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实例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sh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通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多媒体和PPT,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实地考察,实现高中语文科技说明文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课堂实例科技说明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14
  科技说明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上好这类课的关键是要有新颖有效的教学设计。我本着大语文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对作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了解,阅读了《南渡北归》中的相关内容,收看了有关梁思成的电视纪录片。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收集素材,通过生动的材料以情动人,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给学生的写作储备素材。将科技说明文由简单的了解内容、分析结构提升到情感、价值的教育高度。我用“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国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只有建筑而无建筑学,是他,用并不高大的身材挑起了这个重担,填补了这个空白,他就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中国建筑的特征》”这样一段饱含深情的话导入,先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
  接下来我一改往日简介作者的做法,而是较详细地介绍了作者,并且写成了一段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话:历经半个世纪,他和她,一对学者伉俪——梁思成和林徽因,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知。梁思成在具有远见卓识的父亲(梁启超)的引导下和具有非凡远见的妻子(林徽因)的建议下选择了在当时的中国还是空白的建筑学。学成归国后,面对种种高薪聘请他不为所动,而是选择了一家专门研究中国建筑的私人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从此他们夫唱妇随,积极地投入我国古建筑的研究中去。抗战期间他们辗转奔波,却在特殊待遇——一盏油灯的亮光下完成了巨著——《中国建筑史》。内战期间,他为我国在焦土废墟上的重建积极培养人才,并到世界各地介绍中国建筑,还有幸成了联合国总部大厦11人设计团队之一,成为走出国门的中国建筑学第一人。他为保护我国古建筑免受炮火袭击作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北京古城的和平解放,更让他欣喜若狂。新中国成立,他选择留在大陆,并热情高涨地投入到北京古城的重建中来。并参与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可这样一位伟大的建筑师文革时以复古和奢侈的罪名被大加批斗。1972年7月9日这颗中国乃至世界建筑界的巨星陨落了!学生写作文时总出现内容单薄的现象,我把上课和写作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收获了写作素材,同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学生的活动是这节课的亮点,所以调动学生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先布置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文本中提到的古建筑特点做成相应的PPT,并写出调查报告。事实证明学生做得非常棒!他们选择典型建筑去拍照,然后将照片和文本结合做成课件,有一个学生还画出了简易图,还有一位学生通过查资料,画出了八种屋檐的形状,这些成果让我又惊又喜!课堂展示时,有一个小组将幻灯片做成了动态效果,将房屋的屋基、屋身、屋檐一一展示出来,有些学生的语言幽默,有些学生的语言干练,我觉得这是一节集动脑、动手、动口于一体的高效课堂。
  科技说明文相对比较枯燥,为了润色课堂,我将科技与文学相结合。例如说到建筑的布局时我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一段话: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的鸟雀。再如说到屋檐的形状时,我又引用了《红楼梦》里的两句: 飞阁流丹,下临无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精心的问题设计也是至关重要,问题不在多而在有效。我用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的拘束性和灵活性”、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三个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本文的后半部分内容紧密连接起来。第一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独特性,第二个问题指向中国建筑的多样性,如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镇,大气凝重的北方大院,还有庄严肃穆的庙宇等等。第三个问题指向中外建筑的互通性,即“美美与共”,如作为地标性建筑的凯旋门和琉璃牌坊,祭天祭地祭祖宗的天坛皇穹宇和进行宗教活动的罗马大教堂,它们之间都有相同的元素和相近的用途,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完成。
  我的这节课设计是关键,功夫在课外,学生在上课前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他们考察的主要对象是有古建筑风格的庙宇,在考察的过程中拍照,然后制成课件以备展示。上课时学生的展示是亮点,老师的点拨是关键,学生精美的课件和精彩的解说让我惊叹不已,我的有效点拨让学生彻底理解了我的设计思路。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中學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音乐教育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可见,在新课改的内容中,已经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当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具有高水准审美要求人必备的素质。而在中小学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一方面需要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逐步引导学生在音乐欣赏中树立科学、高尚的审美标准,享受真、善、美给
校史是一所学校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不仅是一所学校兴建、发展、壮大的历史,同时也是教育史、学术史、社会史、思想史的一个重要交叉地带。它是储存历史记忆、传承学校精神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史还是透视一所学校的窗口或名片。校史研究与编纂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已经越来越被人重视,但在相同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在面目相似的校史中写出自己的特色来,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校史,不仅是物态化的史料的累积,更是人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抱怨:“其实考试中的题目,我在课堂上都讲过,但学生还是犯错误。”而学生则经常处于机械盲目的练题之中,以致不断重复过去的错误,造成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这些问题往往是因我们对错题不够重视而产生的。  其实错题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资源,而且是为学习者量身定做的资源。只要我们重视错题的价值,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就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从端正错题利用态度、完善错题利用环
[摘 要]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有机结合,给英语带来了新鲜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平台。教师可将Moodle平台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针对高中英语教学的特点改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将单一变多样,将枯燥变生动,将被动变主动。  [关键词]Moodle;高中英语;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41-01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
[摘要]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某种体育技能发展成为自身的一项爱好,使得学生能够将体育运动变成终身爱好。将快乐引入学习中,就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高中篮球的教学为例,说明快乐学习是如何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的。  [关键词]高中篮球快乐教学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40071  快乐教
[摘要]流行于中学生群体的耽美文化以其另类的表现形式和怪诞的题材内容对中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社会化的发展形成挑战。耽美文化对中学德育的挑战显示出中学德育对于网络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以及德育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从中引发德育全时性的思考。中学生德育有必要在坚持校内德育的前提下,延伸至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和社会文化机构的方式进行校外德育,实现德育全时性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德育耽美文化德育全时性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必须要树立新课程改革理念,明确新课程发展改革的目标,明确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掌握课程标准的特点,从而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育理念;目标;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78-01  国家基础教育司推进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十几年,在这些年笔者通过深入课堂,积极参与听
[摘 要]教师了解福建省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现状、相应的得分和等级,发现所有女生的身体素质成绩都是及格,最高分为78分,最低分为62分;所有男生引体向上均不及格,其他项目都达到及格或良好标准。为了提高福建省汉族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有必要继续增强各级政府部门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关注与投入,加大引导  一、前言  身体素质一般是指人体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等机能。一个人身体素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被使用到我们的课堂当中。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首先,多媒体可以为教材配上图形、声音、动画等,甚至可以制造生动的场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其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果,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解决教材中的一些难题。再次,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科学运
[摘要]在高中的语文课程教学中,作文占了很大的比重,不同于初中时候的记叙文,高中更加侧重对议论文的掌握,而好的议论文离不开好的论据来论证,因此,如何巧妙地应用资源就成了写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资源加以应用,可以为文章增添不少色彩。教师应充分地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