但这种培训往往会增加用户的负担,增加心理包袱,最好的效果就是数字化校园平台在开发设计时,就考虑到用户的操作习惯,符合软件工程学原理,界面美观,操作友好。这样用户在使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各种应用就容易上手,不会有畏难情绪,即使少数用户,操作有难度,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培训或者向周围用户学习去克服。
  2.3 需求主导,应用丰富
  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要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只有相关的应用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要求,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广大师生员工才会接受并认可它,才会从思想观念上“要我用”向“我要用”转变,提高数字化校园使用率,提高其经济效益。
  应用多样化是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的生命力所在,是决定数字化校园应用推进效果的关键所在。从用户体验角度看,数字化校园提供的服务内容直接吸引着广大师生员工,服务内容的多样化,直接影响着师生的访问量。数字化校园应用不单是信息展示、查询,更是一种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它打破传统管理部门的界限,打造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把高校各部门的工作通过业务流程的改造,重构管理流程,打造一体化应用,实现教学、工作、生活、服务、娱乐一体化。
其他文献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150年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资本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规律,实现了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