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學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可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要从儿童特点和学习心理出发,不仅在课堂上让识字过程化形象为直观,化燥为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鼓励学生走进多彩的生活,动识字,快乐识字。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识字;课堂激趣;走进生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识字;生活中,自觉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成为识字小能手。
一、课堂上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成为主人,积极学习
(一)构建宽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情感心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助于学生识字欲望的萌发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老师以微笑对待学生、以温柔、赞赏、鼓励的眼光投向学生,积极构建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关爱的学习氛围,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主学习,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会识字,形成自主的、积极的、丰富的识字学习态度和情感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2)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故事识字法:小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4)游戏法:“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识字过程中,引进开火车、碰碰车、巧配对、对口令等游戏,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效果。
(5)归类比较法:汉字的造字,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如能对汉字进行适当的归类,找出共同点,比较不同点,就能对学生提高识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这类方法,特别有利于区分一些同偏旁的字,如“擦、抄、拾、摸”等字,通过让学生明白这些字。
(6)图画识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的精彩来自丰富的生活,精彩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吕淑相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来说明这个道理吧,我们的教材本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也不要拘泥于教材里,让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去快乐地识字,把学生的识字领域扩大,让我们的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并做成包装小贴报装饰在教室的展示栏中,这种识记过程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各类专用教室的名称,校园内的标语,花坛里的告示牌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也是孩子们识字的活动课本。喜欢读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读故事的时候,提醒他们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这些生字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并把新发现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细水长流式的渗透,这种“随风潜入夜”的方式,不但能够拓宽孩子的识字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某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总之,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让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促使其积极、主动、快乐地阅读、识字,成为识字小能手。
参考文献:
[1]朱萍.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语文学刊,2015(16):164-165.
[2]林红.善用方法激趣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之浅见.新课程·小学,2014(12):106-106.
作者简介:朱晓霞,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识字;课堂激趣;走进生活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识字;生活中,自觉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抓住一切机会识字,并且学以致用,自得其乐,成为识字小能手。
一、课堂上激发识字兴趣,让学生成为主人,积极学习
(一)构建宽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情感心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有助于学生识字欲望的萌发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老师以微笑对待学生、以温柔、赞赏、鼓励的眼光投向学生,积极构建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宽容、关爱的学习氛围,并在不断的激励、鞭策、鼓舞、感化、指导和建议下,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自主学习,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学会识字,形成自主的、积极的、丰富的识字学习态度和情感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如开火车识字、摘果子游戏等,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三)运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所以教师要尽快的“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同时运用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1)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编一些适合儿童情趣和理解水平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
(2)字谜识字法:学生对字谜非常感兴趣,恰到好处地运用字谜帮助学生识字,也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理解了字义,同时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真是一举多得。学生猜谜语的过程就是识记生字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非常深刻。此时,学生无论猜得出或猜不出,都会开怀大笑,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3)故事识字法:小在识字教学中,若能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让他们通过听故事、讲故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更能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三者得到有趣的组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效果很好。
(4)游戏法:“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变成一种游戏似的。”在识字过程中,引进开火车、碰碰车、巧配对、对口令等游戏,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汉字,提高识字效果。
(5)归类比较法:汉字的造字,有其一定的规律性。教学时,如能对汉字进行适当的归类,找出共同点,比较不同点,就能对学生提高识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这类方法,特别有利于区分一些同偏旁的字,如“擦、抄、拾、摸”等字,通过让学生明白这些字。
(6)图画识字法:这种方法主要是用于教学象形文字,如教学“日、月、山、火、田”这些字时,我利用简笔画,如教学“山”字,在黑板上勾勒出山的简笔画,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牢记在他们的脑海中了。
二、走进生活,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生活处处皆语文,课堂的精彩来自丰富的生活,精彩的生活也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吕淑相先生曾说:“语文教学要走‘一个来回’。”来说明这个道理吧,我们的教材本是来自于生活之中,也不要拘泥于教材里,让我们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去快乐地识字,把学生的识字领域扩大,让我们的世界成为学生的教材,为他们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各种课外实践活动中识字的方法,拓展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也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留心对食品包装纸上的字进行识记,并做成包装小贴报装饰在教室的展示栏中,这种识记过程充分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各类专用教室的名称,校园内的标语,花坛里的告示牌是孩子们经常接触到的,也是孩子们识字的活动课本。喜欢读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孩子读故事的时候,提醒他们故事中有没有刚学过的生字,这些生字在故事中组成了什么新词,并把新发现告诉同学或老师。这种细水长流式的渗透,这种“随风潜入夜”的方式,不但能够拓宽孩子的识字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学会使用某些生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课内课外,两条腿走路”双管齐下,让学生识字有滚滚而来的源头活水,学生的知识宝库中将是硕果累累。
总之,我们要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让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促使其积极、主动、快乐地阅读、识字,成为识字小能手。
参考文献:
[1]朱萍.走进生活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生活化识字教学初探.语文学刊,2015(16):164-165.
[2]林红.善用方法激趣课堂——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之浅见.新课程·小学,2014(12):106-106.
作者简介:朱晓霞,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