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

来源 :学前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m19840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在对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三所高校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共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中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学位论文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国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研究的热门选题,不过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在273篇学位论文样本中,专门探讨“国外理论”问题的论文为16篇,占论文总数的5.9%。有关“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国外理论介绍、国外教育状况的介绍、比较教育、国外理论本土化。其中国外理论本土化是关于国外理论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国外理论选题
  
  一、问题提出
  
  我国的新教育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而逐步发展与壮大起来的,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进展也与借鉴国外教育理论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为此,对国外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究是我国研究者关注的研究问题之一。此类研究的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考察国外学前教育对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并为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理论体系、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实践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三所高校南京师大、华东师大、北京师大的学前教育专业1996~2006年273篇学位论文为样本(其中硕士学位论文224篇,博士学位论文49篇)进行内容分析,从中确立以“国外理论”作为研究选题的学位论文16篇;第二阶段聚焦于这16篇学位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以论文的题目、关键词、内容摘要、目录以及部分学位论文作为分析单位,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具体数据运用spss11.5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学位论文的总体研究状况
  由表1可以看出,自1999年起开始有研究者着手进行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研究。除2000年、2005年无人涉及外,其余年份都有研究者选择这一选题。在三所高校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以“国外理论”为选题的16篇,占总量的5.9%。这一分布情况表明,近十年来关于“国外理论”的研究并不是我国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不过有研究者断续关注。
  
  从校别来看,这16篇学位论文中,南京师大4篇,华东师大7篇,北京师大5篇,分别占本校学位论文总数的3.3%、14%、4.9%。这表明三所高校都对“国外理论”有所关注,其中华东师大相对关注较多;从学位级别来看,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对“国外理论”均有涉及,其中硕士14篇,博士2篇,分别占各自学位论文总量的6.3%和4.1%;从采用的研究方法来看,质的研究方法运用最多,占31.25%;文献法其次,占25%;最少的是量的研究方法,占6.25%;思辨法、行动研究法和混合方法的运用齐平,各占12.5%。
  
  (二)“国外理论”选题学位论文的具体研究状况分析
  1.对各个主题的整体分析。
  如表2所示,以“国外理论”作为选题的16篇学位论文主要涉及4个主题,其中国外理论本土化这一主题论文数量最多,共8篇(占50%);其次是国外理论的介绍,共4篇(占25%);研究最少的是国外教育状况的介绍,只有一篇。这表明国外理论本土化是该选题研究的重点。从学位级别来看,硕士研究生对这4个主题均有涉及,其中国外理论本土化研究所占比例最大,共7篇(占50%),博士研究生只涉及了两个主题即国外理论介绍和国外理论本土化,各1篇。
  
  2.各个主题的具体研究状况分析。
  在以“国外理论”作为选题的16篇学位论文中,选择国外理论介绍这一主题的学位论文4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3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其中两篇介绍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一是《意大利瑞吉欧幼儿教育之项目工作研究》,一是《瑞吉欧学校中儿童图形语言的运用:考察与借鉴》。另外两篇学位论文主要是对蒙台梭利理论的介绍:一是《论蒙台梭利体系之感觉教育》,一是《蒙台梭利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理论的研究》。关于国外教育状况介绍的学位论文只有1篇,它是《赞比亚幼儿教育发展的思考与研究》。关注比较教育的学位论文有3篇,均为硕士学位论文,其中一篇是对中国与外国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即《中日两国幼儿园户外活动的比较研究》,另外两篇是外国与外国之间的学前教育比较研究,即《世界主要国家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比较及其对制定上海市师资培养方案的启示》和《世界三国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运行模式的比较研究》。关于国外理论本土化选题的学位论文有8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7篇、博士学位论文1篇;有3篇关于多元智能理论之运用:《多元智能与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研究》《学前儿童个体差异的再认识——应用“多彩光谱”评估系统的一次实证性研究》《幼儿口语的个体差异研究——应用“多彩光谱”语言评估活动的实证性研究》。有4篇论文着眼于支架式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类比推理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研究》《以心理旋转游戏材料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分类游戏材料为中介的幼儿园支架式教学研究》及《为支架式教学服务的儿童学习潜能动态评价研究一一种探索与尝试》。此外,还有1篇是《论talkbank工程对于中国学前儿童发展和教育研究的应用价值》。
  
  四、讨论
  
  (一)从数量上来看,对“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不多
  273篇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关于“国外理论”选题的学位论文只有16篇,占总量的5.9%;其中南京师大4篇,华东师大7篇,北京师大5篇,分别占本校学位论文总量的3.3%、14%、4.9%;其中硕士学位论文14篇,博士学位论文2篇,分别占各自学位论文总量的6.3%和4.1%。上述3组数据都说明关于“国外理论”的研究不是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不过这一选题仍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类别,它印证了国外学前教育理论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价值。
  
  (二)在研究方法的运用上趋于成熟
  在16篇关于“国外理论”的学位论文中,关于国外理论介绍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关于比较教育的研究主要运用质的方法;关于国外理论本土化的研究,只有1篇运用思辨法,其他两篇运用行动研究法,两篇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实证性研究)。这些数据都表明在“国外理论”研究中,研究方法的运用是很恰当的。特别是在关于国外理论本土化的研究中,研究生们积极行动,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反映出研究生在研究方法运用上趋于成熟。
  
