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迈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有一大批学术造诣和求实精神都比较突出的年轻专家学者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常常出现在生产的第一线,因为有很多的重大问题往往都是身在生产和管理的前沿才能够发现;当企业遇到难题的时候,企业界的朋友们也会把这些专家学者请来把脉会诊;这些专家学者也常常聚会在一起,就一些重大的理论或政策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资源再生》杂志的记者们与这些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活动得以结识,并形成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很多年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所长助理程会强研究员就与我们建立了联系,并且经常就一些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切磋。他曾经担任北京工业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是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专员,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设备零部件再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除此之外,他还担任着许多社会职务。基于此,我们与这位专家有着多次面对面的交流。这一次,尽管非常忙碌,他还是参加了今年6月19日在湖北荆门举办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并与代表们一起走进荆门格林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地考察那里的废旧家电和电子废弃物处理示范生产线。这一次,在大会的研讨中,他发表了《我国再生资源园区的发展战略》的报告。他以世界各国的园区建设的历史沿革、发展走向为切入点,深入细致地论述了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的发展动向、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他在这次会上给我们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其一是他以循环经济协同效应使库兹涅茨曲线变缓这一宏观趋势的分析,通过人均GDP所带来的污染分析,对比了发达国家和正在建设循环经济的我国的库兹涅茨曲线的变化,十分贴切地说明了循环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让代表们有耳目一新之感;另外一点是他在这次会议上提出了:再生资源产业所具有的公益性问题。他认为,再生资源产业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远远大于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因此,他大声疾呼:要给再生资源产业更多的关注与扶持,不能只简单地把它看做一个原材料行业,而要将其提升到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定位并给予支持。这些话从专家的口中说出,要比从企业家口中说出来更加有力度。这也是全行业的朋友们共同的心声。在这"风雨如晦"的时刻;大家是多么需要"鸡鸣不已"的呼唤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