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元素影视表达的差异及对中国歌舞片的启示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pp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娱乐产业的视听内容生产中,“歌舞”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最典型的当属一大批电视综艺节目,如《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舞蹈风暴》《乘风破浪的姐姐》等“歌舞”元素是才艺展示的内容核心.不仅备受观众喜欢,而且形成了具有强大市场号召力的品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以“歌舞”作为主要元素,特定类型的“歌舞电影”却完全是截然不同的状况.“歌舞电影”主要是指由诸多歌曲和舞蹈作为内容构成的影片类型,最早来源于美国百老汇的歌舞剧改编,“歌舞”元素在影片中有时占主体地位,有时则承担叙事功能.[1]中国歌舞电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前后曾出现一波创作高潮,但整体而言,中国歌舞片始终处于式微状态.
其他文献
课程思政既是一种新的教育手段,又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实质是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语文教学通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从而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 ,是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方向.文章借助对莫怀戚《散步》一文进行文章主旨和课程思政的解读,借助课文语文要素和文章主旨的教学落实,实现思政教育的真实目的 .
机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为社会提供面向智能制造的专业技术人才团,但现有培养模式存在一些不足.文章剖析了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以培养创新能力和工程项目能力为中心的培养模式.此模式能充分利用共享平台,进行实践教学;整合社会资源,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实现联合培养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符合智能制造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自1926年万氏先贤完成首部动画作品《大闹画室》以来,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动画历经了较为曲折的发展历程:从抗日战争时期佳作频现,到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学派”动画杰作的名震四方,再到改革开放初期的低迷不振,几代中国动画先辈始终在坚持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探索求道.在市场经济时代下,国家对电视动画进行了大力扶持,国产动画虽进入高速发展状态:2004—2010年间,中国动画产量增加了50多倍,超过美日韩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1]但是截止至目前,我们尚未能建构出良性的动画产业结构,特别是理应居于核心的电视动画,始终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