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启超于1920年3月从欧洲回到上海。而后于9月创立“讲学社”,计划邀请国际名哲来华讲学。张君劢提供的德国哲学家人选中有胡塞尔。但奥伊肯作为重要顾问,并未推荐他曾十分看重的胡塞尔,而是推荐了杜里舒。因此之故,胡塞尔与中国失之交臂。但张君劢和张东荪在1922年均发表了含有对胡塞尔现象学介绍内容的文字,使得国人当时已经对胡塞尔的思想有所了解,可以视作对胡塞尔的未竟中国行的某种弥补。此后奥伊肯的儿子瓦尔特·奥伊肯与胡塞尔在弗莱堡大学共事,引出另一段思想史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