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初中语文教学这支大笔挥毫泼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虽然我国已经改进了原有的死板的教育体制,顺应时代的发展实行了素质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初中语文教学仍存在教学模式僵化、评估方式单一及教学效率不高等问题。语文是一门灵活性很高的学科,是能充分培养学生表现力和感受力的一门学科。初中语文内容更是丰富多样,古文、现代文等形式多样。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
  汉语是我们的国语,语文这门学科是承载语言的很重要学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必须以学好语文为前提。如何让初中学生完全融入语文学习中,这对我们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初中语文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不能好好地过渡,那么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不利于以后的学习。传统初中语文教学不管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在教学效率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而且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是片面单一的。一般以分数评价语文学习效果。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开发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其中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写作能力等,而不是应试能力。这常常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很大的误区。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在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自身能力也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开拓思维,活跃头脑。如何用初中语文教学这支大笔在教育事业这张纸上挥毫泼墨,书写出美丽的画卷是当前众多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深思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原有的死板的教学理念,积极探寻更加灵活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把课堂真的变成学生求知和自我提升的场所。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素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要想搞好初中语文教学,就必须保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掌握专业知识和提高自身能力。不管是哪个学科哪个领域的知识都是无穷无尽的,初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这个领域的新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我,与时代同步,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教学质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是单向的知识传输。老师讲授课本的知识和自己的观点,学生只有呆板地接受,像一个个机器人,课堂毫无生机与活力。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的甚至精力涣散,厌倦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是失败的。初中生是青少年,他们的思维活跃,对事物有着很强的探知欲,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创新教学方法,用更新颖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要让他们参与其中,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特别初中生会接触到大量古文,这些古文相对来说艰涩难懂,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一味地单方面讲解、解释或者把课本、参考书中的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就会扼杀学生的理解力,使他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出疑惑的机会。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自己试着解释理解感悟,然后提出见解,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每个人对同一篇文章的理解是不同的,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学生的理解是否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偏差,老师都应该持积极鼓励的态度,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能扼杀他们表达的机会。在教学中还应该充分发掘他们的创造力,比如创设某种情境,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使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双赢。
  初中语文教学有个很大的盲点就是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课外阅读,这是避重就轻的一种教学方式。适当的课外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多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营养的书籍,比如名著类,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大量阅读,然后吸收其中的精华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水滴石穿,时间久了,学生就具备了出口成章的能力,各方面素质也都得到了提高,从而提高了初中语文学习能力。
  老师对基本语文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交流互动更重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取分小组方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对于语文的学习不能是孤立的,一个人的理解力毕竟有限。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可见合作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发言积极性,畅所欲言,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疑惑,然后共同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主动权,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最重要的是这种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达到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如果初中语文教学依然延续原有的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积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就会滞后于时代,对教育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利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推动教育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丽.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09.
  [2]汪洋.语文是一门艺术性学科.教改前沿,2012.04.
  [3]王丽华.语文教学的盲区.山西教育,2013.03.
其他文献
在语文阅读课上,对话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目前,对话教学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影响,高中语文对话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符,对对话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对话教学的含义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对话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形式,它重点体现学生的沟通、交流,是一种动态的行为。我们从广义的层面理解,对话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家长、老师大多排斥网络游戏,想尽办法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然而往往事与愿违。网络游戏有如此大的魅力,自有其复杂的原因。语文教师应探究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活动。在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构建起高效课堂是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追求。整合有效的教学知识,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教学调控,进行有效的教学交往是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高效语文课堂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理想
摘 要: 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对培养学生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师要提高课堂效益,努力打造高效语文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中学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 教学措施  高效课堂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5分钟内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完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完美地实现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学生智力的核心部分,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人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只有以创新为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带动学生学好知识、学活知识,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