  (三)侧重对国外理论某一部分内容的介绍和运用
  在关于国外理论介绍这一主题的4篇论文中,有两篇涉及瑞吉欧教育体系理论,另外两篇涉及蒙台梭利理论;在对国外理论运用即本土化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多元智能理论与支架式教学上,表明研究生们只对国外理论的部分内容予以了关注。当然这种关注方式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某一部分理论,但同时的确有只见树木未见森林的弊端,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开阔视野,从更大更远的背景去关注国外理论。
  
  (四)“国外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无论是对国外理论的介绍,还是对国外理论的比较,最终目的都是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服务。对国外理论的介绍是了解国外理论的第一步,只有了解了理论才能运用;对我国与国外理论的比较以及对外国之间的比较,其目的仍是为了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产生启示,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而国外理论本土化是国外理论的直接运用,应结合我国学前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在此,研究生们做得还不够,需要今后予以加强。
  
  (五)对“国外理论”局限性的研究不足
  对国外理论的借鉴,我们应该做到“扬长避短”。然而,综观这16篇关于“国外理论”的学位论文,我们发现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运用比较多,而对国外理论的局限性则言之甚少。科学地借鉴国外理论有助于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理论发展,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改革与进步,但是我们在介绍和运用国外理论时必须注意国外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注意研究国外理论的局限性、注意国外理论的融合和创新,才能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对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五、结语
  
  通过对近十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国外理论”选题运用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第一,“国外理论”选题是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研究类别;第二,对“国外理论”选题的研究没有仅仅局限在国外理论的介绍上,而且注重国外理论在我国的运用与实践;第三,在国外理论运用与实践过程中,研究者亟需考虑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理论,注意研究国外理论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吸纳国外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优长,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研究与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素质教育迫在眉睫,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有着很强的优势。但事实上由于多种原因,学生对生物课不认真,不重视。所以如何抓好生物学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是一项较难的课题。下面笔者浅谈一下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素质教育的做法和体会。    一、纠正观念    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学好生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时就要求教师从实
新课程标准本身就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具有工具理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高和促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改革最大的挑战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为教师是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转化者,面对新课标“教师首先要学会适应,其次是积极实践,再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如何使学生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呢?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激励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大胆实践,体验成功。下面笔者谈
朱熹诗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言诗文教学也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才能展示独特的魅力,放射出绚丽的光彩。这“源头活水”就是当前正在大力提倡并在推行的素质教育。只有以素质教育理念去指导文言诗文的教学,才能迎来活力四射、生机盎然的教学局面。如何让素质教育的精神来激活义务教育阶段的文言诗文教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呢?陈旧的老套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必须的,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
摘 要:加德纳1983年在他的专著《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打破了传统的一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以后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拓展了语文课程教学的思路,结合该理论进行教学
摘 要:作为本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师,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个人的前途发展,而教师的进步与成长也是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寻求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以谋求本校电子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之道。  关键词:电子专业 知识面 技能水平 技能竞赛 观课议课    电子专业作为温州市先进的制造类专业,近几年受到市教育局的格外重视。但是,由于本地区的产业类型偏重于机械类和汽修类,工厂对机械类专业和汽修类专
倾听一直是我国教育所注重的环节,在语文教学中,倾听是说、读、写的基础,是语文素养的必要组成部分。倾听是一种尊重,是获得信息的重要方法,更是一种习惯。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对提高语文素养也有积极的意义。小学低段的学生年龄小,学习中以无意注意为主,极易兴奋,又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内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学有所成,倾听是基础和保障。要让注意力保持
[摘要]家长是幼儿第一任而且最持久、最有影响力的教师,是儿童发展的重要他人。家长引导和帮助幼儿学习与成长,会对幼儿产生深刻而长远的影响。美国学前教育立法中尊重家长权利,促进家长参与的规定主要有以下特征:尊重家长对学前教育的知情权;保护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选择权;重视家长参与学前教育的决策权;明确规定开展各类学前教育家庭服务与培训,并提供投入和相关条件的保障。这对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和立法保障家长权
当鼓楼区健美操比赛汇文小学部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传来的时候,我有一种眼睛湿润的感觉。只是第二名,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比赛,也许并不值得这么激动。但是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连问了好几遍,这是真的吗?这是真的吗?  在这次组织比赛中,我也有很多感受与启示,这个荣誉的得来是不容易的,可以说是艰难而曲折的,这个荣誉不光是哪一个人的努力结果,而是整个汇文师生包括家长,不怕困难,拼搏、向上精神的具体体现。  一、相信
[摘 要]疫情阶段,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做好居家防控,合理安排学习生活,更要教育学生心怀祖国,致敬先锋,培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树立努力学习、科研强国的观念。在学校童真德育之“为爱共享”行动的引领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同时,积极了解、宣传防疫知识,为祖国加油;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勤奋学习知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劳动精神,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